浙江华联董事长杨军:内资有生存的责任

   2010-05-05 15:42

  记者:“华联”的概念似乎有点混乱,我不知道遍布全国的华联跟你们的华联是不是一家。

  杨军:同商号,不同产权。全国各地约有五十几家。北京华联是上市公司,上海华联是国企,成都华联是郎酒集团控股的。我们是立足宁波的、纯民营的商业零售企业。

  记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拐点?

  杨军:我觉得,在华联的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步棋是在2001年。当时,我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万典武教授带队的专家组对地处余姚的华联进行了全面“体检”,这个“体检”还是非常重要的。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以百货零售为依托,连锁经营为重点,发展多种业态,探索多元化投资”的战略决策,在固本的基础上,构筑“一小时商圈”,形成一小时车程区域内百货商店、综合超市、便利店三大板块的连锁经营链。经营业态上采用“1+N”模式,即在一个地方以一家百货店为轴心加上若干家超市和便利店,使之互相融合,取长补短。

  记者:金融危机对你们有影响吗?

  杨军:金融危机总体来说是有影响的,但它的影响比我们所感觉到的对民企的不公正待遇的影响要小得多。央企进来,全球五百强进来,沃尔玛麦德龙进来,有些地方政府会更高兴。我们上缴同样的税收,解决同样的就业,可我们根本拿不到同样的政策。这不能说是全部,但基本就是我们民营零售企业的现状。

  记者:那你想过没有,外资连锁巨头的确就是比你们要好,因此政府才更欢迎他们?

  杨军:这可未必。曾有人做过统计的,在外资开店的地方,周围的商圈十公里以内,有的民营商业企业的税收加安置的劳动力就业,往往远远超外资卖场。

  当然,我们不是希望政府不引进外资,但问题是现在有些地方是过度引进外资,并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扰民等社会问题,当地居民对此颇有微词。类似的问题在一些二三级城市也正在凸显。在发达地区,90%的大型超市都是外资,几乎没有我们生存的空间。有些政策,我们觉得是很不公正的,比如最明显的,外资零售商到一个城市,基本是白拿或低价得到土地,免租期好几年,税收还要减免,而对引进我们这类企业,他们却以房地产的价格将土地给我们,那我们根本不可能干事业。

  记者:听起来,几乎是令人绝望。

  杨军:倒也不是。好在只有百货是老外现在还暂时做不过我们的,所以我们还在做。因为百货店不能简单地仿制和克隆,比如北京的百货店跟宁波的不一样,宁波的又跟杭州的不一样。

  记者:所以,凭借在百货店领域的优势,你们扩张得还不错。

  杨军:按我们的设想,原来应该扩张的更好些,但现在呢,其实扩张非常有限,扩张的成本很高。土地是一方面,另外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和很高的电价。有一个同行朋友告诉我,他们曾建议将商业用电改成跟工业用电一样的电价,你不能对产业进行歧视嘛,因为商业企业同样安置就业,同样纳税。但有关部门根据建议分了五个时段,与工业企业一样,但商场营业时间与工厂不一样,一算反而更不好了——到晚上十点以后才能变成五毛几分钱一度电,请问哪家商店开到十点钟以后?他们算了一笔账,给了优惠,比不给这优惠,成本上升了20%。不提这事还好,提了反而不好

  与其说是扩张,倒不如说是我们有时候在万般无奈地步步撤退。外资到了大城市,我们就进入小城市,外资到了小城市,我们就进入乡镇,外资到了乡镇,我们就只能去村里了,开到老外不想去的地方,这才成了我们生存的一个小小空间。如果他们还要再往下走,那我们只能投降了,把我们的店铺租给他们。他们可能会要的。我们已经布好点了,这是稀缺的资源。但我估计他们不会下得那么远。我们的网点大部分在社区,在村里,在集镇,在山上。洪水来了,我们民营商业企业节节退缩,但我们还要生存,店还是要办下去的。

  记者:你刚才说你们的很多网点在村里、在山上,这些地方会不会成为你们的蓝海呢?

  杨军:不会成为蓝海的。农村消费跟城市消费是两码事。农村的确是广阔的天地,但农民收入不高,购买力不强。我们只能维持微利。不过,我们的存在,对当地顾客来说又非常重要。下雪了,封山了,就得靠我们把粮、油、菜人挑肩扛弄上去,你叫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去试试,他们哪一个愿做?毫不夸张地说,在一些稍边远的山区,我们的店往往就是当地山民的希望。“让山区的农民享受城里人一样的购物方式”,这是我们的口号。

  记者:既然这么艰难,为什么没有考虑过放弃?比如转型,做些更赚钱的。

  杨军:这里有个社会责任问题。那么多人在就业,你不能甩手就不干了。甚至突然有一天税收排行榜上没有你的名字了,你也会很惭愧的。我们不敢放弃,但形势的确在逼着你放弃。

  关于外资巨头,我还想表达一些态度,用以佐证我有些“自私”的观点,即政府应该对我们民营商业企业提供足够多的支持。加入WTO以后,闸门一打开,外资巨头这股洪水进来了,我们这些稻田里生长的小苗,几乎全给冲垮了。绝非危言耸听的是,这种局面将关系到国民经济安全——我们并没有强大的商业企业,目前绝大多数工厂的终端都被外资巨头控制着,如果哪一天它们不给我们的企业下订单,我们的产品就没有地方销售。比如,他们明天去采购印度的产品,那我们这些制造企业怎么办?前期的教训太多了,像我们的食用油,基本是他们控制着上游原材料。
  (锦绣)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浙江华联|超市|高管
本文不代表赢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