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拿地开发成房企新选择 抱团取暖、分解风险

新浪房产 王型芳   2012-09-04 15:46
核心提示:相比单打独斗,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成为不少房企新的选择。在成都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正蔚然成风,从交大万通高调联姻到新鸿基、九龙仓恒基兆业强强联手再到万科与华茂携手拿地,甚至是几个自然人凑钱买地。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既是房企开拓市场的战略也是调控之下抱团取暖分解风险,更是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淘金的选择。

  7月31日,成都万科携手华茂投资有限公司拿下建设路国光地块。有人透露该地块可能会打造成为万科中心。

  相比单打独斗,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成为不少房企新的选择。在成都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正蔚然成风,从交大万通高调联姻到新鸿基、九龙仓恒基兆业强强联手再到万科与华茂携手拿地,甚至是几个自然人凑钱买地。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既是房企开拓市场的战略也是调控之下抱团取暖分解风险,更是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淘金的选择。

  在联合拿地联合开发中,扩宽融资渠道,共同分解风险,双方优势互补被视为共同开发的好处;但同样因为管理风格、企业文化、利益分配、股权分配等产生的纠纷不少,被看做是“联合体”不可回避的隐忧和风险。成都市场合而不和的先例不少,优势互补的典范也同样存在。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有着先天性的风险和隐忧,但是在成都乃至全国市场因为楼市调控和行业发展,联合拿地联合开发正成为一种趋势。

  过去:高调联姻  无疾而终

  早在房地产开发初期,为了融资和分担风险,凑钱买地便很常见。近年来,在成都企业联合共同组建置业公司拿地开发最为闻名的一次便是交大和万通共同组建的成都交大万通置业有限公司。一个是上市大公司,一个是本地拥有高校背景的老牌开发商,它既可以看做是中城联盟内部会员之间的合作,更被视为万通为了开拓西部市场的战略计划。

  据了解,成都交大万通置业有限公司是在交大房产下属全资子公司美通置业的基础上各自出资注册成立的,注册资本1亿元,万通地产持有51%股权,交大房产持有49%股权。这场高调联姻始于2008年初,然而到2011年万通地产和交大房产便以各自的名义在成都市场拿地开发项目。

  2008年,成都交大万通置业有限公司成立新闻发布会上,交大孟刚比喻合作就像“嫁了一个漂亮的女儿”,而从谈恋爱到结婚仅仅花了3个月的时间。这个嫁女的过程为万通地产带来的是超过80万平米的新增土地储备,包括通过拍卖方式取得的成都金府路、红墙巷两块。之后以交大万通名义开发的项目包括交大万通。绿岭项、交大万通。香洲半岛、交大万通。格外、牧马山。易城。而显然后来双方的合作无疾而终。

  业内人士指出,交大万通的联合开发属于深层次的合作,一个是外来上市房企,一个是本土房企,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差异是不可回避的隐忧。

  现在:联合拿地联合开发增多  同级别联合成常态

  据链家地产统计数据,2011年和2012年,北京广州上海三城市两年房企联合拿地25个项目,共涉及金额近298.13亿元。

  成都市场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据编辑不完全统计,目前几个知名房企之间的联合体便有五个以上涉及金额上百亿元。包括本土老牌房企之间的联合,外来房企与本土房企的联合,外地房企互相联合,港资企业之间的联合,和港资企业与外地大型房企的联合……

  事实上,从时间上看这些联合体的形成大多从去年开始增多,锐理数据成都公司总经理郭洁指出这和市场调控存在一定关系。

  位于外双楠的金楠府是成都本土两个老牌房企蓝光和金房联合打造的项目,这个合作始于2011年年初,2010年年底蓝光出面拿下武侯区吉福村54亩宗地,金房与蓝光共同组建成都武侯蓝光金房置业有限公司打造该项目。2011年7月项目亮相,金房董事长王晓白本人亲自打广告为项目做宣传。蓝光和金房的合作被业内视为成都本土房企的强强联合,更被看做是杨铿和王晓白的惺惺相惜。

  在去年亮相联合体中除了本土房企携手,新鸿基、九龙仓和恒基兆业三大港资巨头聚首攀成钢一直备受关注。早在2007年12月17日新鸿基成都公司祥宝投资有限公司以总价31亿元拿下东方正红(攀成钢)259.078亩的第一块土地。三年之后,新鸿基寻找了同是港资实力企业的九龙仓和恒基兆业加入开发共同打造成都ICC。业内资深人士叶强分析称成都ICC规划总建面125万平米,对开发商资金链的要求很高,新鸿基在前期拿地投入30多亿拿地,联合开发既能分担风险也利于融资。

  在成都市场还可以看到,太古与远洋携手在东大街打造睿东中心,老牌港资企业太古前期拿地,后寻找远洋地产加盟形成联合体。东方希望集团和上海天祥实业有限公司在地铁口打造东方希望天祥大型综合体。今年万科与华茂携手拿下国光地块。

  在市场调控之下,一些中小房企的股权交换也频频发生。南延线还存在另外一种奇怪的联合体,虽然仅占百分之几的股权,但却成为外来房企在南延线拿地的关键。

  从近两年来的房企联合体不难发现,同级别房企之间的联合成为常态。同时对资金链要求高的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联合体开发增加。可以看到这不仅是在资金上的联合,同样也是大型房企商业运营能力之间优势互补。

  未来:联合拿地成为一种趋势

  团结就是力量,随着房地产市场进入“后十年”,对开发要求的提高,联合拿地联合开发被业内看做是一种趋势。

  正合地产顾问服务中心总经理王恒告诉乐居编辑,成都市场联合拿地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首先体现在一些复合型地块尤其是市区重点地块开发,未来房企开发将不再是单一的开发者,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和运营能力要求开发商选择组成联合体,优势互补并且共同分担风险。其次是一些三四线城市开发商比如乐山、南充等地的中小房企选择组合进军成都市场。

  “联合拿地优势明显,既能提高竞争力增加拿地可能性,还能摊薄风险。”王恒强调,联合拿地联合开发看中的是组合后带来资源优化整合,未来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考验房企运营能力,是调控之下抱团取暖的方式也是未来行业趋势。

  不过他同时指出,开发理念和追求利润方式理念的差异是联合拿地无法回避的问题所在,也是联合体破裂的最大主因。叶强也强调房企1+1能否大于2,关键在于联合体双方的彼此的融合,在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利润分配上的趋同。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新浪房产 王型芳,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