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政府以无耻的“国有化”行径企图强窃我钓鱼岛之际,糟糕的日本国内经济环境却使得一批日本零售企业不得不“背井离乡”,把救命的稻草寄望于中国市场上。
本土销售下滑,在华首设独资公司,宣布关闭日本国内一成门店、50%以上规模的大裁员等,近来,作为日本零售业GMS业态的典型代表,伊藤洋华堂(需求面积:20000-30000平方米)在日本国内经济大环境整体下滑的态势下,也不得不“悲催”地收缩国内市场。
然而,面对着伊藤洋华堂等日系零售企业对我国市场的觊觎,以及我国国内连锁零售业的不断成熟,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是否还愿意许给在华一直龟速发展、无力开店的伊藤洋华堂一杯羹呢?
糟糕的“后院起火”
今年8月,伊藤洋华堂在北京设立的独资公司悄然投入正式运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公司首次在日本本土之外建立独资公司。
“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还没解决,糟糕的国内消费环境又使得以GMS业态为主的伊藤洋华堂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而中国市场无疑是其业务增长的新蓝海。”对此,对日本零售业颇有研究的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告诉记者,日本经济消费环境早已不适合GMS业态的大发展了,这是导致近年来伊藤洋华堂在日本国内业绩一直不佳的根本原因。
果然,9月9日,日媒自爆家丑,称伊藤洋华堂计划到2015年为止,将裁减正式社员4600人,而目前其正式社员为8600人,同时将大规模采用合同工,比例从现在的75%提高至90%。
对此,伊藤洋华堂方面表示,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其2015年的人事费用可节约100亿日元左右。分析者认为,这也是伊藤洋华堂为了应对日本国内愈演愈烈的百货超市价格战、节约成本的无奈之举。
不仅如此,将着手关闭其国内163家门店中的一成门店、营收大幅下滑等一系列经营困境,都意味着会牢牢绊住这家典型的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步伐。
伊藤洋华堂称,将通过减少新人的招聘和集团内部岗位置换来达到减少正式员工的数量的目的。而被裁下来的人员将会转移到711便利店、SOGO以及西武百货去担任加盟店的店长或是产品开发等工作。
实际上,伊藤洋华堂上述经营方案的调整直接原因便是其糟糕的门店销售。数据显示,仅今年3至5月,伊藤洋华堂的营业额就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7.3%,因此通过节约劳务费和关闭亏损门店来扭亏为盈成为洋华堂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原因是是日本零售业其他业态的兴起,这使得伊藤洋华堂的门店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亏损风险;另一方面是行业价格战争愈演愈烈,又加上与其兄弟企业7-11的左右手互搏,使得伊藤洋华堂在国内的境况愈加尴尬。
在华发展缺乏底气
16年11店,与沃尔玛、家乐福等一些外资企业相比,这样的表现几乎让伊藤洋华堂丧失了在华市场上战略先机。
“随着中国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许多地区已经形成了具备高消费能力的消费层,但是由于其在国内市场的不景气,与欧美国家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比起来,伊藤洋华堂在市场拓展上显得底气不足。”陈立平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日本企业的保守谨慎的特点以及自以为是的经营理念有关。
1996年,伊藤洋华堂几乎是同时分别在北京、成都成立合资公司,开始筹划在华业务的拓展。
1997年,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日本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占36.75%的股权。次年,华堂商业有限公司在华的首家门店在北京十里堡开业。
2003年,位于成都的伊藤洋华堂春熙店、双楠店相继开业。
但是,伊藤洋华堂进入中国的策略既不像家乐福那样迅速扩张门店,也不像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初期时那般以华南沿海地区的二级城市为核心区域开设门店,伊藤洋华堂始终坚守北京、成都市场不出。
“以一个地区为主开设若家门店,这样做一方面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少市场风险。”陈立平认为,由于日系企业本身注重培训与服务,经营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在战略上的谨慎,导致伊藤洋华堂始终没有在华走出北京、成都两个市场。
另外,伊藤洋华堂对于在华开店的风险评估也非常谨慎。比如成立于2003年的成都春熙店,由于当时其母公司日本伊藤洋华堂做出了出资支持日本右翼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和侵华史实等一系列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使其始终没有无愧地面对当地消费者的勇气。
在成立独资公司后,伊藤洋华堂事实上已经在筹划开展扩大其市场区域的规划,但是,如今的市场环境,还能给这家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实现快速发展的机会吗?
难求的救命稻草
为了能帮助其本土业务渡过难关,伊藤洋华堂在华的一系列战略调整,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了。
2月,成都伊藤洋华堂宣布2012春季人事变动,本次人事调整,一共涉及到220人、其中120名是经理级以上的中高层。
而此次变动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是三枝富博的职位变化,由原来的成都伊藤洋华堂总经理一跃成为其中国区的掌门人——担任伊藤洋华堂中国区董事长一职。同时,三枝富博还身兼三职——北京华糖洋华堂、王府井洋华堂董事长、成都7-11副董事长。
如此,三枝富博不仅成为伊藤洋华堂系中担任董事长职务最多的高管,同时,其所在的公司基本上管辖了伊藤洋华堂系在中国所有大的店铺。
对于三枝富博其人,相关资料显示其于1976年加入日本伊藤洋华堂,1996年伊藤洋华堂在中国成立时,他作为重要成员来到中国西部考察,并于2006年开始担任成都伊藤总经理。三年后的2009年,三枝富博升任成都伊藤董事长,2011年又担任伊藤洋华堂集团执行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刚升任伊藤洋华堂中国区董事长的三枝富博就透露了伊藤洋华堂在中国西南地域的扩张战略。在水平方向上,伊藤洋华堂将走出成都,到重庆、武汉、昆明、西安及四川二级城市拓展开店;在垂直方向上,伊藤将建高品质超市,争取和占领高层次市场和更大的地域市场空间。
加之在今年8月正式运营的独资公司,可以说为了摆脱伊藤洋华堂在日本国内的窘境,无疑中国市场已成为其垂涎已久的新蓝海。但是,在人事、拓展以及运作模式上的接连改变又能否为其未来在华市场上的命运求得几分福呢?
恐怕这根救命的稻草对其来讲将始终是一弯看似美丽的“水中月”。
时评
“购岛”动作绊倒日资零售
●吴秦风
日资零售企业因日本政府“购岛”闹剧而感受到了寒流。
9月11日,由于当地民众举行反对日本政府“购岛”的活动,山东威海的日资商场永旺佳世客购物广场不得不关门歇业。9月12日该商场重新开门迎客,但一楼的综合超市内,几千平方米的购物区里只有寥寥十多名顾客。三楼的日本品牌化妆品柜台更是门可罗雀。
据报道,威海、青岛、南京、南昌、西安等地的日资服务贸易业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由于日本国内增长无望,加上人口减少,越来越多日本零售业企业开始将下一个增长支柱寄托在亚洲其他市场上。日经流通新闻日前在日本实施的2011年度零售业调查显示,在预定海外开店地区中,占比最大的是中国。
在便利店领域,正在拓展海外业务的4家日本企业均已进入中国。全家便利店表示“将来有可能在中国开设25000家门店”。永旺则目前在中国运营着12家购物中心,到2014年度以后,永旺计划每年开设10家以上购物中心。而在专业店领域,日本药妆店Growell控股已经于6月在上海开设中国第1家门店。此外,日本零售业企业还将以东盟为核心,不断向其他地区扩展。
日本此次在钓鱼岛上的无耻表现,负面效应100%,而且会很快从制造业迅速传导到消费终端零售业。亚洲曾遭受日本战争侵略的国家也不会袖手旁观,而且会趁此时机大举扩大在华市场占有率。此前印度曾宣布允许外资进入零售业,但目前该举措处于冻结状态。有观察人士认为此举就是针对日本的一系列非理性行为。
为了满足政客的私欲,而抛弃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伙伴、抛弃拥有超过13亿人口以及以富裕阶层为中心的旺盛消费潜力的中国,支撑日本经济的制造业、零售业能坐等毁灭吗?日系车的销售已经开始下滑。日资零售在中国的业绩也并不理想。尽管伊藤洋华堂在华总部移师成都,但已开始大举裁员,开店速度比之前也有所放缓。
显然,中国市场正在对日本的“购岛”闹剧做出反应,这种民间力量已经让日本经济界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如果日本野田政府继续执迷不悟,一意孤行,严重侵犯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完全有理由让其付出沉重代价。
伊藤洋华堂从5月2日起为老年人和孕妇设置“优先收银机”,作为缓解拥堵、预防新的冠状病毒感染措施的一部分。
6月2日,百盛签约入驻梧州阳光100三祺城,落下广西第6子。百盛位于三祺城西区1-4层,总面积5.4万㎡,规划了潮流服饰、儿童、轻餐饮等业态。
5月28日,重庆百货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重庆商社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为避免同业竞争,公司受托管理重庆合川步步高广场。
消息称,长春巴黎春天百货拟5月31日或6月初彻底关店,目前商场里不少商铺设立了打折摊位。但因为官方尚未官宣关店,不少网友还是抱有希望。
5月26日,永旺宣布委任久永为执行董事,即日起生效。久永现年46岁,于1997年4月加入AEON Retail Co., Ltd.,今年3月获任永旺采购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