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支点

中房报   2012-10-30 15:12

  ■张劲松/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尚显年轻的房企意识到成长的重要性,若想在未来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提升自身的实力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而成长的道路上也并非没有捷径,与其在这一显得冰冷的市场下盲目地摸爬滚打,以头破血流的代价去换取成功的经验,不如在市场稳定之前抽出一些空闲休养生息、练习“内功”,以赢取今后更大的胜利。中国住交会就被很多房企视为打开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在这一平台上,他们迅速地汲取养分,收获成长的力量。

  不进步,则灭亡

  生存还是毁灭?这不仅是哈姆雷特对自己命运的终极追问,也是当下诸多开发商必须去破解的一道选择题。关于2012是世界末日的预言犹在耳边萦绕,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球不会在今年年底完结,但当前诸多开发商的忧虑并未因此而消减半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不能走出这个寒冬,那么等待他们的仍然会是毁灭的宿命。

  这一切都源于近年来政策层面为抑制楼市的疯狂反弹而采取的调控措施。2010年出台的“国十条”使限购成为房地产市场的重要调控手段;2011年又相继发布了“新国八条”、出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限价令”等措施,全国近50个城市采取了限购政策,使得当年被称为“史上最严调控”的一年;2012年,国家层面又多次强调坚持调控的政策不会动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市场一片观望情绪,全国绝大多数的开发商也都放慢了前进的步伐,纷纷调低年度计划,很多开发商甚至面临资金链随时断裂的危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潘石屹的“百日剧变论”犹在耳畔,如今,关于大批开发商必将死去的论断再次响起,甚至有专家喊出“30%的房企五年之内将被淘汰”的言论。这样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回顾近一年来的房地产市场,由于很多房企面临着巨大的融资难题,市场格局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很多大房企一方面开始频频联合拿地,另一方面也在趁机进行着并购,这使得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一项最新数据表明,万科、保利、中海等十大房企2011年的拿地总量占北京住宅用地供应量的45%,而十大房企手中握着的年度土地待开发面积总量,已经占到整个市场比重的93%,这意味着,2~3年之后的市场供应中,超九成将集中在这10家企业当中。另一个数据是,2011年全国百强房企市场占有率己超28%。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寡头时代即将来临。这必将导致这一市场在今后几年内的全新洗牌,可以预料的是,那些缺乏竞争力,无论在项目开发还是企业管理等方面都依然止步不前的企业必将最先受到冲击。

  房地产市场近一两年来另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各房企加速了转型的步伐。由于住宅市场在调控的氛围下阴云笼罩,开发商们开始在其他领域寻求突围。商业地产市场的争夺战自不必说,养老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等新兴的产业模式也成为不少开发商突破的路径。可以说,谁先掌握了这些新兴模式的资源,谁就提前站上了未来市场竞争的起跑线。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是在市场整合中避免掉队,还是寻求开发模式的转型,都必须以自身的不断进步和强大为前提。这一市场已经没有太多的纠错空间,对于诸多开发商来说,需要和时间赛跑,方能在这场殊死较量中赢得生存的机会。可以说,目前很多开发商都像正在寻找武功秘笈的武林人物一样,正急切地渴求通过一种方式迅速提升自己的内力,以早日以高手的姿态出现在这一市场当中。

  房企成长的助推器

  1999年,第一届中国住交会还只是深圳高交会上的一个分会场,当时约有720家参展企业,吸引了10余万观众入场参观。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开端,却让中国住交会组委会秘书长单大伟意识到,中国房地产行业是多么需要这样一个资源展示的平台,以让诸多开发企业互相交流和学习,促进这一行业的共同成长与不断成熟。

  自此,住交会的规模逐年扩大,冯仑、王石、任志强这些当年尚显稚嫩的名字以及万通、万科、华远等年轻的企业,也随着住交会一起,成长为这一行业的标杆。住交会也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诸多企业争先恐后地参展,因为他们都不想错过这一年一度的地产盛宴、地产界的“春晚”,他们希望在展会上看到行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为自己企业的发展汲取新鲜的养分。

  住交会展示了行业崭新的观念。比如2003年推出的“观念地产展”,以鲜明的视觉和行为引发人们从当代艺术的角度重新看待城市、看待地产,将地产从“地产圈”中解放出来,更加关注地产与城市、地产与生活、地产与当代文化的关系,重点作品“开发商、艺术家掷铁饼群像”、“能吃的房子”等成为展会上的一大奇观,至今仍令人们津津乐道。而当代集团在展会上推出创意雕塑“红色恐龙”,主打概念“会呼吸的房子”,结果先前因“恒温恒湿”概念被认为过于超前的MOMA项目却在展会上一炮而红,成为后来全国地产商入京考察的必选项目之一。翌年,移师上海的住交会则在“观念地产展”上,以一则“地产与艺术对接大事记1992-2004”,对它所象征的地产与艺术互动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而这种脉络无疑记载着现代中国城市商业和城市文化的演进过程。2010年,冯仑将他酝酿多年的“立体城市”梦想以模型的形式搬到住交会现场,并在住交会“筑梦城市·绿动生活”论坛上向参展商们阐述了他的构想,且得到了王石、任志强等人的赞赏。

  住交会也引领了业内专家争鸣,为行业发展的前路指明方向。每年的住交会都会推出多个论坛,网罗行业内的精英、专家,抛却市场的喧嚣,冷静地剖析市场当前的动向,令诸多企业客观地把握今后的行业趋势。2008年,房地产市场遭遇金融危机,整个行业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住交会在当年针对这一困境举办了多场主题论坛:“品牌地产应市之道”探讨了行业领军企业面临的转轨问题;“绿色改变地产”解析了用环保概念促进行业发展的可能性;“困局下的营销创新”则以务实的态度为一些企业寻找解困之术……而冯仑在展会上“建议房企改变生存方向”的言论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去年房企进入深度调整期,更多的房企迫切需要解决心中的困惑,当年住交会的各个论坛几乎成为开发商们投医问药的“诊疗室”:“地产央企资本创新与发展闭门研讨会”深度研讨了地产央企的资本创新与发展,帮助企业在科学合理的企业资金管理、商业模式、集团信息化管控基础上,加强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资金集中管理,从而提升资金流通效率、加强投融资管理、降低资金运转风险;“中城联盟计划运营管理研讨会”则将主题定为“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探讨企业战略与执行落地,如何建立高效、精准的计划运营管理模式,区域聚焦的计划管理模式以及从区域走向全国的计划运营模式转变;“养老产业和养老社区高端论坛”、“旅游城市开发暨旅游地产论坛”、“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论坛”等则聚焦这些正在兴起的新型地产模式,为开发商的未来发展战略及民间资本流向提供新的决策思路。

  期待2012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今年的中国住交会就将掀开她神秘的面纱。这一年,这一行业有太多的话题,太多的感慨,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不确定”的前景,诸多开发商急需一个客观、权威的平台,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给予行业更多的信心与鼓舞,尤其是在这一市场处于十字路口的节点之上,能够给不同类型、不同困境的房企找到激活自身的密码,带着“正能量”迎接路途并不平坦的2013年。因此,今年的中国住交会承载了更多的意义,也就变得格外令人期待。

  也许只有真正置身于这一盛会的现场,才能全方位地领略她的精彩与价值。但从其已经悄然掀起的一角,我们仍能感受到她的部分亮点。比如今年将对商业地产、养老地产和工业地产等新型地产项目进行重点推荐,这无疑又将再次引领行业的潮流,令更多的房企参与其中,以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格局的百花齐放,同时也给一些在迷茫中找不到方向的企业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今年的展会将新增子项目“中国房地产工程家居配套展”,这是目前唯一倡导“整体家居”概念的全产业链B2B专业展会,是房地产、家装设计、家居产业直接链接的第一次盛会,本次展会特别专注于家居、设计、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的对接,搭建一个信息共享、互利双赢的最佳商务平台,为相关企业的产品进入商业地产、酒店地产、精装住宅地产等开辟新的商业模式。

  另外,CIHAF2012中国房地产全球论坛将继续秉承“激荡行业发展新声,交流业界思想观点,分享创新智慧理念,探索发展共赢之道”的理念,打造精品论坛,汇聚全球智慧。在以往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依据今年的房地产行业形势,在保留以往反响良好的优势精品论坛的基础上,又有一定比例的新论坛推出,打造出城市、地产、金融、设计、建材五大系列,并且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重大创新,如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报告会、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中日韩企业家领袖论坛、四大经济学家鹏城论道、中国高尚人居生活方式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特色城镇发展论坛等。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2012年住交会举办的时间,恰恰接近于传说中2012世界末日的终点。之前举办的13届中国住交会见证了无数优秀房企的成长,给了诸多开发商前行的方向与动力,在如今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开发商们是选择毁灭抑或重生?在短短两个月之后,也许历史就将揭晓答案。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中房报,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