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建袖珍广场 把“边角料”改造成“城市小客厅”

文汇报   2014-07-06 11:47
核心提示:今后申城新增的公共广场,很多都将是由一些“边角料”空间改造而成的袖珍广场,面积在200至2000平方米之间。“这些小广场主要供周边居民活动、聊天,就像一个个‘城市小客厅’,能给市民带来归属感和幸福感。”

  前不久,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组织了一场“城市袖珍广场设计竞赛”,在黄浦、静安、徐汇等8个区,共找出38个适合改造成公共广场的小型地块,并提出了具体设计意见。这让不少平时因为缺少公共空间只能在街头巷尾或地铁出入口活动的市民“眼前一亮”——原来,看似已“满载”的上海中心城区,还有这么多“潜力”可挖。

  “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设大面积公共空间,难度很大。”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张玉鑫认为,今后申城新增的公共广场,很多都将是由一些“边角料”空间改造而成的袖珍广场,面积在200至2000平方米之间。“这些小广场主要供周边居民活动、聊天,就像一个个‘城市小客厅’,能给市民带来归属感和幸福感。”

  街角空间变废为宝

  相关专家表示,上海眼下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存在“重绿地、轻广场”的问题,缺乏对城市广场的系统规划,不仅广场总体数量偏少,已建成的部分广场也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大中型市政商业广场为主、缺乏小型休闲活动广场等问题。例如,在外滩和徐家汇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广场数量分别是3个和6个,而在美国芝加哥中央商务区,广场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个。再如,在居民区集中的古北地区,广场密度为每平公里6.3个,广场200米半径覆盖率仅57%、300米半径覆盖率85%,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居住区L-C地区,这两个数字分别是85%和96%。

  该在何处建设小广场?市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奚东帆说,要设法将地块开发中的“边角料”以及部分城市街角空间“变废为宝”。

  在这次设计竞赛中就有人提出,普陀区万里社区富平路新泉路交叉口处有一块700平方米的绿地,因为无人问津,不仅杂草丛生,而且根本没有人性化的休憩空间,几乎成了一块废弃之地。考虑到绿地周边主要是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社区基础教育设施用地,这里就很适合改造成袖珍广场。

  据悉,目前徐汇区已开始对若干地块展开公共广场实施方案研究,黄浦区、虹口区等也在积极选址,并征集实施方案。

  公共空间联成“网”

  找出可供改造的“边角料”只是第一步,要让居民们在袖珍广场里呆着舒服、玩得舒心,具体规划时还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

  市规划院的奚文沁、邹钧文等工程师研究发现,结合上海的气候条件及地理位置,中心城区袖珍广场的周边建筑界面高度与广场深度的比例,最好能控制在1∶2至1∶3之间,这样会形成较舒适的空间感受;广场以两面围合或三面围合为宜,还有一至两边可临街;至于广场周边的建筑,朝向广场的适合设置商业、餐饮、休闲、展览等公共功能,形成室内外公共活动的互动。

  此外,还要加强广场和周边其他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仍以芝加哥中央商务区为例,广场和绿地均匀分布在区域内,并由林荫道、滨河空间将其相连,形成一张公共活动空间的“大网”。

  相关专家表示,上海目前大多数街道偏重交通功能,环境不佳,而且人行道空间被沿街店铺占用或干脆成了停车场。如果能通过街道景观治理,将这些街道打通、扮靓,今后将可以成为联系不同公共空间、引导市民公共活动的纽带。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袖珍广场公共空间
本文转载来自:文汇报,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