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造新城20万人口空白谁填补?高铁拉产业引人入城

经济观察报,作者 沈念祖   2015-03-02 09:15
核心提示:2013年南平又建了一座新城——延平新城,这意味着延平新城是南平市的第二新城,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这不仅仅是延平新城的困扰,也是新一轮造城运动中诸多第二甚至第三新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福建与江西交界的闽北山区,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城南平。尽管其下属市武夷山闻名全国,南孚电池家喻户晓,但是这个三溪汇聚的小城埋没于兄弟城市厦漳泉的名气里,显得黯淡失色。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南平2013年又建了一座新城——延平新城。在已经有武夷新城的情况再建一座新城,不完全是顺应全国造城的大环境,当地多位官员都透露,这或许与迁府有关——南平要把市政府从延平区迁到武夷新区,建立延平新城是为了安抚失去市政府的延平区。

  当然,建立延平新城还有其他考量。这个山区小城也想借助高铁机会,拉开中心城市框架,一南一北形成延平新城与武夷新区相互对应的格局,成为省会福州的后花园。

  无论如何,这意味着延平新城是南平市的第二新城。面对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武夷新区,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这不仅仅是延平新城的困扰,也是新一轮造城运动中诸多第二甚至第三新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第二新城

  距离老城区10公里的延平新城甫一设立就备受争议,因为这是南平市的第二个新城。

  “因为武夷新区的建设涉及到迁府,有的人说是为了安抚延平区。”延平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指出。事实上,延平区不少官员持这种看法。

  同属于南平市的武夷新区被纳入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而延平新城只是南平市的重点发展区域,这让不少人担忧延平新城的发展能否得到足够重视。南平市2月份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庄稼汉新年前视察的第一站就是武夷新区,而延平新城的视察时间则被往后推延。

  此前的武夷新区的规划纲要显示,到2015年,武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2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500亿元。作为后起步的延平新城则计划2015年新增产值10亿元,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增长10%。

  按照《延平新城总体规划》定位,武夷新区与延平新城是南平的两个增长极。这两个增长极基于各自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将在区域职能分工上各有侧重。武夷新区将以行政办公、商贸物流、旅游服务作为主要职能。延平区作为现在南平唯一的中心城市,是目前市域内发展条件和基础最好的地区,具备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延平新城将重点发展制造业,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职能。

  “南平市域将形成一南一北两个发展极核联动发展的格局。”胡春勇这样评价。他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南平市延平新城指挥部规建部部长,又是南平市工业园区管委会、江南新区管委会主任,不愿意把延平新城和武夷新区作过多比较。

  然而,作为副处级单位的延平新城建设指挥部组织架构非常特殊,没有下设与市里对接的司局,亦没有行政权力。这与当前许多开发区独自掌管一方的局面并不相同。这倒使高配的正处级干部胡春勇像一个无权的“司令”,所有的指令都必须通过市里才能下达。而作为副厅级单位武夷新区管委会则是由南平市常务副市长兼任,下设与市级部门对接的各局,拥有行政权。

  不过,胡春勇笑道:“(行政权力)以前想要但是要不到,现在不想要。现在各部门都需要依靠我们来做统筹协调。我就政府各部门在新城的手脚和延伸,工作进展更加顺利。”

  按照初步目标,延平新城计划2015年新增产值10亿元,总产值达到110亿元,增长10%。擅长招商与组织协调的胡春勇介绍,延平新城距中心城区仅有十公里,相对其他片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更为紧密,具有区位优势;延平新城是对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将与中心城区协调配合,一体化发展,共同形成南平市域南部的增长极核。同时,延平新城在区域位置上处于南平市与福州市的门户,是连接闽北与闽南的纽带。京福高铁、沙县机场的相继开通,将使这一地位得到更加强化。

  可见,延平新城试图通过打老城牌、福州牌,实现“产城一体”,与武夷新区一起达成南北制衡的局面。

  高铁拉来产业

  “这里是工业园区,这里是医院,这里是高校群。”胡春勇一边拿着指挥棒在地图上指划,一边介绍。“我觉得延平新城是一个准新城,是介于开发区、卫星城、卧城之间的一个概念。”

  但是,怎样把新城建立起来?胡春勇表示,延平新城建设坚持“产城一体”的理念。

  延平新城中心区在夏道镇。福建省最大的“电缆城”和中国最大的“白炭黑——林产化工循环经济专业园”都集中在此。

  2014年延平新城共有7个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包括太阳电缆、宝创移动电源、久吉锌金属型材、融通实业等。总投资5亿元的白炭黑及林产化工一体化项目一期项目,目前项目施工用电和活动板房安装完毕;总投资3亿元的宝创移动电源项目,目前已完成约2.4万平方米厂房建设,9号楼、10号楼已封顶,办公楼及科研车间正在进行主体框架施工。另外,新城还设立了港区,以恢复闽江通航,最大通航能力为500吨级船舶。“京福高铁将于5月通车。这是延平新城发展的重大事件,”胡春勇介绍,“伴随京福高铁的建设,南平与福州将进入半小时经济圈,推动福州与南平的一体化建设发展。”

  延平新城位居南平与福州交接的门户位置,是被福州辐射带动的首要受益地区。延平区及周边拥有如芒砀山、九峰山、延平湖、土木洲岛等丰富的山、水、湖、岛、绿等自然资源,具有发展绿色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优越资源条件,可以吸引游客到访。

  延平新城打造软实力的一个典型案例是计划在一个土木洲岛上建立郑成功旅游文化综合体。南平市政协副主席林文志表示,现在南平很少举行全国全省性的活动,郑成功文化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将南平推向全省全国的契机,可以加强两岸交流认同,吸引全国游客,对发展“大武夷旅游”大有作用。

  地处山区的劣势也是可以化解的。“平地征地费用高,山地征地费用低,加上山地工程款以及对低丘缓坡地的补助,山地开发成本并不高于平地。”胡春勇介绍。

  延平新城大张旗鼓的建设亦点燃游子重归故乡建设的热情。在杭州的一次招商会上,“铼德照明”决定落户延平新城。这是一家专业生产HID镇流器的厂家,产品畅销国内外。老板黄占峰是地地道道的闽北人,他说:“铼德之所以‘回家’,看中的是延平工业基础以及产业工人集聚的人才优势。”他已在延平新城置地40亩,厂房正在建设中。

  由于铼德的到来,与其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延平新城。

  引人入城

  产业来了,那么人从哪来呢?

  延平新城距离延平区10公里,这在大城市只有几站地铁的距离,但在山区却需要跋山涉水。如何把集中在老城区的人口吸引来,这是几乎全国所有新城都面临的难题。

  作为山区城市,南平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带集中在延平区。《延平新城产业研究》显示,延平区目前拥有人口近30万,市区人口密集度已接近2万/平方千米。这个小城的人口密度已经和北京市核心区的人口密度相当。此外,老城区住宅缺乏合理的楼间距和必要的电梯设备,普遍品质不高。

  将城区人口疏解到延平新城,是南平为老城居民开出的改善居住的药方。“延平新城是在老城区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启动的新城区域规划,不同于那些一建立就变成鬼城的新城。”胡春勇说。

  根据规划,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同时进行,彼此配套。老城将在保留现有建筑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采取城市功能垂直化的方式,对原有的城市建筑进行功能补全,从而改善城市生活品质。新城更新则必须坚持新生活观念下的新建设视角与标准,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求新求异求快而非求大求高求贵。延平新城范围内的现有居民约3.12万,新进驻和扩容的企业员工数预计在5000左右,以带眷系数3计,区域内预计的常住人口数量在5万以内,而延平新城规划人口是在2030年达到33万,而后又将目标下降到了28.3万。

  20万人口空白由谁来填补呢?“从现有南平中心城市人口中分流一部分,从制造产业中引一部分,但怎么样做到既吸引人在新城工作,又留住人在新城安家生活?大力发展以教育、医疗、休闲购物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必然的选择。这是我们想要做的产城一体化。”胡春勇介绍。

  一些南平居民已经开始谋划在靠近高铁的地方购房置业,周边的地产、酒店亦进入建设收尾阶段。

  不过,延平新城更大的野心是通过发展服务业,利用环境生态优势,吸引大福州地区的人口。“新城发展不能依靠简单的房地产开发、简单的区域内部产业转移、简单的商业集中作为延平区的新城,必须基于大福州范围考虑引入外部人口。当城市化基础形成后,再发展相适配的规模化商业。立足自身资源,以产业带就业的方式实现人口聚集,显然是更适合延平新城的做法。”《延平新城产业研究》指出。

  也有人担心高铁时代的到来会将延平人引向远方。数据显示,在南平市人口净迁出的大背景下,延平区近年来的人口机械增长率也徘徊在-3‰左右。

  “毕竟目前延平的综合实力不强,要防止发生虹吸效应,避免被福州等周边区域带走客流。”南平市发改委一位官员指出。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经济观察报,作者 沈念祖,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