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白银时代”的到来,房地产行业的“暴利”正在逐渐缩水。和讯房产根据已经公布年报的A股房企统计发现,2014年,上市房企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净利率等指标全面下滑。
这些都是反映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近年来,受困于成本攀高和市场调整,上市房企的盈利能力逐步下滑。由于基本面未有根本改观,这种下滑恐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而随着利润的缩水,房地产业的“暴利”徒有其表。
四项指标全面下滑
截至4月27日,尚有部分房企未发布2014年年报。和讯房产统计96家已经公布年报的A股上市房企发现,2014年,96家房企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3%。尽管目前尚有30多家房企因各种原因未纳入统计,但这项指标呈现出负值,仍是颇为罕见的现象。
相比之下,2013年全部130家A股上市房企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79%。
作为资本市场最为看重的核心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是房地产企业盈利能力的体现。机构分析认为,目前市场正处于转型的阵痛期,利润率的下滑恐不可避免。
统计数据还显示,2014年,9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38元。而2013年,130家A股上市房企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47元。
在利润率指标上,2014年,96家上市房企的主营收入净利润率为2.22%。2013年,130家A股上市房企的平均净利润率为58.1%。两者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深国商(000056,股吧)的净利润率从6575%骤减至-339%。
2014年,96家上市房企的主营收入毛利率为36.5%。2013年,130家A股上市房企的平均毛利率为37.1%。
虽然有着样本不足够全的原因,加之部分房企的盈利数据出现异常表现。但抛开这些因素,2014年房地产企业的上述四项指标仍然呈现出明显下滑的态势。事实上,这种趋势已成为最近几年的常态。
这种变化意味着,近几年来,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不断下滑。
成本销售双双挤压
上市房企的利润究竟去了哪里?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指出,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的成本不断攀高,极大地挤压了利润空间。
据悉,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企业最重要的两项成本来源。其中,随着一级开发等成本的提高,近年来土地成本也不断攀高。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14.0%,土地成交价款则增长1.0%。
值得注意的是,在竞争较为激烈的一线城市,土地成本尤其高企,并经常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
而在资金成本方面,据兰德咨询的统计,算上信托、基金等,房企有息负债加权平均息率是10%左右。尽管降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金压力,但在2014年的大部分时间,资金成本显然已成为房企的重大负担。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税费负担也吃掉了不少的利润。据兰德咨询统计,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11种税费,约占房价的13%-15%;各类规费、杂费,约占房价的8%-12%——税费全部加起来,约占房价的20%-25%,有些三四线城市甚至高于25%。
与此同时,由于整体供需关系逆转,从2013年开始,整体房价上涨乏力,去年部分区域市场甚至出现降价。这也进一步压缩了房企的利润空间。
上述机构指出,近年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以年均下降2.5和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在快速走低,2015年行业利润率很有可能击穿10%红线。
过去多年来,“暴利”一直是贴在房地产业头上的标签,但随着盈利能力的下降,“暴利”标签正在逐渐褪去。分析人士认为,伴随着市场的调整,房地产业的利润率也将不断摊薄。
新入围的房地产企业有9家:碧桂园、世茂房地产、金地集团、龙湖地产、华夏幸福基业、富力、雅居乐、北京江南投资集团、北京首都开发。
三四线市场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企业的规模,市场的回暖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市场潜在容量是否值得持续投入,都将是企业需要考量的因素。
深圳2021年GDP总量站上3万亿元新台阶,排名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的4.3万亿、北京的4万亿。
深圳龙华区发布《深圳市龙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营造城乡居民健康生活的生态城区。
深圳一季度GDP为6867.54亿元,同比增长17.1% 两年平均增长4.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0.9%,其中,城市建设投资增长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