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引入影城要擦亮眼 万达恒大撕逼电影院线

搜房网房天下   2015-05-12 09:57
核心提示:说到时下购物中心或大型商场的标配,电影院当之无愧。在成都,一个购物中心倘若没有电影院,那它基本上可以说“摊上大事儿”了。

  说到时下购物中心或大型商场的标配,电影院当之无愧。在成都,一个购物中心倘若没有电影院,那它基本上可以说“摊上大事儿”了。乍一看,成都的电影院市场随着商业地产的热闹而逐渐繁荣起来,但仔细一琢磨,里面其实有很多故事。

  以购物中心为“根据地”

  品牌影城逐鹿成都市场

  在成都市场,越来越多的品牌影城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从早期的万达、太平洋、星美国际,到橙天嘉禾,再到后来的百老汇、卢米埃、CGV影城、UA影城。如下表所示,倘若不纳入市场份额占较大比例的万达与太平洋院线以及一些分散的其他较小影城,成都的品牌影城(店)总共有17个,且其代表店往往入住占据着区域核心的购物中心。伴随着商业市场的白热化竞争,品牌影城之间的争夺战也随之打响。

  购物中心引进影城要“擦亮眼”

  并非都是吸金利器

  以最新一周(5月4日至5月8日)为时间参考对象,通过与成都主要影城工作人员确认,小编整理了如下表的相关数据对比,其中最有看点的当属“最新一周票房累计”。小编无意去评说各大影城的更胜一筹或奇差一招,但通过客观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个市场现象:

  第一,电影院并非都是吸金利器。以橙天嘉禾凯丹店为例,众所周知,走欧美范的凯丹广场当属成都高人气购物中心排行榜上的一员,但其拥有1291个座位数的电影院一周的累计票房却只有16.11万,居于样本采集对象的最后一名。电影院的目标受众以20到35岁的年轻群体为主,而凯丹广场的主要消费者亦是年轻一族。如此想象与事实的偏差,让人不禁想问,这是为何?小编认为,这跟电影院自身不无关系,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16.11万的票房成绩已是成都五大橙天嘉禾影城的最好数字。

  第二,整体上看似无人问津的购物中心并非“一无是处”。以世豪广场为例,作为城南高新区购物中心市场中的一员,世豪广场的人气常常为人诟病,“基本上没什么人逛”成了不少人给它贴的标签。然而,入驻其中的CGV影城却成了世豪广场可小小傲娇一下的资本。如下表所示,CGV影城世豪广场店的最新一周票房累计为30.28万,在样本采集对象中排名第三。如此票房,与其IMAX配备自然“脱不了干系”。

  由此可见,对于购物中心来说,电影院可以点石成金,亦可以表现平平甚至拖后腿。与成都购物中心市场同样道理,电影院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质量。在电影院显而易见成为购物中心“标配”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购物中心是,电影院竞争亦是),购物中心想要借此提升人气,或许可从“个性化与差异化引进”入手。

  万达恒大等撕逼电影院线

  开启“肥水不流外人田”商业模式

  据统计,2014年中国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而成都电影票房则在2014年首超10亿元,同比增长39%,成为继北上广深之后的电影票房第五城。从客观数字上来看,中国的电影市场向好性明显。对于这样一个被形容为“没有天花板”的市场,向来具有敏锐嗅觉且渐具文创思维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怎能不行动起来,其中,万达、恒大、世茂当属佼佼者。万达院线成立于2005年,恒大院线于2010年破土而出,随后则是世茂院线。

  在彭博华人富豪榜和亚洲富豪榜截至5月1日的数据中,王健林以381亿美元的身家,超过李嘉诚,成为新一任的亚洲首富。而在这381亿美元的财富中,王健林持股60.71%的万达院线则贡献了92亿美元左右。放眼目前成都的万达影城,可以说有万达广场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如金牛万达广场、锦华万达等,小编估计未来将开业的郫县万达与青羊万达更是“无一幸免”。而放眼全国,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商业组合模式更是刮起了一阵旋风。截至2015年1月份,在已开业的142家万达影院里,有83家都选址万达广场,超过半数。

  这种模式的好处就在于,都是自家的品牌,在租金、经营压力及整体绩效方面能起到相辅相成、相互扶持的作用。

  除万达之外,恒大院线与世茂院线也已在众多城市开设影城,尽管现在成都还并没有恒大院线及世茂院线,但小编认为,这是迟早的事情。现在,恒大集团与世茂集团已在成都开发了不少住宅项目,随着成都商业地产的市场推进与演变,这两大房地产开发商或将跟随万达的商业组合模式,将自家购物中心与院线捆绑,1+1大于2。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搜房网房天下,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