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深度解析:城市之痛 土地之殇

真叫卢俊的地产观   2015-05-27 10:25
核心提示:城市之痛,土地之殇,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但是中国城镇化开始需要进行,因为之前我已经说过城镇化可以给中国GDP带来太多的利好。而且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消化掉大量产能过剩的东西。

  我热衷于逛书店,爱好购买实体书的过程。因为我觉得每一次购买都是一次邂逅的过程。我看上了你,就愿意花钱把你拥入怀抱。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给我足够的内容反馈,证明我的眼光没有错。而如果内容不够精彩,花心的我又会打起十万分的勇气去艳遇下一本。

  这次卢俊回了一趟老家,去了我们那里最大的书店也是唯一一个书店: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中国十亿城民——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流动背后的故事》。内容很口水,一个夜晚+高铁路上已经看完了。关于这本书,几乎说完了中国城镇化的所有问题,虽然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阐述的不够多,但是把问题这么详细的,对于这么一本书来说也是足够。

  城镇化属于中国未来的主旋律,而且会是滚滚红尘,在这么一波大浪潮下,又多少人能够看透社会发展主旋律下那些海底淤泥。我希望用一篇文章用我的口吻把书里的核心内容原本吐出来。内容比较干,可能也会比较长,但是我依然认为有传播的必要,所以请各位保持一定程度的耐心。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视频,名字大概叫《世界第八大奇迹》,导演来自当年火的一塌糊涂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导演胡戈。视频的内容是在调侃中国每年都会发生的神奇的现象——春运。

  的确春运是只会出现在中国的神奇现象,也在说明中国一个独特的群体:外来流动人口。根据书中显示,中国的外来务工人口达到2.6亿,如果把这个个体单独拿出来组成一个国家的话,会是世界第五大的人口国家。

  而就是这一波汹涌的人群正在为中国创造史无前例的经济效应。

  因为较低的人力成本,让中国真正的具备吸引外资投资的核心竞争力。大量的外资投入让中国实现对外输出产品的可能,中国制造这个名字虽然不是很好听,但这个的确是中国第一次被贴上一个显著的标签。

  还是因为较低的人力成本,让大量大中型城市拥有了快速城镇化的可能。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各种产业的迅速落地无不依靠外来流动人口不知疲倦的劳动。

  还是因为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迅速的实现互补,使得各行各业的各个工种不存在无人可做的情况,让社会的高速运转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当然,对于劳动人民来说,他们也得到的切实的利益:收入。虽然做的辛苦,但是他们的整体收入明显要高于在自己的老家在农村的收入,这也是他们愿意出来工作的核心原因。

  大量的人口导入却没有带来足够多的红利。

  但是虽然一个城市的人口涌入大量的外来人口的同时,不少人发现扎根这个城市的外来人口并没有在消费上贡献出足够多的能量。这些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吃喝在自己的工作场合,赚的工资大部分寄回了老家。也就是说在这里赚钱,到别处消费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没有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的人口基数的红利,为城市创造最大的收益。

  通过大量的访谈和研究,我们发现这2.6亿的人口不愿意消费的核心原因就是在于:户籍制度。因为并没有在一个城市落户,虽然每年会在这里生活330天以上,但是却享受不到一个城市大部分的社会福利。生病没有医保,小孩读书没有学校,种种的不安全感打消了他们消费的欲望。这样一群人比普通人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那么,要不要取消暂住证制度?

  所以很多时候,会有人提出取消暂住证制度,全范围铺设流动人口落户制度。推行这样的制度也有很强烈的证据: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自由迁徙意志,都是中国人具备享受同等福利的权利。

  而且的确如果外来人口的落户,可以激发出更多的社会消费能力,这个对于GDP的贡献也是非常的可观。要知道对于中国来说,GDP的最大贡献来自于投资,比重超过50%。而实际也告诉我们,依赖投资所带来的城市经济发展已经越来越乏力。2015年已经落入到为7在苦苦挣扎,未来再依靠这种模式很有可能5也达不到。而国际经济氛围普遍不行,出口乏力的情况下,刺激消费好像是唯一的途径。而一旦解决了流动人口落户的问题,国内的消费可以上升两个层级。

  现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基本为五五开,城镇人口6.5亿,农村人口6.5亿,如果能将流动的2.6亿实现为城镇人口,城镇人口将突破9亿,远期会达到10亿城民

  书里有一个数据,如果2.6亿的流动人口逐步解决了落户问题,每年可以贡献gdp增长率3%以上,保7好像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这是多么诱人的一个数据。

  但是地方政府好像有足够的理由来拒绝这个想法。

  好像这么一个逻辑于情于理都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却异常的迷恋于不推行这个政策,哪怕是中央给到一定程度的名额也不大力实施。理由也是异常的冠冕堂皇。因为不让他们落户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1、不给外来流动人口落户就等于不给予他们任何的承诺和保障,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等于是用最小的投入吸引来最廉价的劳动成本。而只要劳动成本足够诱人,就可以吸引到投资来建设这个城市。

  2、政府对于一个城市能够提供这么庞大人群的就业机会表示怀疑,如果提供不到足够的机会,外来流动人口无非自己回到自己家乡而已。而如果一旦落户,那么这一群人就会在街头游荡,这是多么大的不安因素。不给落户就没有烦恼。

  3、社会福利已经是缺口,社会上这么大的医患矛盾、教育矛盾、养老金缺口,其实反映出各种政府配套资源的不足,如果再凭空增加这么多流动人口,缺口只会更大,估计会成为一个烫手的山芋。不给落户就没有山芋。

  而且这种政策好像也得到城市当地居民的一致认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害怕外来人口争夺走那些本来属于他们的配套资源,甚至一度觉得城市的房价越来越高是因为外来人口导入产生的。人口种群之间因为领域占有的属性交叉,矛盾开始扩大。

  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有这样的民意呼唤,好像不积极的推行外来人口落户政策也显得理所当然。

  所有人觉得很有道理的同时,但是有一个逻辑死角被忽略了。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逻辑出现了问题。一个城市处于快速的城镇化阶段,一个城市在扩容,但是一个城市的当地人口并没有那么快速的繁衍,外来人口又没有那么容易落户,那么扩容出来的城市用来装了谁呢?

  答案是,没有装了谁,全都空着呢。

  有这么一个数据:城镇化出来的土地,45%用来做为工业化土地。一个城市为了产生经济收益或者持续性产出,开发了大量的工业地块。而这些土地多半程度被闲置或者浪费,上周末我去听了任志强和丁祖昱的读书会,任志强也提到:工业土地可能是下一个机会点,因为之前被闲置浪费的太多,土地成本现在异常低廉,你玩运营玩的好,一定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这个就是工业市场的现状。城镇化出来的土地大部分用来做工业,而城镇化出来的住宅却只有出让土地的三分之一。

  同样也有一个数据指明这个现象:中国城市面积相比较90年代提升了两倍,但是城镇人口只增加了120%。核心原因就是住宅土地出让不够,理由就是因为土地都让给了工业市场。

  还有就是对于哪怕拿出来的一点点住宅,也不肯给予比较高的容积率。二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住宅容积率,哪怕是在上海。而这个容积率和香港日本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政府不愿意对住宅开出高容积率的核心原因在我这里也是昭然若揭的:市政配套跟不上而且也不准备跟上,所以把人口控制的少一点吧,也少了不少麻烦。

  这也就造成了两个现象:住宅土地的开发永远跟不上人口导入的速度,然后住宅市场越来越贵!

  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心酸的泪水。

  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

  但是故事还没有说完,住宅市场越来越贵怎么办。那些想要尝试扎根这个城市的个体来说,那么只剩下唯一一个选择:被挤压到郊区,住到城市的边缘位置。这几乎是所有城市规划新城的核心原因。上海曾经一次性规划了一城九镇计划,就是10个位于郊环位置的新城。

  政府规划新城的目的也很明确,我在这里给你们规划比较便宜的房子,然后再给他们配上地铁解决你们的交通问题,这样是不是很好。

  的确就是这个逻辑下,开发进行了,而且不少客户也这么认了。

  上海的一城九镇计划已经推进五六年了,但是发现一个核心的问题:对于公共交通只解决地铁交通不解决地面交通是不行的。上海对于地面交通有着无比苛刻但是不近乎人情的道理:高架路网开发异常缓慢、地面交通疏导无效,然后解决交通的法宝放在了牌照上,给予一辆车8万的牌照费用控制用车。等于将大量的外来人口和部分的上海人口排除在外。

  事实证明,新区的开发完全的依靠地铁交通是无效的,人们更加倾向于自己拥有一辆车。如果没有勇气解决路面交通问题,当年大举开发一城九镇的方案现在回头来看是激进的。

  哪怕如此,政府依然乐此不疲

  但是对于地方政府,依然很乐于开发新城土地,因为不管怎么样,市中心的人口没有那么稠密了,城市压力减轻了,而且郊区的土地有了开发的价值,政府可以通过卖地赚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

  然后为了缓解利弊之间的矛盾,很多城市会在郊区的每个板块开始执行产业扶持计划,比如说上海。说的简单一点就是在每一个新区实施产业税收扶持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在一个区注册给予税收补贴,争取把产业留下。目的非常明显,增加郊区的产业能级,可以让住在郊区的人可以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上班。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干的,不少企业的确在郊区注册并且纳税了,但是赤裸裸的现实是,他们办公依然在市中心。也就是说这些企业依然强调在市中心与周边企业之间的联动关系。市中心还是市中心,郊区依然是郊区。

  如此这般,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市中心慢慢收缩,郊县位置将永远便成为郊县,而且互相之间的联系仅在于上下班高峰时间,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将更加崩溃。

  而郊县区域由于大量吸纳的是外来导入人口,各个郊县将成为一个城市城中村,与城市的核心区域落差越来越大。将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最低端人群聚集区。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印度,那就是印度的贫民窟。因为印度允许人口的自由迁徙,周边乡镇的人口大量的来到核心城市进行扎根,因为政府公共配套跟不上,那么社会最底层的人士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贫民窟。

  在中国因为没有放开户籍政策,所以没有出现贫民窟现象,但是城中村现象就成了现在中国各个大城市里的典型——每经过一个闹市区就会有一些棚户区,每经过一个商务区就会有一些群租房。

  这么说下来,好像说到最后就是一个死结:城市发展需要外来人口导入,但是公共配套不足使得不敢大力推行落户政策,外来人口有钱的购房居住在郊区没钱住到城中村。而郊区和城市越来越远,城中村成为一个城市最动荡的核心。最后城市开始收缩,郊区的居住价值越来越低,外来人口开始流失,然后一个城市失去了外来人口,从此经济失去了活力……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逻辑。

  城市之痛,土地之殇,这是一种说不出的痛。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但是中国城镇化开始需要进行,因为之前我已经说过城镇化可以给中国GDP带来太多的利好。而且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消化掉大量产能过剩的东西,比如钢筋,比如水泥。

  而且换句话说,现在的所有城镇化并没有带来任何的问题,虽然过快的城市发展带来了一些所谓的鬼城。比如说鄂尔多斯,09年那个典型的鬼城标签,但是到了现在5年过去了,鬼城复活了,开始有人了,经济好像又反弹了。

  作为全国最有名的标签,如果把问题留给时间,好像一切也都解决了,好像中国的所有问题,好像交给时间都可以完美解决。

  核心还是那一句话:城镇化的能量实在太大了,每年如此汹涌的人口导入,到了时间点好像又都没问题了。

  但是现在没问题到未来是否就真的没问题了?

  这是这本书留给我们的问题,的确他只发现了问题,却没有说应该正确的道路。看到最后有着一丝丝胸闷的感觉。

  对于我来说,我理解的中国城镇化发展,最核心的还是政府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土地开发的过程因为属于经济利益出让的过程,在我眼里其实也是将城市建设与开发商利益捆绑的过程,你说让开发商承担责任其实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你卖了地收了钱,开发商只会做赚钱的工作,亏本做生意哪怕是做了也是违心的。政府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觉得一个政府的工作重点:

  做好足够多的教育配套、医疗配套,让住下来的人可以有扎根的理由;

  然后完善好社会福利体系,让各种层级的人都拥有自己足够的保障;

  提供足量的住房体系,有买得起的,有租的起的;

  解决城市压力不要一味的讲究堵,要更多的疏通,特别是城市道路,限行或者高价车牌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一定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是城市经济的命脉。想要富,先修路,这句话放在上海也是适用的。

  这四件事做好就可以解决好城市的发展与人口之间的痛苦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看完这本书之后也陷入了深深的迷茫,这可能是典型的中国之痛。

  但是不论怎么样,社会发展的重担都落在我们年轻人的肩膀上,每个人做好自己多一点点,也许这个世界就因为我们好了一点点。

  这可能就是典型的中国之梦吧。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真叫卢俊的地产观,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