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细分市场 成都本土高端商务中心发展受限

搜狐   2015-06-30 13:35
核心提示:成都商业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来,尽管媒体和机构的话语权大多指向负向,但商业地产从业者还是主动或被动的看到曙光。正在量上疯狂积累成都商业地产正逐步细分市场,特别以服务办公室、商务中心这样的舶来品为盛。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何况是商务中心这样的舶来品。

  成都商业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期以来,尽管媒体和机构的话语权大多指向负向,但商业地产从业者还是主动或被动的看到了曙光。正在量上疯狂积累的成都商业地产正逐步细分市场,特别以服务办公室、商务中心这样的“舶来品”为盛。

  大致是这样,成都的外来服务式办公室在三年前进入扩张期,从雷格斯、世服宏图各有一家到几乎覆盖了成都的商务成熟区域,同一区域优质写字楼中各选一家“对着”干,再到TEC淡定的加入战局。似乎一瞬间,成都成为了国际化短租商务中心的聚集地,各路高手各显神通瓜分着不大的商务中心市场。统一的便捷办公可能性、统一的简洁办公风格、统一的服务品质、统一的价位,几乎成就了国际知名三家的“知名性”。

  面对小小的市场具巨大的竞争、生存都得努力,看起来风光无限的商务中心还是让不少投资者眼红,于是乎,本土商务中心从可能变为了必然。

  据笔者了解,本土服务式办公室主要分成几个类型,第一种是低端平价的,很少有运营商会承认自己很“低端”,便宜才是王道。基本上,这些本土服务式办公室起步早,多半在一些老牌写字楼中,装修简单,该有的服务倒是都能提供,但也不要指望还有什么增值服务;一般来说,这里最对初次创业者的胃口,甚至只需要一个工位就能开公司,便宜又实惠何乐而不为。

  第二种是近几年新兴的商务中心,他们瞄准的是本土中层市场,装修较前者有了明显提升,开始顾及入驻企业的面子和里子,服务也更加细致入微。第三种则走高大上路线,说好听那是与国际知名服务室办公室接轨,说难听了就是个人给个人出难题。所在写字楼一流、面积一流、装修一流、服务一流、人员一流,价格自然也一流,这个所有要素都一流的服务式办公室前景上却“一流”不起来。

  笔者曾应邀拜访过一家本土顶配服务式办公室,整体装潢自然不用多说,其推出的总裁办公室、经理室这样的特殊人群办公设置,也是成都独一无二。但这就这样一个下了大工夫用心建立的服务式办公室却迟迟打不开局面,来看的客户少不说,说贵的还多。

  仔细分析下来,知名度不足和价格昂贵是最相关的原因——一个价高却不知名、甚至还是个“一年级生”的商务中心凭什么打败国际知名的三家?一般企业承受不住价格,优质企业看不明白“商标”,这就是本土高端服务式办公室开疆拓土之初的最大困境。

  对有需求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商务中心是空白的、无从考证的,单凭商务中心自己说“我们什么都好”,在很大程度没有任何说服力,“国际知名”、“外来品牌”的连锁“质”量在这时候就扛起来重任。花那么多钱,还不如找一家名气更硬、入驻客户更多、服务更持久的国际化商务中心,这是有实力的需求企业的普遍想法,“入驻这些国际知名商务中心还能给企业无意识‘贴金’,被认为我们也很不错。” 当然这是后话。

  于是乎,看过了成都本土中端低端商务中心运营地风生水起,本土高端商务中心却迟迟打不开局面,好郁闷。“我到底是要便宜点生存、还是维持高逼格默默扛下去”,这还真难说,反正总需要找到价格和成本之间的“最低限生存点”。

  老实讲,商务中心服务的客户本身就小众,而顶级商务中心所涵盖的客户群体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本土的还要和“舶来品”做“斗争”,想想都觉得艰难。初创的企业资金有限,只能对着这样的商务中心“望梅止渴”;优质企业特别是外来企业更热衷“杀熟”,这就是现在成都的商务中心现状。

  更为残酷的是,本土商务中心还面临着写字楼开发商的另类挑战——他们也来“参一脚”。今年以来,包括中海、希顿这样的南延线高品质写字楼项目忽然爱上了“商务中心”,纷纷在项目中建立自己的商务中心,并利用入驻客户资源,在商务中心的便捷办公的平台上搭建起了相互的资源服务共享平台,进一步实现了整合客户资源、提供共享服务的功效。就光这一点,他们就成功拉开了和普通商务中心的距离。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得到官方数据,不知道市场对这类写字楼自由商务中心的认可度如何。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搜狐,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