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低调的商业地产保洁业,近来开始有了大动作。
10月27日,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下称:“BOMA”)与乐柏美商务用品(下称:“RCP”)联手推出《BOMA中国商业地产保洁标准》,力图帮助中国商业地产及物业管理者改善清洁服务商管理,达成建筑物理想环保的清洁效果。而这也是中国首个商业地产保洁标准的正式面世。
“目前的中国商业地产清洁行业面临削减成本、一线劳动力短缺、员工流动率过高等挑战,而传统保洁模式又以‘数人头’为主,员工只是盯着签到与查岗,工作懒散,效率低下。”BOMA中国执行董事刘志标向记者直言。“中国商业地产业主需要改变清洁服务商的管理模式。”
中美差距悬殊
根据BOMA方面统计,北美的清洁员工每人每天可覆盖4758平方米,而中国的清洁员工仅可覆盖593平方米。
这一差距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传统“数人头”的保洁模式。数人头即是以人数来衡量保洁水平。“在中国,大部分商业地产业主将清洁质量与用工数量划等号,这其实是误区。”加拿大商业清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金耀辉告诉记者。
一线清洁工薪资仅高于当地最低工资,福利较少,且时常要在正常工作时间之余劳作,很难要求一线员工保持其稳定性。此外,清洁服务商、物业管理方及商业地产主对清洁工作缺乏深入的认知,也导致一线员工的培训不足,专业能力欠佳。
然而,保洁服务对商业设施运行的重要性依旧不可小觑。因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体成本,进而提升单个员工的薪资水平与专业性,成为解决目前行业挑战的可行之策。
“基于BOMA中国绩效的清洁规范,可使平均每个保洁员的清洁效率达到800平方米/天。”BOMA中国方面透露。
根据BOMA中国的清洁规范,商业地产主明确自身的保洁标准后,将使过往的“数人头”模式向“看绩效”模式转变以提升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提升后,所需清洁员工的整体人数是减少的,最终致使整体成本下降。
标准有待落地
在前述《标准》中,着重提出商业地产主应根据建筑现场及需求制定出符合自身的个性化标准,包括沟通、安防、服务交付成果、质量控制、设备维护记录、客户关系、工作场所管理等因素。
“对中国清洁实践的投入越多,回报也越大。大型写字楼公共区域目前的年均实际清洁费用为每平方米24元,而对人员、工具和设备加以投入之后,预计将降低10%左右的成本。”刘志标告诉记者。
不过,在华贸中心客服高级主管池震看来,随着中国不断与国际化接轨,高端写字楼的持续介入,标准提升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他由于中美的商业地产所处环境不同,《标准》的实施效果待考。
一个设计合理、管理良好的停车场能为购物中心带来更多的人流及商机。但是,梦想照进现实仍有距离,国内不少购物中心的停车场并不尽如人意。
4月21日,国美回应与美的员工产生冲突称,该事因国美电器济南门店管理人员和美的派驻导购人员,对美的宣传物料卖场摆放的合规性存在分歧。
碧桂园集团与美的置业宣布获招商银行提供的地产融资额度,其中碧桂园集团获授150亿,将全部用于地产并购业务;美的置业则获得120亿额度。
北京提出18条措施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包括力争培育10个以上多元消费融合新项目,推出10个以上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
北京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并列出了五大支持方向,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