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地产二十载新加坡上市除牌

观点地产网 李妙凡   2016-01-21 11:55

核心提示:“一般企业会在资本平台退市,不外乎是估值低以及流动性不足,很显然新交所这两点都具备。”

  风光一时的新加坡交易所,曾是中资企业趋之若鹜的上市平台,而如今面对气势正盛的港交所和中国A股市场,却是一副“斯人独憔悴”的模样。

  1月20日,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一纸公告宣布,公司已寻求建议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自愿除牌。

  越秀地产表示,除牌后股份仅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买卖,股东的投票权及享有股息的权利将不受除牌影响。

  至此,在新交所上市二十载的越秀地产将从这个平台名单中正式除牌。

  新交所上市20年除牌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资料显示,越秀地产于1992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而后于1996年其股份在美国市场柜台交易,在新加坡第二上市。

  从其在新交所上市挂牌的那一天起到今天刚好满20年,这20年里越秀地产见证了新交所这个全球资本平台的兴衰起伏。20年的同舟共济,越秀地产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退出?

  “一般企业会在资本平台退市,不外乎是估值低以及流动性不足,很显然新交所这两点都具备。”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如是解释。

  招商证券分析师苏淳德亦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实际上现在新交所已经完全没有价值可言,不仅估值低,而且成交量也不好。在这样低估值的情况下,企业如果还奢望用定向增发等手段去挽救,其实这样做的意义并不大。

  越秀地产方面给出的解释也印证了上述观点,其称公司股份在新交所的成交量整体一直较低,股份于港交所的成交量远高于新交所成交量;从新交所除牌可以让公司精简其合规责任、降低法律及合规成本及将资源重点放在其业务营运上。

  此外,越秀地产表示,由于在新交所上市的股份成交量低且数目较少以及透过The Central Depository (Pte) Limited 以无纸化形式持有股份的人士能够在香港买卖股份,故公司认为不再有必要维持于新交所的第二上市。

  对于越秀地产提出的除牌建议,新交所的回应是,在遵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其并不反对建议除牌。

  但越秀地产须透过新交所网站立即就建议除牌作出即时公告;且于除牌日期最少三个月前向CDP存托人士寄发CDP存托人士通知;并在通知内清楚披露CDP存托人士须采取的行动,包括CDP存托人士于过渡时产生的任何成本。

  “龙筹股”的当年勇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别看新交所如今被中资企业“嫌弃”,想当年它也是资本市场的弄潮好手。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1999年12月1日,新交所由成立了26年的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以及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而成。随后2000年底新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继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港交所之后亚太地区的第三家上市交易所。

  彼时有分析称,在新交所挂牌的中国公司可以从国际资本市场集资,享有国际知名度并从全面与透明的条例框架获益。

  其实,从当时来看,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其金融地位并不亚于港交所。晚于港交所三个月上市的新交所,其风头是盖过港交所的。

  “新交所不但是优秀上市公司的大本营,在吸引国际发行商方面也位列全球交易所前茅,并快速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品在亚洲的海外风险管理中心。”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资料显示,新加坡通常称中资上市公司为“龙筹股”(S-chips),在新交所的鼎盛时期,每2家在新加坡IPO上市的外国公司,就有一家来自中国,截至2010年,在新交所挂牌的企业中就有40%来自海外。

  2014年8月6日,上海房企中锐地产通过“借壳”正式登陆新交所主板,谈及为何选择新加坡上市时,中锐地产总裁李斌曾称,新加坡是一个泛亚太区域的健康开放的资本市场,具有较好的商业氛围和稳定的金融环境。

  “徐娘虽半老,但风韵尤存”,新交所似乎还是有着让人向往之处。

  资本市场南洋余光

  然而经历过暗礁碰撞的大船始终无法保持完璧,哪怕还苟延残喘,但终是埋下了被堙没的隐患。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阅过往资料发现,过往多起“龙筹股”的虚假财务、信息披露恶性事件,让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资本市场的形象逐步恶化。

  彼时开始,许多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望而生畏,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小市值等“龙筹股”丧失了再融资功能,被打入“垃圾股”的行列。

  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开始,富时海峡中国指数(FTSE ST CHINA Index)的跌幅就要整整高出新加坡海峡指数近30%—40%。

  而后中资企业纷纷从新交所退市,谈及退市原因,彼时思念食品董事长李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这种情况下维持上市,公司成本高昂,没有意义。”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身的融资可行性被逐步削弱后,而近几年港交所和中国内地资本市场崛起势头猛于虎。

  刘斐凡指出,新交所越来越被边缘化,尤其是这几年中国市场开始发展自己的资本市场之后,对亚太等周边地区会带来较大影响。

  德勤中国全国上巿业务组公布数据显示,香港新股巿场于2015年完成了124只新股上巿、融资22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5%;上交所及深交所总共完成219只新股上巿,融资1586亿元。至此,香港成全球第一新股巿场。

  据新交所2015年1月6日数据,该交易所2014年共有41只新股上市,共计筹资39亿新元(约合227亿港元),筹资额同比下降45%。德勤2015年1月4日数据显示,2014年港交所共计完成115宗IPO上市,融资2277亿港元。

  如此看来,抛开新兴的A股市场不说,新交所与港交所的差距于近两年更是明显。而且外力的推动正在把这种差距扩大。

  “近来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对港交所也是十分有利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策略分析师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说道,港交所流动性会更好些,吸引内地房地产公司上市条件会成熟一些,而且内地公司占比较高,所以对于内地企业也比较了解,内地市场的开放会比较倾向于香港,港交所在这方面占有优势。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观点地产网 李妙凡,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