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年2月份上海购物中心运营情况概述发布,经过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和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各商场上报的购物中心企业经营统计表汇总,2月份营业总规模为94.06亿元,按去年同期同口径89.83亿元,同比增长4.7%,剔除新增企业因素,同比减少6.3%;按上期同口径107.07亿元,环比减少12.1%。
一、2月份营收规模同、环比增减互见
本月因春节和新增企业因素,营收规模同比小幅增长,环比两位数减少。经我会和市商业信息中心对各商场上报的购物中心企业经营统计表汇总,2月份营业总规模为94.06亿元,按去年同期同口径89.83亿元,同比增长4.7%,剔除新增企业因素,同比减少6.3%;按上期同口径107.07亿元,环比减少12.1%。
二、2月份六大业态同、环比情况
1、从营收同比增减排名看,呈现“四增二减”。文化娱乐、餐饮、专业专卖、大型综合超市同比分别增长40.0%、27.3%、1.3%、0.6%,百货零售、电子电器同比分别减少17.5%、7.6%。
2、从营收环比增减排名看,呈现“一增五减”。文化娱乐环比增长0.9%,百货零售、专业专卖、电子电器、大型综合超市、餐饮环比分别减少26.8%、13.4%、10.2%、6.0%、1.8%。
三、2月份营收规模、增速排名情况
1、本月营收规模排名前十位企业(排名不分先后):豫园商城、百联奥特莱斯广场、百联中环购物广场、港汇恒隆广场、新世界城、恒隆广场、第一八佰伴、万达广场(五角场店)、百联南方购物中心、百联西郊购物中心。
2、本月营收增速排名前十位企业(排名不分先后):353广场、佛罗伦萨小镇、万达广场(五角场店)、五月花城市生活中心、金茂时尚生活中心、虹口龙之梦、大悦城、锦江国际广场(阳光527)、月星环球港、日月光中心。
四、2月份购物中心企业分区营收同比增速排名情况
1、浦东新区:营收同比增长1.3%,占总营收的17.3%。
2、中心城区:营收同比增长5.4%,占总营收的55.6%,呈现“六增二减”,虹口、长宁、杨浦、静安、闸北、普陀同比分别增长32.6%、23.8%、23.2%、13.7%、8.1%、6.5%,黄浦、徐汇同比分别减少9.6%(原卢湾区同比增长0.6%)、7.5%。
3、郊区:营收同比减少1.6%,占总营收的27.1%。呈现“三增四减”,宝山、松江、金山同比分别增长27.2%、13.7%、3.2%,嘉定、闵行、奉贤、青浦同比分别减少14.7%、6.1%、5.3%、0.8%(崇明县购物中心建设中)。
一方面,商场主入口改造已完成,39级台阶化身超大外广场;另一方面,主楼首层升级为一线大牌集中地,商场整体也呈现更高端、更年轻的态势。
在海量项目入市的挤压下,类似于老牌百货们的诸多商业项目在存量时代如何自处,它们该何去何从?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上海环球港开业已经有5周年,该项目的开业率近90%。不过,4楼有连续几个铺位处于围挡状态调整力度大,商场如何调整值得关注。
在大数据时代下,以专业的视角为商业地产人提供了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行业动态,赢商网大数据中心数据部总监张斌发布《体验式大数据报告分析》
世博源迎来了盒马鲜生、巴黎贝甜、Dickies、Columbia等新品牌的开业,同时有不少品牌处于围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