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谙“巷口文化”门店近700家 厦门这家便利店有何独特?

超市周刊   2016-08-15 10:31
核心提示:见福便利店要的是什么?它的版图到底画得有多大?记者独家专访了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

  【编者按】发展10年,前7年均为亏损。

  3年前开始盈利,门店从200家飙升至600余家,成为福建第一、全国排名22位的便利店。今年年底,门店数预计增至800家,却投资2亿建了可支撑3000家门店的物流配送中心。

  见福便利店(需求面积:60-150平方米)要的是什么?它的版图到底画得有多大?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独家专访了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  

   走在厦门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就能看到一幅红色店招,写着“FOOK”的小店,售卖着食品、饮料等,时不时还有人到这里交个费、充个卡、上个厕所。

  十年前,厦门的街道上能看到的便利店不是美资的,就是台资的,像FOOK——见福便利店这样纯民营的本土企业根本就名不见“经传”。

  转瞬十年,如今已经54岁的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回想当年在便利店“大佬们”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的经历,只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一句“每一位零售人都有一段不易的过往”便轻轻带过。

  而今的见福便利店拥有近700家门店,拥有可承担3000家门店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靠家人经营的小商铺。统计数据显示,见福位居福建便利店业态第一,全国便利店排名第22位。

  从创业到现在,张利始终相信,便利店就如同“蚂蚁兵团”,如果没有规模,无论从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还是从与供应商或服务商谈判方面说,企业都很难有说服力,但如果没有质的保障,企业将很难走远。

  但张利并不赞成为了规模,在不恰当的时候引入资本。他表示我们最终肯定要走向资本市场,最终行业一定走上寡头垄断,但不代表我们盲目的追从资本,追逐资本。

  他认为进入资本市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作为企业的掌控者不能短视,要有“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不能站在20层楼高的地方就觉着自己已经看到了世界。

  对于德鲁克“一个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决定了总裁的视野和远见”的观点,他高度认同。

  企业定位  让便利店成为顾客遇见幸福的地方

  业内一些人认为,便利店就是用来赚“懒人”钱的,卖东西贵也是无可厚非的。

  张利的观念里,便利店是要打造“巷口文化”的场所,是离消费者最近的商业场所,是能够为老人、孩子、青年人、年轻人提供安全、便捷、有趣、时尚的便利生活方式的场所。

  而所谓便利店的“巷口文化”就是把便利店打造成一个约会的地方,是人们可以轻松见面、聊天、喝饮料、吃东西的地方,是人们出门指路、问路的地标建筑。

  张利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这也是为什么“见福”之所以叫“见福”的原因,他希望见福便利店能够是人们“遇见幸福的地方”。

  见福坚持便利店是一种大众消费,并不“高大上”。“有的便利店里,一瓶矿泉水没有低于10块钱的,这不符合我们为顾客提供便利生活方式的核心。”张利说,他们要打造的是消费者都能接受、都乐意接受的便利店商业模式。在见福的调研报告里,每周平均每位顾客要到见福购物2次,一些顾客每周要来3到4次。

  在见福便利店内,顾客和员工的关系不仅是消费者与服务者之间的关系,更像邻里。见福便利店的选址一般都在街头、巷口,是顾客走三五分钟就能到达的地方。在张利看来,随着顾客到店的次数增加,店员与顾客慢慢就相熟了,即使不知道名字也能“混个脸熟”,有什么困难也能够相互帮忙,尤其对老人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为老人提供的各项服务亟待开发。张利就切身体会到了这种社会需求。因为长期的生活习惯,他的父母不愿意请保姆。没有人照顾,做儿女的又不放心。如果便利店能够为老人提供定制化的“一日三餐”、家政服务、缴纳水电费等生活服务,对顾客来说则方便许多。

  在为顾客提供的增值服务方面,见福便利店已经实现店内WIFI的全覆盖,水电、公交卡、电话费等生活费用的缴纳。自去年开始,见福便利店部分门店已经配备卫生间,按照计划,到明年年底,见福的100家门店将能够为顾客提供卫生间服务。

  饮食方面,见福不仅为顾客打造了“一日三餐”、下午茶等,张利表示,他们对日本便利店目前为老人家提供的“一日三餐”也很感兴趣,例如患有糖尿病应该吃什么饭,老年痴呆患者应该订什么餐等。

  见福便利店还与南昌铁路局签订合约,消费者将可以在店内购买各类火车票。张利向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透露,因为公安机关办理的许多服务项目都需要线下识别身份证,下一步见福便利店将与公安部门对接,引入一些公安部门的便民服务,让居民不必再拿着身份证跑到公安部门,在便利店即可完成身份证的识别、相关手续的办理,享受到相关的便民服务。

  对于目前比较受追捧的“到家服务”,张利持保留意见。在他看来,“到家服务”是违背商业理念的,家不是交易的场所。家是私密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只有非常亲密的人才会被邀请到家里,张利认为,当一个陌生人来到家里做生意,顾客内心会有不安全感,而且到家服务的成本也会比较高。

  灵活触网  构建“四网合一”的连锁企业

   “不管线上线下,最后都要汇聚到一个点,便利店是最好的交叉点。”张利说,商业的本质我们称之为交易,交易的本质有三块内容,信息交易、资金交易、物的(商品)交易,前两个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物最好的交易界面在便利店,所以我非常支持网订店取。

  “无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任何人都逃不过互联网这只魔兽。”互联网的作用在张利的心中是毋庸置疑的。但他关注的却不止互联网这一只魔兽,而是希望把见福打造成“以实体网为基础,以互联网为灵魂,以物联网为核心,以电话网为辅助”的全网连锁、四网合一的连锁企业。

  “我把便利店视为蚂蚁军团,必须有足够的体量才有发言权。”在张利的管理经验里,便利店一定是先发展后管理,因为他坚信“门店是所有连锁便利店的基础,没有门店数,跟别人谈话,声音很难被听到,人家会觉着你在吹牛。”

  “邓巴数字”理论显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根据这一定律及7-11等便利店大佬的经验,与很多同行一样,张利把门店数的第一个基础点定在200家。他说,7-11当年是从200家才开始盈利的,目前大家还都没能逃出这个魔咒。

  7-11作为便利店的“大哥大”一直是张利研究的对象,他发现7-11发展的前7年都是亏损的,到第8年才开始盈利,到第11年有了大发展。

  巧的是,见福便利店的发展步伐跟7-11几乎一模一样。发展7年,店铺才达到200家,实现了营收的持平,第8年开始盈利。

  今年是见福企业生命线上的“第10个年头”,同样也是见福向福建全省拓展的关键年。张利表示,从规模上讲,见福便利店这两年仍会有大变化。他预计到年底见福便利店规模将达到800家, 明年会发展到千家门店。门店也从厦门扩展到闽南地区,今年福州是其重要的拓展区。

  随着门店数增加,员工的增加,内部管理的复杂程度也在增加。“这个时候你还靠面对面交流、沟通,还像过去一样去盯人、盯陈列也不现实。”见福便利店的内部沟通,基本实现互联网化,员工间会使用微信、钉钉等软件进行相互间的沟通,门店的数据信息等会通过互联网采集、分析。

  现在一些银行、公安部门已经能够依靠面部识别系统调取一个人的信息。张利认为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会在商业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他表示以后对顾客的识别、会员系统的管理,不可能还需要拿张卡刷一下,或者是报电话这么麻烦,只要消费者到店内,通过识别系统,员工就能得到此消费者什么时候来过,是哪种类型的顾客,偏爱买什么品牌、什么产品。“互联网是未来,它能够精准定位,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它就在哪里,你无法逃避,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拥抱。” 这是张利对待互联网的一贯态度。

  对于物联网,张利如此说:“未来物流配送一定是物联网配送,物联网一定是所有企业尤其是连锁便利店最核心的技术。”便利店80%的商品是需要拆分配送的,而且有着高周转率。“门店每增加一个几何倍数,对物流、人才和管理系统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几倍,600家店时,会很惊讶二三百家时,当时怎么能这么管?”所以张利非常重视对未来物流的把握。

  今年8月,投资2亿多兴建的见福现代化物流中心将投入使用。该购物中心位于海沧东孚,占地75亩,集物流和办公于一体。它将承载未来见福3000家以上门店体量的配送。

  在张利的想象中,未来物联网配送会是一个基于时间、空间、商品三维的运转系统,当消费者在家像购买一样东西通过脑电波等进行传输,到达商店所在地时,所有的商品都会准备好。张利认为届时,社会资源的配置将会极大优化,配送成本会压缩,便利店将能为顾客提供更多方便。

  对于电话网的重要性,张利表示上帝没有给我们插上的翅膀,只赐予了我们双腿,所以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目前电话仍是我们的重要沟通方式。

  发展加盟   确保“骨骼”直营

  张利从不相信天下有免费午餐,他认为便利店的发展会遵循前人总结出的规律,一步一步克服艰险往前走,它具有高投入、慢产出、低回报、长收益的特点。

  对于资本市场,他并不排斥,也不会一味追求。“有资本注入是锦上添花,没有资本注入,见福便利店的日子也会过得很滋润。”是他对资本市场所持的观点。所以,在企业发展问题上,他主张要有10%-20%的门店是自身可控的,企业“骨骼”门店要直营,赚钱门店要给加盟商,企业早期要以直营为主。

  张利称,加盟是一个输出的过程,需要输出管理、输出技术、输出服务、输出标准。“100家店以前,我是不敢做加盟的,必须在这之前,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输出’。”

  业界连锁便利店的运营模式有三种,张利戏称之为“中央集权制”、“邦联制”、“联邦制”。

  所谓“中央集权制”,其实就是强联、直营。其最大的缺陷就是很难调动员工积极性,基层动力很难发挥,是一种“不看市场看市长”的模式,门店命运不靠市场,而是靠上级决定。

  “邦联制”,在张利眼里如同英国与印度、澳大利亚的关系一样,在门店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抓不住”的现象,门店实际上是独立运营的,对产品、品牌、食品安全等管理难度较大。

  “联邦制”就像美国各州政府与联邦政府意见的关系一样,重要部门如品牌、采购、物流、配送等由总部统一管理,门店独立运营、自负盈亏。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张利更倾向“联邦制”。他认为这样在掌控企业大局的同时,又能激发门店的独立性和上进心。

  不过,张利认为这需要企业总部“舍得”,秉承“布局中,重要的点一定要直营,赚钱的点一定要加盟”的原则。他表示,占据位置但不赚钱的点自己一定要抓住、做好,以提升形象,能赚钱的点剥离出去加盟,能有效提升加盟主对企业信任度。

  “因为你要的是最后的大蛋糕,小的就得给别人切,要把赚钱的点给别人。”张利承认其实这是一种很难的抉择,即使舍不得也不得不舍。

  之所以说早期一定要直营,张利也有自己的考量。早期企业品牌没有形成,商业模式、管理内涵也都没有形成,企业自身还在探索阶段,这个时候让别人加盟,张利认为这跟“骗子”是差不多的。

  那什么时候才合适加盟呢?张利的测试方法是看敢不敢与别人对赌,当别人的店一天销售5千元时,你能不能拍胸脯告诉他加盟我的企业,你每天的销售额能达到8千。张利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记者,邀请别人加盟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说服自己的一个过程,只有你相信你能做到对别人的承诺,你才有勇气和自信与人对赌。在刚做加盟的一段时间,他就是这样跟别人对赌的,他对加盟主说,“按我们的标准去做,不增长20%,装修费我就白出了”。

  人性化管理  通过游戏化疏导员工

  在管理方面,张利比较推崇爱德华兹?戴明提出的“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循环理论。

  在张利的解读中,PSCA循环就是要求企业通过“制定计划、明确责任、过程检查、简化经营、持续改进”以提升企业管理质量。

  结合德鲁克高效管理的思想,按照心理学的方法,张利总结认为,人是提升企业最重要的要素,“要把人当人看”。

  张利说他平生最听不得的话就是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鸟话”、“鬼话”、“心灵鸡汤”。见福便利店从上到下灌输的思想就是“讲人话”。

  即使现在见福便利店正按照他的规划一步步前进,张利仍有危机感。他认为无论是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化,还是流程化、人性化,见福便利店都到了再上一个台阶的时候,否则就可能“变成了一片散沙”,就可能“over”了。

  而这其中,人是一切要素,张利称,如果企业没有人性化,以前的制度、流程都没有执行力。对于中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张利坚信不疑,他表示人食五谷杂粮总有生老病死、总有优缺点,人性化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把人当人看”,像人生病了就要好好在家休息。

  他经常说的两句话就是,培训要视频化,管理要游戏化。

  所谓培训视频化,就是要把需要教给员工的知识技能都录制成视频,让他们反复看、反复学习。张利觉得,人都有情绪,当一项知识或技能老师教了三遍员工还是不会,老师可能就会失去耐心,学员问了三遍仍未学会可能也不再会去问,但如果一步步录制成视频,员工可以反复学习,直至学会。

  另外,在见福便利店内,实施了积分管理,这里的积分不代表特别的意义,只代表企业导向,是一种定性不定量的管理方式。只要员工认为做了对企业好的事情就可以记下来,给自己加分,从心理上激励员工,激发人的潜能。

  整个管理模式跟“升级打怪”非常相似,员工每进一步都能得到认可,从而更愿意深入,在获取快乐的同时获取了知识、技能、薪资的增长。

  见福的这种管理方法,与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彼得?格雷博士提出到“玩”对人的终身价值的观念不谋而合,可以把工作设计成对工作的奖励。

  对于张利的管理思想,身边的朋友总笑他,你怎么就不能严格管理呢?张利始终坚持,管理分为管和理两部分,管的是事情、流程,理是理人、感动人、激励人。

  而对于人的管理,则是伴随企业整个发展过程的事情。在释放人性这件事上,张利表示,不能冒冒失失的,不管深水区、浅水区,还是要摸着石头过河;创新也好,前进也好就是要不断地去试错,允许做错,但不要犯战略性错误;可能有人过度释放,但在没有恶意的情况下都可以协商解决。

  描述自己,张利说:“我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我一定是最爱学习的人。”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超市周刊,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