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的美特斯邦威,自从2015年首次出现亏损后,至今未能走出亏损困境。据上月披露的三季度财报显示,美邦2016年1-9月的营业收入为47.11亿元,同比增长8.83%;净利润为-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亏12.73%。作为上市公司,若2016年再不盈利,它将面临退市风险。
美邦是很多85后、90后的“青葱”记忆,音乐偶像周杰伦的那句“不走寻常路”,在当时赢得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心,也曾一度引领中国城镇青年的穿衣潮流。而正是凭借这种年轻个性的风格、以及“借网捕鱼”的加盟模式,美邦的门店呈几何级数增长。2005—2007三年间,美邦的营业利润从876万上升至4.3亿,翻了49倍,创造了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奇迹。
2008年,美邦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逆市大涨51%,创始人周成建以身家超过160亿元,成为中国服饰业的首富。在巅峰时期的2012年,美邦的门店数量曾高达5220家。但巅峰之后,美邦的业绩开始持续下滑。
近日,步履艰难的美邦发公告称,将出售全资子公司华邦科创100%股权。这被市场解读为“卖子救父”,以缓解目前的资金压力。而近三年来,其门店数量减少了1500家。
与美邦的“焦头烂额”不同,曾经同样亏损严重的李宁,今年却喜报连连。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狂欢节当天,李宁旗舰店的销售额突破了2.3亿元,较去年的1.2亿有了大幅提高。而此前,曾连年亏损50亿的李宁公司,在2015年就已扭亏为盈,并以78亿元的营收位居本土运动品牌第二。今年上半年,李宁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加之双十一的飘红业绩,2016年持续盈利将没有悬念。
同样身为传统零售巨头企业,同样受到电商颠覆性地冲击,同样试图在互联网浪潮中扭亏为盈,为何美特斯邦威和李宁,却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美邦之错: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
美邦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局面,与很多传统零售商家相似,都是受到互联网电商浪潮的巨大冲击。但不同的是,美邦不是后知后觉、被动加入电商平台的品牌。相反,它是最早涉足电商的大品牌之一。
早在2008年上市之后,美邦就注意到了 “凡客诚品”。电商轻资产、轻渠道、低库存的特点,让美邦看到了加快供应链反应的希望,因此率先开始电商化转型。2010年12月,美邦的电商平台“邦购网”上线。
但遗憾的是,“邦购网”并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实效,反而加剧了公司渠道的内斗。由于直营店与加盟店所获折扣不同,原本就形成的内部竞争,在“邦购网”上线后变得更激烈。直营店的折扣比加盟店低,而电商的折扣比前两者更低,这就导致各种渠道在款式、价格、折扣活动上都难以协调,使得库存量不减反升。
而另一方面,美邦在资源配置、物流配送以及营销运营上,均无法适应“邦购网”的发展需求。加之国际“快时尚”品牌ZARA、H&M的强势扩张,导致美邦业绩连连下滑。
因此,2011年10月,仅上线10个月的邦购网,在6000多万元打水漂之后,黯然离场。之后的探索,美邦始终也没有摆脱烧钱比挣钱多的尴尬局面。
2013年,美邦启动了O2O战略,引入“一城一文化,店一故事”的理念构建情景式购物。但运营两年之后,体验店的成效不大,客户寥寥。
2015年,周成建父子为挽救美邦,开发了有范APP。为了推广这款APP,他们高调冠名互联网热门综艺《奇葩说》,并在2016年邀请了当红偶像李易峰做代言人。但从的市场反应来看,依旧没有掀起大的水花。而有范APP截至今年10月,下载量仅为20余万。
面对互联网探索的“一事无成”,创始人周成建曾反省说:“我曾经走了一些错路,把互联网当成使命,花了很多钱去买流量,但那些流量是留不住的,钱白烧了。如果把互联网作为工具,还是极其有价值的。”
然而归根究底,美邦还是没有把电商思维,真正运用在品牌定位、供应链、服饰设计等零售链条上,而仅仅停留在皮毛上的创新。
李宁之胜:发力虽晚,但出手很准
李宁与美邦所遭遇的困境相似,但做法却是“面子”与“里子”的区别。
2008年李宁作为奥运火炬接力的最后一棒,不仅启动了奥运会开幕,也点燃了自己的事业。奥运会之后,李宁公司作为营销大赢家获得高速扩张,门店数量由6245家增长到2011年的8255家,涨幅超过32%。李宁公司内部甚至喊出“5年后200亿”的口号。
但一切没有如期而至,形势急转直下。
在“拥抱90后”的战略失败后,李宁公司仅2012年上半年关店数就达到1200家,全年关店1800余家,公司亏损近20亿,时任CEO张志勇辞职。面对困境,2015年李宁重返李宁公司,且在同年止住了亏损。
李宁改革主要围绕一个中心,就是持续改造公司模型,使其从传统的大批发模式,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零售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李宁将电商放到了公司最核心的位置。
其实,早在2008年初,李宁公司便成立了电商事业部,成为第一批进驻天猫平台的品牌商。但当时,李宁公司仅仅把它当成一种渠道在运营。而李宁回归后,开始重新打造零售体系。他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
1、重新定位,锁定“中国运动人群”为目标。
2、形成“惯性订单+最畅销SKU补货+快速反应产品”的零售主导订购模式;通过推行单店订货方式,实时监察零售情况,并及时补单、推出快速反应产品,与终端消费者走得更近。
3、恢复线下扩张,联系大润发、广百、上海百联等商超集团,达成多项连锁网点、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等渠道合作协议,从各个方面转变渠道打法。
4、打造全渠道零售模型,利用用户购买习惯数据作为运营依据。比如,通过分析线下门店的售罄率、产品购买数量等数据,指导日常商品管理的准确性,最大化地提升商品、信息、物流和现金流通的效率。
5、要求所有经销商的重点商品,根据李宁品牌发布的价格政策进行零售。李宁自营的天猫旗舰店85%的SKU为线上线下同款,这一举措不单保护线下经销商的利益,更是为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正是这些颠覆性的措施,让李宁逐渐走出亏损阴霾。
马云曾经说,以后不再会有“电商”这个说法,而是“新零售”,阿里巴巴将作为推手,迫使传统零售行业转型。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宁公司的打法更符合这个趋势。
其实,如今的“新零售”早已不仅仅是渠道的创新,而是整个零售体系的变革。正如美邦创始人周成建所言,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用得效果好不好,关键还得看人。
周成建提到了美特斯邦威在全域新零售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呼吁购物中心对美邦服饰的新零售发展策略给予支持。
全盛时期坚持不来中国的Supreme,在品牌开始走下坡路时想起了这根“救命稻草”,却尴尬地发现,Supreme在中国,似乎有点卖不动了。
关键词:SupremeSupreme中国首店 2024年05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