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华超市持续亏损整合难 新生态朋友圈是一个未知数

《商界评论》杂志 徐辉   2017-02-15 10:43
核心提示:永辉超市将向易果生鲜出售其持有的联华超市全部股权,共2.37亿股,占比21.17%,出让价格为4.01港元/股,合计总价9.5亿港元。

  跨年之际,联华超市从永辉转手易果的消息引发了各方关注:

  2016年12月24日,永辉超市、百联股份和联华超市同时发布公告:永辉超市将向易果生鲜出售其持有的联华超市全部股权,共2.37亿股,占比21.17%,出让价格为4.01港元/股,合计总价9.5亿港元。

  此时距离永辉耗资7.51亿元购入联华超市21.17%的股份,还不到20个月。

  业内普遍的声音是“整合难”——永辉没能挽救联华超市在2015年、2016年的接连下滑和亏损。

  2015年,联华超市亏损额达到4.97亿元;2016年已公布的财报显示,联华超市上半年营业额140.8亿元,比2015年的140.7亿元仅微增0.04%;净利润却从2015年的8 258万元降至2016年的7 456万元。不仅如此,联华超市在10月发布盈利预警称,预计2016年前9月业绩亏损,而且亏损幅度同比增加20%~40%,同时预计,至2016年12月31日,年度业绩仍然会亏损。

  带着阿里系血统的易果,能跨过整合困境,将联华超市从失序漂流拉进新消费朋友圈吗?

  “一哥”之争

  在2009年以前,联华超市走向中国“超市一哥”之路,最大的竞争对手是从济南起步的华联超市。

  从亏损到“领头羊”

  讲起早期发展,联华超市很多老员工都会提到一个细节:刚上任的董事长王宗南力排众议,拍板一定要在华联超市营业额最高的门店对面开一家新店。

  联华超市1991年成立于上海,1996年王宗南接手时仅有40几个门店,且管理不善,持续亏损。此时,王宗南提出要扩张,大胆开新店。

  王宗南并不是盲目竞争,他同时也创造性地用提升供应蔬菜、肉类等生鲜占比的方式,来满足住宅区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开创性、积极性的政策,加上国企背景、政府资源,联华当年便扭亏为盈。大环境同样利好——正值人口红利期,同时也是中国零售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有规模便有业绩,联华如鱼得水,2000年网点突破600家,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成为全国超市的“领头羊”。

  2003年,在中国加入WTO之际,联华超市已形成百联购物中心、联华超市、快客便利店三大品牌业态,更在香港主板市场挂牌上市,成为我国最早上市的零售企业,实力大增。

  围攻之下,坐稳一哥

  机会同样伴随着竞争,得益于中国加入WTO的市场开放,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家乐福等长驱直入,迅速并购、跑马圈地。联华也反应迅速,通过收购等方式加快了在全国的布局,先后收购华商集团(浙江最大的超市公司家友超市的母公司)、家得利临安地区7家门店,以及万利福超市等。

  2003年还有一个重要的伏笔:彼时上海组建商业航母百联集团,华联超市与友谊股份(联华为其控股子公司)均划归至百联集团麾下。联华和华联,这两个长三角市场的老对手,突然变成了一家人。

  解决兄弟阋墙问题,是百联集团组建时的重要承诺之一。接下来数年的发展是关键,联华在其资本、规模优势,及以直营为主的管理模式下,持续强劲。2008年,其以超过500亿元的销售规模和3 932家的门店规模,连续12年排名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企业百强第一,成为中国最大的商超企业,销售规模比当时排名第二的家乐福要高出100多亿元。中国“超市一哥”之位自此坐稳。

  而以加盟店为主的华联却遇上瓶颈,陷入亏损危机。借着百联集团对旗下超商企业重组整合的东风,2009年联华超市以总代价约4.92亿元收购华联超市全部股权,联华真正成为了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零售市场的霸主。

  时代以规模决胜负,联华高达5 268家的总门店数便是硬实力,同期的国际巨头毕竟客场作战,难以比肩,而其他国内商超品牌也良莠不齐,综合实力绝对无法挑战“一哥”。况且,华联的强势加盟也被联华吸收,其还有潜力继续提升门店规模。

  在比大的时代,其他对手自然难以望其项背。但随着人口红利期走向尽头,消费升级实体式微,互联网还“趁火打劫”……有数据显示,2012年1-9月,半数超市净利润呈现负增长,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上升。

  潮水退去,联华发现对手正从四面八方迎头赶上:百联被苏宁超越,联华逐步退守华东。而罗森、7-11等外资便利店也在蚕食快客的市场。更要紧的是,“小兄弟”们压根不跟自己比大了。

  “小兄弟”的玩法

  永辉就是典型不比大的新秀,其紧紧抓住“生鲜”这个定位,从老大哥们忽视的城乡结合部起步打开市场。

  自起家,永辉便发力生鲜:其坚持产地直接采购、生鲜直营的策略,区别于传统的依靠批发商供货(有的甚至是三批、四批商)和与厂商联营。同时改造配送及终端补货方式,甚至是销售方式(比如现卖现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从品种到价格到服务都建立起同行难以比拟的优势。

  联华其实也探索生鲜之路多年,但直到永辉摸进自家门口的2014年,公司内部还在讨论自营还是联营的问题。

  联华由于其国资背景,不但决策和市场反应相对较慢,还必须配合国企改革和集团层面的通盘考虑——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高层更迭带来政策执行的不连续,以及前期的迅速扩张导致新时代下的积重难返。除了规模大,联华很难找到其他“亮点”。

  在看重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时代,资本和新兴电商巨头青睐的是有想象空间的企业。

  2015年4月,永辉耗资7.44亿元购入联华超市21.17%的股份(即2.37亿股),成为联华超市的第二大股东。

  在外界看来,整合行动是迅速的:2015年8月,原永辉超市福州区总经理、电商部门副总经理林嵩调任联华超市,接任总经理一职。随同入局的还有一个永辉团队,其还接管了联华股份生鲜商品采购部人员。

  很明显永辉将在自己的强项——生鲜供应链上对联华进行整合,大力推动了直接采购比例和扩大生鲜经营面积。

  随后的11月,联华超市高层大换血,原董事长陈建军在内的董事、战略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公司8位高管辞任;永辉董事长张轩松、董秘张经仪进入联华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联华董事会还新任命了两位独立非执行董事……这些调整意味着整合的高层架构基本理顺。

  而在终端,整合的成果也有所展示。首家改造的门店上海世纪联华颛桥店在2015年底正式重装开业,货品陈列和数量、价格和营销等都具备了永辉范儿,最打眼的自然是生鲜,在消费体验上也有所改进,比如打造场景化消费,在文体区设立儿童休息区等。

  但这些改变并没能扭转联华整体向下的趋势,其2015年、2016年接连亏损,财报显示,消费需求不振、线上零售冲击是造成亏损增大的主要原因。永辉迅速转让了联华的股份。

  永辉的放弃被外界解读为“整合难”,联华体量太大,且70%为加盟,仅300多家门店采取直营模式,永辉想撼动这艘巨舰必须花费巨大的力气。还有媒体报道称,双方整合的难点在基层。有老联华人私下透露:“永辉进驻联华的管理团队经常是关起门来办公,我们有事也不直接找他们。”简而言之,文化难整合。

  永辉的目的其实是借助入股打入华东市场,其引资和投资是为了以自己为中心建立强大的联合采购,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可借助联华等企业接触当地供应商,实现“本土化”。当初期站稳脚根之后,整合难且持续亏损的联华便成为鸡肋。

  永辉果断放弃,而接手的易果生鲜,从互联网的角度又将带来什么样的空间呢?

  未知的“朋友圈”生态

  漂流到烧钱的电商,可以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联华的“空间”。

  首先,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是零售业最新、最具想象空间的命题。

  刚刚经过C轮融资的易果生鲜以8.5亿元入股联华超市,其背后的投资人包括了苏宁投资、高盛等财务投资人,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入股。

  普遍认为联华被纳入了阿里系的“生态圈”。近年来,线上零售巨头们都纷纷布局线下,都是为了争抢靠近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京东入股永辉,又和沃尔玛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阿里巴巴自然也不甘落后。

  有人认为互联网企业与线下企业的嫁接要优于传统企业之间的整合,“得网点即得天下”,但“嫁接”同样是个大问题。适应了传统模式的线下门店,如何与快速的、动态的互联网对接?门店的管理能否跟上互联网的节奏?线上线下信息交换是否及时?品类是否齐全?产品质量是否保证?如何解决标准化问题?空单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事关消费者的体验和选择。

  当然想象空间在于,阿里系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物流经验,联华至今仍有3 000多家门店,深入各个社区,线上流量的导入势必增加收入,当然就能增添改变的动力。这是理想状态下的双赢。

  再者,从垂直电商角度的试水,也许可以帮助实体店开拓全新的模式。

  在多个垂直领域已经掀起了声势浩大的O2O革命,比如酒类的1919、酒仙网等,它们的尝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O2O的潜力。生鲜也是长期以来O2O的热门领域,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认为,易果集团在生鲜供应链和冷链物流上,有着长期的积累和足够的领先优势,在业态上与联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双方合作一旦有成效,联华相当于就获得了一套现成的可复制方案,其也可以顺势发展自己的O2O。其实,联华早已顺应潮流推出了“联华到家”的O2O试水项目,虽然并无明显成效,但企业自身的O2O化,被不少互联网行业人士认为优于整合、合作式O2O。

  也许联华可以借机转型为更具有互联网基因,更顺应时代的企业。

  不过,易果生鲜同目前所有的生鲜电商一样,是“烧钱”的电商,其模式也仍没有完成可持续的盈利,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

  新的生态朋友圈是一个未知数,有想象空间,也有暗流涌动。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商界评论》杂志 徐辉,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