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莎百货上海三店4月1日起正式关门 整体撤离上海

青年报 陈诗松   2017-03-17 14:21
核心提示:马莎百货上海南京西路店、淮海中路店、环球港店4月1日起正式关店,败走虽有电商冲击的原因,但更多源于自身经营问题,导致水土不服。

  “马莎中国上海南京西路店、淮海中路店、环球港店将于4月1日起正式关店,今起闭店清仓,全场商品标签价5折(含食品、酒、减价商品)。”近日,不少消费者都收到了马莎百货的闭店清仓促销短信。青年报记者昨天走访证实了这一情况,这家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即将全部撤离申城。对此专家分析认为,败走虽有电商冲击的原因,但更多源于自身经营问题,导致水土不服。

  马莎百货将整体撤离上海

  青年报记者日前来到马莎百货南京西路店看到,马莎百货的入门处写着大大的“闭店清仓全场五折”的字样。门口的通知写着“本店4月1日正式关闭,售出商品概不退换”,另外通知还提醒消费者,“欢迎前往马莎天猫官方旗舰店继续购物。”

  青年报记者走进店内,一片冷冷清清。虽然全场商品正在对折抛售,但是前来“捡漏”的消费者并不是很多。收银台前,工作人员在聊天,一楼到三楼的楼层内,四周的货柜基本已全部拆除,楼层的中央区域摆放着各种打折衣物,从女装、男装到童装,等待顾客挑选。不过,购买的顾客也并不多,有顾客看了一两眼就走了,说是没什么可挑的了。相比之下,四楼食品区域的酒类专柜人气挺旺,不少顾客挑选五折出售的葡萄酒、起泡酒等,一买就是好几瓶。“这些存货售完后,我们也就差不多打包走人了。”工作人员声音中似乎有些不舍。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马莎百货是2008年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在上海、苏州、青岛等地开设了多家门店。去年底,马莎百货宣布将退出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亏损的国际市场,中国是最大的市场,涉及关闭10家门店。从上月起,已经关闭了五角场万达店及莘庄仲盛店两家分店,加上此次三家闭店,意味着马莎百货的实体将整体撤离上海。

  消费者吐槽店铺经验太老化

  资料显示,马莎百货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也是英国代表性企业之一,在英国零售商当中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一直以来,马莎百货出口货品数量也在英国零售商中居首。作为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马莎百货为何败走申城?

  对此,青年报记者现场采访了多位前来扫尾货的消费者,在附近上班的白领刘小姐认为,马莎百货的服装过于保守,色调多为黑或者灰,即使是红色也是深红或者枣红色。还有年轻的消费者吐槽说,进入店内没有购物的欲望,“无论是比价格还是比款式,都比不过别的快时尚零售商。”

  在马莎百货的左右两侧,同样也是快时尚品牌Gap和H&M,不远处还有人潮涌动的优衣库。在附近逛街的消费者王女士说,虽然马莎的品牌在自己的国家有着多年的历史,但在面对Zara,H&M,优衣库这些快时尚品牌下,品牌呈现出了一定的疲态。

  不过,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其实马莎百货此前曾做出多种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比如女装方面50%都是小号的,男装方面大都是修身款。此外马莎百货还积极拥抱电商,在天猫开设旗舰店。不过,调整成效仍然平平,记者登录其天猫旗舰店发现,和颇具人气的天猫服装店相比,马莎百货的货品售卖记录都很小。

  业内专家:

  水土不服不应只归因于电商冲击

  对于马莎百货败走申城的原因,业内专家分析说,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里,对于品牌的认知比较看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中国人的消费方向,购买商品时更倾向于品牌商品。“而马莎百货进入中国至今,一直照搬其在国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商业模式,希望通过自主的百货品牌来覆盖门店内的服装、食品等品牌,但同时对于营销和宣传的缺失,使得中国消费者普遍不接受这一模式。”

  上海中国市场研究集团相关人士就公开评价过马莎百货,其表示马莎百货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他们在租金过高地段开了规模极大的旗舰店;他们的商品价格居于中档;他们的店铺规模完全不对;通常,他们吸引的消费者是60岁的中国妇女或外国侨民。本来他们的目标客户群是较年轻的妇女,然而实际上这个人群中几乎没人会在这里买东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分析说,马莎百货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经营不顺,不断关店,这有实体百货店不好经营的原因,更多的则是水土不服。“价格高,知名度不大,时尚度不够,这就导致了竞争力不强。”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青年报 陈诗松,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