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今天得到消息,京东物流宣布独立运营,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目前京东物流建立了中小件网、冷链网、大件网、B2B 网、跨境网和众包网(达达)为一体的物流网络。
京东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体系,历经十年,无数人来来往往,才打造出一个物流巨厦。我不知道刘强东此刻会不会想起一个人,至少,新达达CEO没有忘记他。
大约在十天前,新达达CEO蒯佳祺在公开场合对媒体表示,当下很引人瞩目的盒马鲜生“不代表新零售”。这次讲话核心要点是,盒马是自营模式,自营超市毕竟会与其他超市未来产生竞争。
新达达CEO蒯佳祺
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其有趣点在于:
第一,虽然纳入京东门下,新达达的核心仍旧是一家物流公司,盒马首先是一家零售公司,物流和零售行业是共生关系,理论上并不存在直接竞争。
他俩怎么能吵到一起去?
第二,盒马是自营模式,京东商城自己也是自营起家,目前自营部分仍旧是京东商城的核心业务,一个做自营起家的电商平台批评另一个做自营的零售平台,这是什么故事?
第三,众所周知,侯毅曾经在京东效力多年,是京东早年物流体系的掌舵人和核心搭建者,蒯佳祺隔空怼侯毅,开个玩笑说,有点京东物流的现任在怼自己的“前任”的感觉,莫非这里面有什么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侯毅一直低调潜行,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今年3月的中国零售数字峰会上。早年侯毅在京东时,因为接触物流条线,笔者也和侯毅有过交集。
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
带着好奇,笔者多方打探这次新达达隔空喊话盒马的背景,发现这并非简单的江湖恩怨,其背后实际是关于新零售的路线之争,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新零售提出到今,关于新零售的理解仍旧众说纷纭,但是关于新零售的实践层出不穷,如果说新零售是一场革命,任何革命都会有路线之争。
一、我们先看看,京东到家(新达达)与盒马鲜生的主要区别
1 定位
京东到家是商超的外卖平台,盒马是以生鲜这一刚性、高频商品为切入点,围绕消费者“吃”的一站式购物平台。
2 线上和线下
京东到家的线上线下是分离的,京东到家对接的是沃尔玛、永辉等实体超市。会员体系也是两套体系。
盒马线上线下是一体化的,统一采购,统一商品,统一价格,统一库存,统一营销。
3 运营
京东到家不参与商品层面的运营,俗话说的“不碰货”,货是沃尔玛们的。
盒马有自己的采购团队,从其公开信息来看,其直采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卖场管理也是自营的。
4 门店物流
从物流角度说,京东到家的物流订单从产生到配送,是分离的。订单产生实际上来自零售商,但是配送由京东到家完成的。
盒马的配送订单产生在自己的线上、线下的零售平台,商品的分拣和配送都是自己人进行。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笔者觉得主要的区别就是这四个方面。
二、京东到家和与盒马模式的本质区别
前面说的,是从表象上看他们的区别,但是所有这些区别,核心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笔者认为这也是京东到家让蒯佳祺喊话盒马的原因:
一个是轻资产模式,一个是重资产模式。这就是中国新零售路线之争。
为什么说这个事很重要,先说一段江湖八卦。
一位对京东非常熟悉的行业资深人士告诉笔者,2014年,京东曾经实施过一个万家便利店计划,后来这个计划被外界认为是失败的项目。其实公允地说,在局部这个计划还在执行,比如山西的唐久便利店。
据该资深人士介绍,当时侯毅还在京东,先后担任物流总监、O2O事业部总经理。此前,侯毅曾经担任过上海可的便利店的供应链总经理。可以想象,这个项目的担纲者必然是侯毅,他拥有横跨零售、物流、电商三个行业的复合经验。
对于京东如何拓展线下,江湖传闻京东当时设计了两套方案,一套A方案,一套B方案。
所谓A方案,就是希望从顶层设计开始,以客户体验为核心,重新改造零售业。所谓B方案,就是后来外界看到的方案,通过与便利店的连接进行合作。
两套方案的最大区别,A方案是重资产模式,B方案是轻资产模式。
彼时的京东,因为自建物流,打造亚洲一号库等项目,已然做的很重了,按理来说,A项目更符合京东的思想,更加符合刘强东强调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理念。
但是,或许是因为前面做的太重,或许是正在IPO路上爬坡的京东需要缓解一下自己的资金压力,这一次,刘强东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轻资产切入,更容易上手的B计划。
如果上述江湖传闻属实,在笔者看来,侯毅此后离开京东,也许与此有莫大的关联。因为,侯毅现在创建的盒马,就是按照重资产模式来设计和规划的。比较遗憾的是,侯毅自创立盒马以后比较低调,笔者只能通过对盒马模式的多方了解,窥视盒马的商业模型。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该资深人士非常认同侯毅的新零售商业模式的构想:其一,重资产模式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是建立的竞争壁垒很高,同类企业不容易模仿,京东自身的成功就是先例;其二,传统零售业实际上就是重资产模式,因为要选址开店,自己运营门店,连锁企业还要有自己的物流网络。“重资产,或许才更接近现代零售业的本质。”
三、重新审视盒马模式和新零售的未来
很多对盒马模式进行各种分析的文章,都忽略了一个因素,人的因素。这个模式看起来起初让人费解,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侯毅本人经历的复杂性和跨界性(横跨零售、物流、电商),这样的个案,恐怕在中国零售业中很难找出第二个。
笔者通过比较侯毅的一些公开演讲和蒯佳祺的讲话,发现他们关注的问题是相差不大的。
蒯佳祺的讲话实际上提到了三个问题:流量问题,会员问题,效率问题。这三个问题确实也是新零售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相似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区别是做事的思路和次序不同。
目前行业对盒马模式文章很多,综合来看其顶层设计思路,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
在笔者看来,侯毅的思路是,通过开设高逼格的线下体验式门店,综合运用电商、物联网和现代零售业的新技术(如电子标签),以较少的成本(自带IP)持续不断地获取线下、线上流量的最大化。
当然,这里面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是诸多要素的数字化,这也是盒马新零售的核心思想。包括商品的数字化、线下会员的数字化(线上已经数字化了),交易的数字化(线下支付),最后,还包括物流(供应链)的数字化,当然第四个最难搞。
第二,是从用户层面,根据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新一代消费者(90后们)的消费习惯(即所谓的“懒人经济学”),完成商品品类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并提供直径3公里范围内的30分钟快速配送服务。
针对第一点,盒马设计了门店+APP的架构,从一开始就是双线运行。这一点本身就是与所有零售企业不同的。无论是实体零售商触网,还是线上淘品牌开线下门店,大家的双线布局总有个先来后到,所以是连接的方式,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没有办法同步进行。
当双线运行的架构搭设好后,盒马的商品结构中,线上线下SKU完全相同,这又使得线上线下同价成为可能,避免了传统零售业左右手互博的老问题。
针对第二点,在商品选择上,盒马选择了吃这一场景(不是动作),吃是消费升级的先锋,也是一个高频的、刚性的需求。所以侯毅选择了以生鲜为切入点,来打造品类结构。
在购物体验上,依据侯毅今年3月份的对外演讲重点表达的——突出“所想即所得”这一用户体验,对于外卖订单强调免费极致送货体验。对于卖场内的用户,则用现场制作、现场品尝的方式增强用户体验。此外,为了增强顾客黏性,盒马各个门店周末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亲子活动。这一方法大胆、新奇,也非常有效。
做成一个新模式,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各种资源的整合,比如店内直接分拣,仓店合一,即使是老物流人也会觉得太过大胆,但是盒马还真的找到了合适的公司为自己设计专门的传送带,解决了店仓合一场景下,物流分拣如何不干扰到店用户体验的问题。
此外,侯毅在3月份公开演讲中说到盒马线上线下一体化,为消费者带来的不同体验:周末及节假日,线下消费占比更高;周一到周五,线上订单更高;下雨、下雪、雾霾等恶劣天气,线上订单量更大。盒马改变了传统零售靠天吃饭、靠促销吃饭的老路子。侯毅当时表示,“通过线上线下的一体化,盒马实现了1+1>2的化学反应。”
当然,盒马的模式还在发展变化中,现在的模式并非最终定型,但是,笔者认为其模式值得去深入研究的并不是诸如超市里开餐厅这些外在表现(永辉超级物种当前的做法),而是其“将零售与物流合一,提供超前的用户体验、高投入建立高壁垒”的顶层设计思想。这一思路是否更接近零售业的本质?各位行家里手可以自行判断。
至于说盒马是阿里新零售的过河之卒之类的看法,笔者倒认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谁也不是在真空中做事。消费者并不在意谁站谁的队,消费者只站自己的队。
试问,京东到家自称为广大实体零售服务,看看京东到家的合作名单,究竟有哪些线下超市与之合作呢?沃尔玛、永辉、欧尚,前两家都是和京东达达有股权合作的,本来就是一家人,双方的数据当然愿意相互共享。目前,京东商超和生鲜商品从结构上已经覆盖了整个商超体系,其常温和冷链物流服务业基本覆盖全国的主要城市,其醉翁之意,无需多说。
总体而言,笔者以为,就像最终实体零售也会进军互联网,电商公司也会进入线下,相互融合,或许是未来商业演变的必然。所谓轻重路线之争也是个阶段性话题,最终要想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重模式与轻模式也一定会最终结合,只是各有侧重。
不过,在特定时期,出牌的顺序不同,仍旧会影响战争的胜负。
祝他们好运!
阿里旗下银泰、高鑫零售、盒马均被传出要卖身,京东持续加码线下。对这些大厂而言,战略和抉择不会一成不变,如何活得更好才是永恒的命题。
京东的核心仍是低价,但玩法上化繁为简;淘天在 “ 五一大促 ” 和 618 之前试验了一个 “ 百亿秒杀节 ”,给出直接的七折优惠。
今年5月,京东集团CEO徐雷宣布退休,时任京东集团CFO的许冉接替他成为京东集团新任CEO。
2024财年,沃尔玛实现净销售额6426亿美元,总营收为64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628亿元),同比增长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