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反弹至357亿港元,同比上升3.1%,结束了长达24个月以来的跌势。不过,香港今年第一季度的零售业总销货数量的临时估计仍同比下跌1.7%。
普华永道零售及消费品行业亚太区中国/香港主管合伙人郑焕然预测:“今年全年香港零售业有望复苏,零售额将出现3-4%的增长,有望达到4500亿港元。然而,过去十年香港人口增长率徘徊在1%以内,香港本地零售商应该寻求更长远的可持续增长,并考虑拓展内地市场。”
香港零售业增长前景未明
自2013年“自由行”开通以来,内地访港游客成为推动香港零售业的中流砥柱。然而,随着内地游客赴港“血拼”热潮消退,往昔风光无限的香港零售业亦日渐衰退,曾经的购物天堂依然在零售业放缓的阵痛中挣扎。
然而让人惊喜的是,今年“五一黄金周”(4月30日至5月2日)期间,内地访港旅客人数创下5年新高,在4月29日至5月1日期间,经各口岸入境的内地旅客达到49万人次,连续第3年上升,相比2016年同期的47.3万人次增加3.6%。
这是否意味着香港零售业已经走出低谷?郑焕然表示,自2011年以来,游客对香港零售业的收入贡献占比长期稳定在33%-42%左右,本地人口销售占比仍然占据60%以上,但考虑到过去十年,香港人口增长停滞,人口结构严重老化,零售业增长前景堪忧。
九龙仓主席吴天海近日出席股东会后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旗下海港城与时代广场整体表现好于大市,同比出现小幅增长,但他认为仍然未能判断香港零售是否已经见底。“香港零售好像一个人发烧,发了24个月的烧突然间退烧,是否一定不会再复发我不敢讲。”他坦言,并指出仍需要多观察几个月才能确定零售业的下滑趋势是否已经逆转。
人口密集的香港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购物便利,而本地的网购市场发展滞后。根据咨询机构尼尔森的统计显示,网购占香港整体零售额的份额不到5%。“考虑到香港市场的自身规模较小,一些本地零售商并没有大力发展网购平台,现在是时候认真考虑通过线上平台拓展庞大的内地市场。”郑焕然说。
郑焕然表示:“对于全球的零售商和品牌而言,中国是一个必须参与的市场,内地4.15亿名千禧(2000年及之后出生的)一代消费者,将驱使国际零售商和品牌通过网络销售的模式,更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
他指出,这个趋势为香港零售品牌提供新的增长机遇,目前其销售增长高度依赖内地游客及低人口增长,而本地消费已经接近饱和。
内地电子商务潜力大
事实上,一些“嗅觉”灵敏的香港零售商早已通过网络平台进入内地市场。以珠宝零售龙头周大福为例,早在2009年已登陆天猫平台,并先后在京东商城、唯品会等内地网购平台“取经”后,于2010年建立内地官方网店。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凭借消费者日益以网购为先的消费行为、创新的社交商务模式以及可靠的移动支付基础设施,成为全球零售业的标杆。根据普华永道的统计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商品和服务的网上零售额达到140万亿元,同比增长32.1%,同期实体店的零售额仅增长了7.2%。
“调查显示29%的受访者主要通过社交媒体搜索意见领袖或网络红人推荐的品牌或产品,而全球受访者的比例仅为13%。另外,70%的中国消费者利用社交网络来搜索产品或服务。”普华永道香港数字化服务高级经理Tom Birtwhistle表示。
此外,近年来在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的推波助澜下,网红经济迅速崛起,一些网络红人将数量庞大的粉丝群成功变现。“这一趋势对现有的零售业进行了垂直化的整合,包括客户参与度、销售、生产等整个流程。”郑焕然分析。
该行预计零售市场要待今年下半年才会出现显著改善,估计今年零售销售额约为3600亿港元,并将根据市场的季度变化而调整这数字。
香港8月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286亿港元,按年升11.9%,胜于市场预期增长6.4%,连升7个月。
扩大商业零售版图,是郑裕彤家族的长期目标。而入股佐丹奴,是其布局零售业务的重要一环。
除了周生生、明牌珠宝之外,近些年,周大福、六福珠宝以及内地珠宝零售企业周六福、明牌珠宝等,也纷纷拿地买楼,建产业园,购置商铺等。
凯德广场·雨花亭完成二、三楼新区的改造升级,以全新面貌带来更开阔的视觉效果,引入80余家创意零售、潮品买手、潮玩体验和时尚餐饮品牌。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表示,恳请商场业主于第五波疫情期间只按营业额比例收租,街铺业主则按销售额跌幅减租,或至少减五成。
2021年11月全港共录102宗商厦买卖登记﹙数字主要反映2至4星期前商厦市场实际市况﹚,较十月81宗大升26%,连跌2个月后反弹并重上百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