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快时尚品牌C&A结束了与俄罗斯零售商Russia Trade Group(以下简称RTG)的合作关系,即将全线撤离俄罗斯市场。
“C&A欧洲公司(C&A Europe)及其特许经营者RTG的合作协议自2017年2月失效后,双方已决定不再继续。这也是C&A逐步终止特许经营模式这一战略调整的一部分。”C&A公关部负责人Thorsten Rolfes对外宣称。
据悉,RTG是自2004年以来C&A欧洲公司的唯一一个特许经营合作伙伴,运营着C&A在俄罗斯的11个品牌商店。而现在,由RTG运营的C&A俄罗斯门店不久后就将全部关闭。
“目前我们对于俄罗斯市场的未来还没有明确计划。”Rolfes表示。
据了解,今年2月,C&A公布了一个新的策略,将对现有零售业务进行现代化改革,重新打造一个多渠道的零售业态。为此,C&A还做了一些列组织架构的调整,包括关闭亏损门店、裁员以提高人效、降低运营成本等手段。
公开资料显示,C&A在全球总共有2000多家门店,其中约1500家位于欧洲。2017年至今,其在关闭一些亏损老店的同时又新增了20多家新概念零售门店,并打算在秋季落地更多这样的新型门店。
与此同时,C&A也尝试着在“新零售”方面做更多的探索。比如,今年6月,其曾携手中国创业公司好买衣推广虚拟试衣技术,希望把科技感融入用户体验中,并用利用大数据解决用户购买服装的一些痛点。
当然,放眼整个行业,快时尚品牌们似乎都陷入了全球高歌猛进之后的疲态。不止是C&A,包括ZARA、H&M、Gap等国际快时尚巨头在内,近年来都接连出现关店、业绩增速持续走低的态势。而且,这也不只是发生在某一个国家,他们在全球的日子似乎都不太好过。
有分析指出,这是曾经任性跑马圈地的必然后果,疲态或将成为未来快时尚的主旋律。
“快时尚品牌并不是以产品质量和原创性著称,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们创造的是‘买得起流行时装’以及‘以平民价格快速消费大牌时尚’。它满足了爱时尚但消费能力又不强的中端年轻人群的需求。但是,随着这人群消费能力提高,较弱的品牌忠诚度之下,消费者很容易流失。这就导致快时尚品牌容易快起快落。相比之下,一些来自各国的设计师品牌却在悄然崛起。”
消费升级是一个过程,快时尚逐渐会进入调整期。C&A的一系列动作也印证了这一点。只是,当消费升级趋于成熟时,C&A们的调整能见效吗?
4月16日,C&A中国关联公司——西雅衣家商贸集团新增一则破产审查信息,申请人为上海金衡法律咨询,经办法院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7月2日,南极电商与C&A(中国)设立合资公司,运营C&A中国线上业务。其中,南极电商出资60万元,占注册资本60%;C&A(中国)出资40万元。
ZARA母公司公布2023财年业绩,销售额同比增长10.4%至359.47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增长14.1%,净利润增长30.3%至54亿欧元,均创历史新高。
优衣库的姊妹品牌GU将在今年秋天开出海外首家旗舰店,门店位于纽约SOHO区,共有两层,面积约为950㎡,销售男女装、鞋、包、配饰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