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马云推出了“新零售”这一概念,这是整合线上、线下、物流和大数据的革命性零售架构;今年6月,京东CEO刘强东宣布“第四次零售业革命”来临。
这两位零售业大佬都向公众传递了同一个信息:全球零售市场的线上和线下整合是不可避免的潮流,特别是在中国。
在中国,线上电子商务的销售占有全部国内零售额的15%。
数字看起来还算理想,但其中暗含隐忧——尽管中国电子商务每年继续保持增长,但是增长率开始下滑却是不争事实。
故此,京东和阿里巴巴都必须从线下零售市场中寻找增长的机会。
下图是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和增长率示意图,蓝色柱状图代表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规模,红线代表从2013年到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增长率。(来源:国家统计局)
为什么选择便利店作为零售增长的突破点?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便利店较为发达的其他亚洲国家寻求逻辑。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当一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便利店市场就会兴起;当一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便利店会快速扩张。
随着中国人均GDP在2011年超过5000美元大关,中国便利店领域的发展也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下图是从1960年到2016年中国人均GDP增长增长示意图(来源:世界银行)
便利店在亚洲的发达国家中已经被证明是很成熟的零售模式,例如日本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的便利店都已经深入社区且运营十分规范。
下图显示出便利店是中国快消品领域中,仅次于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的零售领域(来源:贝恩公司)。
不断增长的人均GDP、人口老化、家庭规模缩小和人口密度集中的趋势都为便利店市场的迅速扩张提供了条件。
因为以前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人口老化的速度可能快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同时家庭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小。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到2016年底,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是总人口的10%。
联合国预测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2030年将是总人口的25%;平均每户的人口数量从1990年的3.96降到2014年的2.97;而且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在加速,在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不断增加。
尽管中国人口方面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大的社会挑战,但这对零售业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老年人口不像年轻人口热衷于网上购物,老年人更喜欢去附近的线下商店购物。
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也进一步推动人们在购买零售品的时候每次购买量变小。
人们会更倾向于从便利店购买那些买来就可以消费的即食食品,而不是在家中做饭。
因此,可以很自然地推断出便利店将在未来的十年内迅速扩张,并随着中国富裕人口的不断增加而快速增长。
阿里巴巴和京东的战略
京东宣布,未来五年内将开设100万家冠有京东品牌的便利店。
阿里巴巴在今年7月还推出了首个无人超市便利店Tao Café;最近其还宣布称将2018年之前开设1万家“天猫小店”。
我们要清楚的是,京东和阿里巴巴的计划是将目前的夫妻小卖店转化成冠以各自品牌的便利店,而不是拥有这些便利店,更不是直接进行经营管理。
阿里巴巴将利用它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帮助这些便利店更好地管理库存并对其供应链过程进行电子优化。
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天猫便利店的库存是通过阿里巴巴的平台来进货的。
我们预测,随着阿里巴巴与这些便利店所有者的合作关系继续深入,从阿里巴巴平台进货的比例将会继续提高。
中国人口方面的变化,意味着零售业模式很可能采取日本的零售业发展道路。
截止到2015年,在日本的便利店销售已经占有全部零售额的7.82%,而这一数据同期在中国仅为0.25%。
向便利店领域扩张是阿里巴巴和京东采取的正确战略,这可以吸引到那些还未在阿里巴巴和京东平台上有过购物经历的老年人和儿童,这两个平台的流量也会因此大增。
然而,这样的运作在特许经营模式上有一定的运营风险。
例如,如果阿里巴巴和京东对与其特许经营的便利店没有100%的供货管理,即对货物质量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话,就可能会发生假货盛行的情况。
扩张到便利店领域,对阿里巴巴和京东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机会;但是需要在管理方面加强措施,管控好货物质量和食品安全。
这两大巨头可能会在各自的平台内对便利店采取评分的方式来评级;而那些长期经营的便利店主,能很快提高评级意识而积极促进货物质量及安全。
尽管存在着运营方面的风险,考虑到中国众多的社区和人口规模,便利店领域会产生很大的效益并为这两家电子商务巨头吸引很多的流量,这对阿里巴巴和京东都是利好。
“五一”前后,苏宁易购和京东加速“大店”布局。苏宁易购将开出17家大店,涵盖苏宁易家Max和苏宁易购Pro;京东亦计划开出24家自营大店...
2024年第一季度,湖北商业重要事件频发,杉杉奥莱、中商世界里智慧生活MAL、阿里巴巴华中总部等多个重大项目迎来关键性进展……
又一年“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商场运营者们将如何出招吸引孩子和家长们呢?我们期待挖掘更多值得关注的儿童节“创新营销玩法”。
近日,昆明不少商业项目也把蓝花楹搬到场内,部分项目推出了蓝花楹相关的DIY活动,还有不少品牌推出了蓝花楹限定产品,赏花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