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掀起了狂热的“罗森现象”或洗牌苏果“独霸”格局

——罗森“借道”中央商场入驻南京系列报道④

赢商网江苏站 聂子艺   2017-09-20 09:36

核心提示:自上月28日罗森在南京开出首批5家店以来,“南京罗森”到处刷头条,“罗森”的话题持续发酵,在南京掀起了一阵阵狂热的“罗森现象”。
   【编者按】随着消费者对便利的偏好和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便利店正迎来发展良机,传统大卖场遇增长瓶颈,业态小型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首个外资便利店罗森“借道”中央商场入驻南京,掀起了一番狂热的“罗森现象”,然而,开门红后能否持续维持在消费者心中的新鲜度以及专业度,都是考验罗森便利店和其合作伙伴南京中商集团的关键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碎片化消费时代,谁离消费者近,谁就能赢得消费者,近不仅体现在时间、空间上,还体现在和消费者心理上的近,融入他们的生活。
 

  自上月28日罗森在南京开出首批5家店以来,这些门店天天排队,“南京罗森”到处刷头条,其中南京丹凤街店的日销售额在开业的第四日突破11 万元,打破罗森中国的最高销售纪录。随后,“罗森”的话题持续发酵,在南京掀起了一阵阵狂热的“罗森现象”。

  对于此番“罗森现象”,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张晟在接受赢商网专访时表示:“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了。然而,数据只能代表过去,唯有惶惶不可终日的人才能活下去。”张晟一语道破了商业战场上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罗森现象”越是红火,就越要谨慎,张晟说,为了让店铺的各项标准达到更好,从9月4日起,强制将鲜食订货量降至常规订货量。

  南京人对于苏果的“审美疲劳”直接导致了“罗森现象”的产生

  “南京人有消费的实力,却没有释放的渠道”不少南京的市民这样调侃道。2017 上半年南京以2728 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列入全国消费力10 强城市榜第9 位,且2016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 万元,高于全国平均的3.4 万元,8.8%的增长率也高于全国的7.8%,南京这个城市的高消费水平无疑为便利店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猎奇心理”的作祟使人在面对新鲜事物时,总是想要去尝试。罗森作为第一家进入南京的外资便利店,吸引了众多目光,一瞬间重燃了南京人民的消费热情。加之,这些年南京大街小巷清一色的苏果,长此以往无疑给年轻人带来了相当的“审美疲劳”,此三层原因的重叠交互,加剧了“罗森现象”的持续引爆。

  从另一个方面说,苏果已为罗森培养了南京市民去便利店消费的习惯,罗森无需从头培养,如此说来,罗森能一夜间成为南京“网红”虽是意料之外,但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那么,南京地区优沃的成长土壤为罗森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罗森也在积极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

  持续修炼内功:完善供应链 提高“商品力”  

  在采访中张晟强调,供应链的建设和自有商品的创新与研发是罗森占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南京罗森便利店的鲜食产品由上海生产基地生产。为保证鲜食的新鲜度,南京罗森的所有鲜食产品均是每天夜间生产,凌晨由冷链车队开始配送,一般每天早晨6-7 点之间配送到店铺。

  考虑到如果能缩短配送距离,不仅能更好的保证鲜食的即时性,还能大大的降低物流成本,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张晟早在三年前,战略性的布局了罗森江阴工厂,预计2018年3 月投入使用。江阴工厂的地理位置极佳,除了能满足南京市场的需求外,还可以辐射整个苏南地区,从而支撑罗森后续的扩张。

  供应链的完善为罗森布局南京提供了保障,但自身的“商品力”是造就“罗森现象”的主要原因。罗森自有商品的鲜食占比高,熬点、烤串、寿司饭团、面包、三明治等鲜食,品质和口感均有保证,有效满足90 后、00 后对健康鲜食的需求。据赢商网了解,南京的5家罗森便利店配置了1500种商品,其中50%都是南京人要网购才能买到的“稀有商品”。罗森带着如此多的“稀有商品”进入南京,势必会引起市场轰动,据数据显示,罗森丹凤街店一天最多,甜品售出6300个、饭团3300个、面包1000多个。

  为什么罗森会有如此多的“稀有商品”、“网红商品”?那是因为罗森持续不断地产品创新,每周都会上新2-3个产品。据了解,罗森每周四下午都有试吃品鉴会,参会的每个人都需品尝新品,然后给出不同的反馈意见。张晟说:“这是工作的重要环节,不容省略,只有不断地否定,才能生产出让消费者觉得好吃的产品。罗森鼓励每一个员工发挥想象去尝试,允许失败但是不可以不创新。”

  巧借中商的东风:用“大加盟商”的巧劲快速地拉起一张覆盖全国的大网

  即便是具有相当市场竞争力的罗森,如果仅凭一己之力在南京一家家的拓店,也十分困难。张晟将便利店的经营分为“前轮”和“后轮”,“前轮”指开拓客户,“后轮”指产品研发和门店管理。只有“前”“后”轮达到一定的匹配度时,方能日行千里。而此次罗森义无反顾的闯进南京市场,是因为找到的“前轮”操盘者——中商集团。

  中商集团为罗森提供了优质的门店、及时有效物流支持、大数据会员共享,如果说前两点是将前后轮完美匹配的,那最后一点就是能让这辆车日行千里的东风。中商集团旗下的中央商场拥有百万会员,在罗森开业前已做了充分的宣传与蓄水,而目前罗森5 家门店均可使用中央商场的积分消费卡。

  此外,中商集团还重新组建团队,将此项业务提到了集团“一把手”直接领衔的战略地位。一个足见双方重视程度的小细节是,从8月7日双方正式达成协议开始,中商集团与罗森就建了“合作群”,双方一把手、高管团队、中层执行团队共三四十人,随时就门店问题进行无缝沟通。

   罗森和苏果同台竞技 给消费者带来更加多样化的体验

  苏果超市有限公司小业态门店负责人贺薇曾表示:“罗森的出现是挑战,更让我们看到机会。”苏果“70后”新任掌门人陈兵此前更是直言,外资便利店和本土超市同台竞技,是件好事,可以促进南京便利店市场的发展,给消费者带去更加多样化的体验。

  相比于一些自媒体上渲染的“刺刀见红”,双方在接受采访时都避谈竞争。张晟表示,南京市场足够大,而且两者是有差异的,“我们主打自制鲜食,占比达到了40%左右。如果要说竞争,其实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苏果,而是路边卖包子、油条的小摊小贩。”

  南京市资深商业专家李绍明指出,苏果的定位是全客层而且品类全,而罗森的目标客户锁定在15—29岁的年轻人,以鲜食为主。根据商圈属性的不同,苏果会调整商品结构,例如在临近医院、社区、学校的莫愁路店,苏果增加了儿童专柜、保健品专柜等。不仅如此,苏果为门店店长下放了选品权力,他们可根据门店情况提前向大库订货,若销量良好,再向总部申请将该商品增加为常规品类。

  未来规划方面,苏果希望用5年的时间,在南京达到1000家便利店的规模。罗森则表示,未来3-5年,开到300家规模,“以3000家的市场潜力来说,占到10%的比例是正常的。”

  在自有商品部分,苏果借助亨氏利食品有限公司等供应商,为其提供代加工生产,目前以坚果、蜜饯、糖巧等休闲食品为主。据苏果官方透露,其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已达10%。在商品更新频率竞争方面,罗森的优势较为明显。 

  面对如此火热的“罗森现象”,是否会有新的入局者循声而来?答案不言自明。不过,至少在苏南地区便利店的“赛道”上,罗森已占据了一个重要关卡。 

  未来成功的便利店是营造一种“生活方式” 不仅仅是带来“便利”

  便利店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且行业态势与人均GDP的关联性较强。与超市主要服务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不同,便利店以满足时间敏感型消费者的即时性需求为主,以时效性更强的商品和服务获取更高的销售溢价,人均GDP的提高让更多消费者成为便利店的目标客户。

  有业内人士指出,便利店的核心价值是将“便利”功能不断扩展。除了鲜食,可创新领域无止境,例如银行积分消费、自助缴费、快递自寄自提、水电煤气缴费、共享手机充电器、免费WiFi等。

  无论是罗森、苏果还是其他便利店,正在成为消费者新的感情寄托,看到那盏或蓝色或绿色的招牌,就有一种新的安全感,正在慢慢占据消费者的潜意识。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中商集团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