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预算中海开始逆周期拿地 “利润王”欲再加规模标签

地产壹线 张心梦   2017-11-01 17:14
核心提示:逆周期拿地背后是老牌房企希望快速突围的决心,颜建国需要做的是为“利润王”中海再加一个“规模”标签。

  “1000亿拿地预算”正在中海各区域公司持续发酵。

  10月30日,中海以13.5亿元拿下了房山地块,这是今年中海在北京收获的第六幅地块。

  五天前,同样在北京国土大厅,中海则面临另一种结局——参与竞拍当日出让的三宗地块,即使有北京总经理欧阳国欣现场坐镇也颗粒无收,毕竟这里是全国竞争最激烈的北京市场。

  竞拍过程中,场外一位中海员工一直对着大屏幕记录每一手价格。另一位熟悉中海的人士指出,“现在拿地也是考核负责人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决定了2020年规模是否能翻一番,实现4000亿目标,所以你看他们来(拍地现场)那么多人”。铩羽而归后,中海一行人没有在国土大厅多做停留。

  “拿地一般都要向集团请示,央企流程更加复杂,一般从城市到区域,再到集团”。在严格的拿地制度下,即使区域总经理亲临现场也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鼓舞士气,并不能提高预算”,一位负责投资的房企代表说到。

  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弹药充足后,“明显感觉中海比之前猛了”一家房企的投资总监说到。换帅之后的中海,一改往日保守形象,新帅颜建国定下拿地预算1000亿的“小目标”,创下中海土地投资额五年新高。

  新人新气象。2016年全年,中海在土地市场共耗资370亿元;而2017年前三季度,中海的土地支出已达815亿港元,占全年1000亿港元买地目标的82%。

  在政策频调,大部分房企开始“猫冬”之际,中海却开始大幅扩张。颜建国曾透露,仅2017年上半年中海就参加了300场土地竞拍,平均每天参加2次投标。实现规模的前提是这位新晋主席手中必须有地。

  拿地积极 溢价率不高

  良好的政企关系,较低的融资成本,加上换帅后的“进取心”让中海在这一年里收获颇丰。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海以334.9亿港元在内地18个城市购入29宗土地,总计新增总建筑面积1200万平米,新增权益建筑面积1030万平方米。

  土地市场的狂飙猛进赢得了资本的关注。中金、摩根大通、美银美林、汇丰等投资机构纷纷上调中海评级,原因是“货值增加,预计明年销售将提速”。

  尽管拿地意愿强烈,但在实际过程中,中海表现依旧透露出浓厚“央企风”。以中海今年在北京拿下的六宗地块为例,溢价率均未超过50%,其中有两幅甚至是底价成交。

(制表:网易房产)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风险,中海倾向寻找合作伙伴以联合体形式拿地,中海+保利两大央企联合出击也成为土拍市场的常见组合,“同为央企,做事风格会更一致”,一家国有房企投资人士说到。

  回顾过去两年的土地市场,央企国企被称为“地王收割机”。楼面价不断突破天花板,央企身影频频现身地王榜,土地资源逐渐向国企央企聚拢。   

  伴随政策收紧,尤其是在中央多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论调下,央企国企几乎远离地王,“谁都怕这个时候出头”,一位央企背景房企投资人士说到。

  “规模必须服从效益,没有效益的生意我们不做”,这是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颜建国在中期业绩会上的表态。

  今年上半年中海销售额为1273.2亿港元,同比上升33.7%。同期中海的毛利率为30.5%,净利润额为216.5亿元港元,是同期碧桂园净利润的两倍多。

  追求高利润的传统让中海对成本的把控相当严格。“对一些高溢价的地块,中海意向就不强了”。今年上半年中海平均拿地溢价率仅为38.8%,颜建国在今年中期业绩会上说到。  

  库存不足 急需补仓

  曾几何时,中海与万科并列中国房地产前两位,但中海追求稳健的风格,使得其在规模、销售逐年落后于“碧万恒”。

  即使在今年喊出了1000亿的买地预算下,中海依旧落后于第一梯队房企力度。今年1-9月份,碧桂园、万科、保利位列房企拿地金额排行榜前三位,全部超过1000亿,而中海地产位列第六,少于恒大和融创。   

  此前,中海坚持的是“审慎”的土地政策,一般保持未来4-5年开发可用的土地量。但有媒体报道,颜建国上台后,中海城市公司的项目总监、营销、设计、报建等条线会有整体把控,是大项目制的做法,颜建国将权利部分下放。“这种机制比较利于拿地,但中海依旧是央企范儿十足,网上很少其高管信息”。

  今年中海提出了“一三五”战略,要在2020年规模要翻一番,达到4000亿元的总销售目标。为实现这4000亿元任务,中海制定了“三一五”的执行策略,即一线或准一线城市群中,其年度销售目标都要达到300亿元以上,重点城市要完成100亿元以上,一般城市要完成50亿元以上的销售目标。

  作为2016年土地储备最多的区域,中海华北地区自然承担了较多的土地拓展任务。但这个拥有28.5%土地储备的地区,2016年销售金额仅占全国19%。另一个不能不提的现实是,中海在北京可售货值连年下降。2016年,北京竣工面积36.3万平方米。但根据年报信息显示,并没有在售项目。

  除了在公开市场“攻城略地”,中海还通过收购方式获取资产。10月,中海以1.9亿元收购中信物业全部股权。

  逆周期拿地背后是老牌房企希望快速突围的决心,颜建国需要做的是为“利润王”中海再加一个“规模”标签。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中海颜建国房企拿地
本文转载来自:地产壹线 张心梦,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