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崛起十五大重点商圈 10余家购物中心待开业

厦门晚报 张婧玮、王颖达、厦商轩   2018-08-03 14:42
核心提示:厦门商业体发展进入快车道,十五大商圈陆续崛起。厦门进入商业体量快速增量时期,10余家购物中心将开业,目前已经落地40个商业体项目!

  鹭江潮涌,砥砺前行。改革开放40年,厦门已发展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的国际化现代之城。城市商业的发展在拉动消费、提振内需的同时,也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从今天起,本报携手厦门市商务局,全方位、立体化地报道厦门商贸发展和政策举措,为我市企业和商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架构政企沟通桥梁,从而凸显厦门作为“一带一路”建设枢纽城市的重要地位。

  十五大重点商圈

  ●市级商业中心:火车站-SM都市商业主中心带、中山路、厦门东部

  ●区级商业中心:瑞景、会展观音山、东渡邮轮城、五缘湾、两岸金融、海沧新城、马銮湾、集美新城、集美北部新城及学村风貌区、同安新城、翔安南部新城、大嶝

  将厦门的主要商业街和商圈在地图上进行标记,连点成线,从老市区中山路、厦禾路商圈到火车站、莲坂商圈,再到乌石浦……这条线正向岛外不断延伸。如今,厦门的商业体处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不仅为市民带来生活便利,也为拉动消费提振内需起到重要作用。

  早期

  从商业街到商圈 融入周边居民日常生活

  站在繁华的中山路上,满眼的霓虹和熙熙攘攘的人流,张杰感慨颇多。从小生长在这条街上的他告诉记者,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这条街道上除了第一百货这类的老国营店,只有零星的私人商户,一到晚上7点后,街上基本没了人影,现在即便到晚上10点仍有许多不愿散去的人群。

  改革开放后,中山路以及周边的镇邦路、人和路、大中路、大同路、思明南北路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山商圈,甚至一度被本地人称为“小香港”,因为在这里你能找到最时髦的鞋服,最特别的小家电、电子手表等。厦门人的物质生活突然变得丰富起来。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零散商户逐渐聚集到中山路上,商业气氛浓烈,逐步自发形成了以单条“街”带“片”的厦门商圈雏形。这一模式也在禾祥商圈(禾祥东西路)得到复制,以服饰、精品、休闲、餐饮、美容、家具为主的各类业态在这条商业街上细化发展,成功融入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现在

  以购物中心经营 带动新兴居住区商圈发展

  20世纪90年代,乌石浦周边还是一片荒芜的城乡接合部,有山有水有农田,唯独缺少人气。彼时,已在菲律宾成为百货大亨的施至成返回福建故里,寻求投资。考察一番后,他将SM中国的第一站选定在厦门,并于1995年奠基,次年正式动工。今年,SM三期已经开始建设,四期也在规划中。

  据介绍,SM三期将以轻奢类品牌为主、定位中高端市场,还将配套高端酒店。新规划的商场依然将通过天桥与SM目前运营中的两个购物中心相连,形成一个集购物、美食、休闲、娱乐、商务为一体的超级城市综合体。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该项目的成功经营,乌石浦这一当时的城市郊区变身为厦门又一繁华商圈。与其一同出现的还有周边一同崛起的写字楼、酒店、高级住宅区等。以SM城市广场为代表的厦门第一批“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形式的商业形态渐趋成熟。

  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已成为目前我市商圈的主流业态模式。包括SM商圈、瑞景商圈等都是以MALL的经营带动整个商圈发展。由于这些商圈一般都处于城市新兴居住区,商圈成熟后,又能促进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同时带动城市新区域的兴起。

  未来

  进入快速增量时期 还有10余家购物中心将开业

  市商务局流通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国内许多城市以圆心铺开、密度较为集中不同,厦门商业以线形沿街和集中成片分布为主。一是围绕大型居住区、大学区、通达性好、流量大的交通线两侧形成带状商业;二是在旧城历史街区(以农贸市场为中心)、城市繁华地段形成的面状或块状商业。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15大重点商圈。

  据业内统计,如今厦门全市40多座购物中心林立(不含百货和超市),人均占有商业营业面积为1.5平方米-2.0平方米,超过人均1平方米的国际标准值。据了解,目前,厦门进入商业体量快速增量时期,接下来规划中以及即将开业的购物中心还有10余家。

  【观点】

  厦门市商贸行业协会会长陈爱国:

  岛内以综合商业体为主

  岛外适合发展社区商业

  近两年,厦门商业体量进入快速增量时期,而在40多年前,厦门商业基本集中在中山路一带。“老厦门城区集中,商业板块齐聚,第一百货、华联等老百货都在中山路。”厦门市商贸行业协会会长陈爱国回忆道。

  他告诉记者,厦门商业经历了“从单个核心商圈,到随着城市扩容变成多中心”的格局,岛内外发展出定位清晰的各大商圈,繁华的中山路商圈也经历多次“洗牌”。如今厦门全市数十座商业体林立,商业面积由最早几十万平方米增长到几百万平方米,面积增长数倍。

  陈爱国表示,随着动车的进一步开通、厦门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流入,未来厦门的商业发展依然可期,并将进一步辐射福建西南部。“因此,未来厦门岛内仍是以中心消费的综合商业体为主。”他说,岛外楼盘密集,居住区连片,更适合做社区商业。“只要3万平方米左右的大小,即可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购物所需。”

  他提醒,新建商业项目面积过大,容易出现人气不旺、空置率高、招商困难等难题。“这不仅需要企业事先预判,政府部门也要规划引导。”陈爱国说。

  “商业项目的经营需要实际调研,不同地段做不同的商业。”陈爱国认为,如今岛内主要商圈差异化定位逐渐凸显,比如区位优势明显的交通要道,就做传统零售,像中华城、SM;先天没有流量优势的,则需要做主题性商业。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厦门晚报 张婧玮、王颖达、厦商轩,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