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突然火了新豪门

赢商网 SuzanneLeow   2019-05-22 09:12
核心提示:好的家族治理,才有好的公司治理;不良的制度设计,会分散公司经营规模,破坏家族凝聚力。

  作者:SuzanneLeow(行业分析师)

   明星配豪门(需求面积:50-60平方米),这个吃瓜话题从不缺流量。

  当年“跳水皇后”郭晶晶嫁入霍家,轰动一时;如今超模奚梦瑶被赌王何鸿燊四太儿子何猷君求婚,刷屏连连。

  不同的,前者进豪门,是“偶像剧式”的公主与王子happy ending纯美故事;而后者还未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何太太,就已被外界贴上“争家产”标签,世俗味浓浓。

  的确,对这些豪门来说,财富分配从来都是一门技术活。好的家族治理,才有好的公司治理;不良的制度设计,会分散公司经营规模,破坏家族凝聚力。尤其是像赌王这样家庭,成员关系复杂,四房太太共有17个子女。

  直接分割股权还是依靠家族信托,成了这些豪门掌舵者必须抉择的选题。如若天平倾斜的方向,未能守住公司内在运营之平衡,家族以外的人就可能利用家族矛盾把上市公司夺走。

  1 赌王分家数人头,李嘉诚靠家族信托

  奚梦瑶被求婚,终是靠着巨大流量把赌王家族推上了风口浪尖。

   

  资料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上图中可看到,何鸿燊家族的两大核心资产是澳门娱乐、澳博控股。

  但2018年年报显示,澳博控股的博彩总收入的市占率由去年同期的16.1%跌到14.9%。自从2007年新葡京开业以来,至今并没有任何新场开业。

  财富增速有限当下,如何最大化保住自己及孩子的利益,是何鸿燊四房太太考虑的首要问题。从目前资料来看,何鸿燊选择的分家方式是直接进行股权分割。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最近赌王家频频“扩招”。可虽各得其所,但是这种方式会产生许多问题:

  股权直接分割,未能难以实现资产隔离,存在“殃及池鱼”隐患。

  何氏家族四房十七名子女都参与到了家族财产的分配,一旦家族子女出现生意失意、婚姻不幸等情况,都将导致家族资产的流失与稀释。

  核心资产股权分散在家族成员个人手里,内斗可能给家族外部力量介入的机会,甚至可能出现恶意收购的情况。

  家族产业转型的方向能否达成一致,也是家族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受到澳门政府加强赌博业监管和内地娱乐业扩张的影响,何氏家族产业也面临着转型要求,澳博控股旗下的澳门赌牌将于2020年3月到期。

  在此之前,若是澳博控股的管理权依旧不清晰或将对旗下赌牌续期产生变数,直接影响包括赌王家族利益。

  同为巨富之家,成员少、关系简单的李嘉诚家族则使用家族信托进行财富传承。而全部信托的酌情受益人,是李泽钜及其妻、其子女以及李泽楷。

  

  资料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资料显示,李嘉诚设立的家族信托中,将具有经营权的信托交给了长子李泽钜管理,次子李泽楷虽然不会接班李嘉诚的企业,但依然可以参与公司分红,享受家族财富,将管理权集中于长子,避免了外部力量干预的可能性。

  按照李氏家族信托规定,设立家族信托两点“维稳”功能:

  李氏家族各公司的风险在法律上明确隔离,当22家上市公司任何一家发生经营风险的时候,对其他上市公司不会造成影响,确保了家族资产稳定;

  只有李嘉诚家族血脉继承人才是真正信托受益人,而家族的全部资产都在家族信托中,这就意味着即便家族成员婚姻出现问题,家族外人员也无权分割家族财产,规避了婚姻风险。

  由此看到,家族信托的成立,确保了李嘉诚后代可以享受收益衣食无忧,但是不能随意处置信托里的财产。

  目前局面是,李嘉诚退休并没有掀起家族波澜,两儿子和平分享家族收益,足见家族信托保护企业和财富传承的高效。

  当然,同为家族信托实践者,新鸿基不如李嘉诚那般好运。

  为防止儿子们分家争产,郭得胜与妻子邝肖卿设立信托基金,受托人为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受益人为邝肖卿和三个儿子郭炳湘、郭炳江、郭炳联。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2008年,郭氏兄弟内讧爆发,最终以郭炳湘被罢免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邝肖卿出任主席一职告终。2010年,邝肖卿进行家族信托重组,受益人不再包括长子郭炳湘,郭氏家族信托第一次重组。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2014年中,郭炳湘与家人达成“和平协议”,继续成为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信托第二次重组。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郭氏信托终以三兄弟分家、反目成仇为结局。有报道提出,新鸿基创始人郭得胜当初成立信托基金,是希望三个儿子共同进退,所以定下条款“股份不能卖”。

  因家族信托的高度私密性,无法获得郭氏信托的信托文件,但从公开报道来看,郭氏信托中应该是包括限制或禁止受益人转让受益权的条款。

  所以“分家可以,分产不行”的设置,决定了兄弟间的矛盾必须直面,不能以其中一方退出得到化解。

  这从客观上增加了郭氏兄弟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因为信托权益无法分割,三兄弟会从其他方面进行斗争,如企业控制权。此僵局下,三兄弟为了新鸿基地产控制权而闹上法庭,扰攘多时,新鸿基股价大幅下挫,直至其母出面制止争端,事件才暂告停歇。

  公司管理层内斗如此激烈,公司经营必受损。未来如何避免可能家族争执再次影响公司运作,减低当初捆绑式控股机制的设计对家族事业的不利影响。

  2 学步港式豪门,家族信托成内地富豪新标配

  信托,英文为trust,起源于罗马,后由英国人发扬光大,被誉为最出色的财富传承管理工具,适用于家大业大的富豪群体。

  

  资料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富豪进行信托的财产,既不算作富豪个人财产,也不计入富豪公司的财产。若以后富豪公司经营不善,或是破产倒闭,信托的这部分财产不受影响。富豪破产后,子女作为信托受益人依旧可享受信托财产收益。

  资产隔离后,富豪们的下一步,是利用家族信托设计财产继承方式:

  首先,通过家族信托的受益份额,后代可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其次,还可以有医疗、教育、创业、养老等资金支持,激励后代积极进取;

  最后,可以设定一些情形,如犯罪、吸毒等则基本生活费用减半,若遗弃、虐待父母等则取消受益资格。

  但制度设计如何发挥最大效用,是需要智慧的,内地富豪们也已试水。前有龙湖当家吴亚军,近有融创掌门孙宏斌。

  早在上市之时,龙湖地产就设立了两个家族信托(吴氏、蔡氏),一个员工激励信托,一个高管信托。

  

  资料来源:公开报道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Long for Investment收购了嘉逊发展后,又将股权分别以19.2亿港元和12.8亿港元的价格转让给Charm Talent和Precious Full。

  同时,吴亚军将Charm Talent所持有的所有嘉逊发展的股份以零代价的馈赠方式全部转让给SilverSea,结算为吴氏家族信托;而蔡奎也将Precious Full所持有的全部嘉逊发展股份转让给SilverSea,结算为蔡氏家族信托。

  上图说明,吴亚军夫妇分别用各自的家族信托持有各自上市公司的股权份额。

  2012年11月,吴蔡离婚。而在这之前,两人已把财产进行分割——把各自从对方家族信托的受益人中除名。

  信托作为独立财产,在离婚时不视为夫妻共有,不需要分割。

  在这架构下,无论吴蔡两人的身份性质发生何种变化,公司股权最终都需要通过家族信托基金汇于一体产生效力,这在一定意义上保障了两大股东行动一致性。

  如此看来,龙湖地产吴氏家族信托最大效力之一是:离婚不影响上市公司股权。但对融创孙宏斌而言,设立家族信托的原始动力则是隔离公司资产和家族资产二者间风险。

  2018年中,孙宏斌先设立两个家族信托,装入了约14%融创股份,总价值约138亿,受益人是其家庭成员。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2018年的最后一天,融创中国(01918,HK)的股权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一家公司(South Dakota Trust Company LLC)从之前并不持有融创中国的股份,瞬间持有了该上市公司46.36%的股份,持股数达到了约20.43亿股。

  依据交易所披露的信息,上述公司为孙宏斌先生家族信托的受托人。

  孙宏斌作为设立人设立了家族信托,孙宏斌及其若干家族成员为该家族信托的受益人。而孙宏斌通过家族信托仍然继续持有融创中国的股份。在此之前,其实以个人名义对融创中国进行持股。

  照目前的股价,此次孙宏斌转入家族信托的融创股份市值约570亿港元。即孙宏斌所持融创中国几乎所有股份,全部装入了其家族信托。

  孙宏斌此举,外界一度解读为避税操作。而结合融创中国之前曾试图为乐视提供资金,但以失败告终,而融创的股价自2017年见顶以来一直下跌,市场上有声音认为,孙宏斌为了保持公司控制权,隔离公司资产和家族资产的风险,才采用了离岸家族信托这一工具。

  3 家族信托,看起来真那么完美?

  无论是港资豪门,还是内地富豪,其设置的家族信托看起来都很美,可实际上制度都有其弊端。

  一份对216家香港上市家族公司的控股机制及其业绩表现的研究表明,其中1/3的企业以家族信托的形式控股,但它们的业绩并不比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好。

  特别在家族成员众多及容易发生摩擦的关键时刻,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业绩明显较差。

  当企业面对财务困境时,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价值平均为1.02(用托宾Q值计算,即企业的股票市值与账面净值之比),但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价值只有0.74;当企业经历金融危机时,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价值平均有0.97,以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价值只有0.87。

  此外,家族信托也可能导致家族成员对企业竭泽而渔。经济资源由社区成员共有时,成员们倾向于争先恐后把它据为己有,以争取最大个人利益,由此导致的最坏情况是资源被过度使用,过早耗竭。

  这好比湖里的鱼是湖边人家共有的资源,但居民们倾向将它们尽量尽早捕获,担心慢人一步渔获就少了。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家族信托的资产上。

  照此,家族结构比较简单、成员较少、情况可控时,家族信托不失为一种财富传承妙计;但当家族愈大、受益人愈多时,信托所产生的“官僚架构”就会成为一个负累。新鸿基地产郭氏三兄弟的纷争便凸显了这一问题。

  而针对家族信托控股的企业,当家族经历多代、结构较为复杂时,其必然面对着股利发放较多,用以扩大资产及提升服务效率的长期投资支出却较少,员工人数及销售的增长亦较慢。

  统计结果显示,这类企业的股利发放率高达62%,而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只有43%。至于资本支出与公司市值的比例、员工人数及销售额的增速,由家族成员直接持股的企业分别为11%、12%及15%,明显高于家族信托控股企业的9%、6%及13%。

  如此看来,美化家族信托,或是外界的一厢情愿。对富豪们来说,家族信托说到底是一种制度安排,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人和。

  什么能够传承,如何教育子女,不仅困扰着巨富之家,当中人性的渊薮和制度的平衡,值得每一个人深深思考。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