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告诫企业,需要在每隔6~12个月就打开企业的天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那么,中国的消费生态到底何去何从?线下零售是否苟延残喘?不,很多创新业态的出现已经给出了答案。
未来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并进一步深化、升级。
一、泛零售领域未来8大趋势
趋势1:结合“新零售”产生“新物种”
从消费结构升级讲,重点领域和方向包括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同时,“新零售”与重点消费领域跨界、融合生成“新物种”是必然趋势,也代表着新的消费域和消费模式的产生。
购物中心里的凯撒旅游体验店则不单单是开了个店铺,而是旅游业与零售空间的跨界体验;微整形、月子会馆、中医馆等医美健康与购物中心结合而成就消费新生态;来跑吧进入购物中心结出全民体育跨界消费的新果实。凡此种种,行业升级与“新零售”融合产生的消费“新物种”代表着未来发展的大机遇。
趋势2:“生活方式”既是先导亦蕴含最大能量
消费领域首当其冲的升级方向当是“生活方式型”,同时由于生活方式与人的物质、精神关联的深度和广度,亦蕴含了未来发展的最大能量。人的诉求是动态延续的,而人的生活方式是进化更新的,这是消费升级最大的源泉。
总之,生活方式能够覆盖商业的全维度空间,不但可以对传统品牌、空间、文化赋予新的消费内涵,还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生命。
趋势3:高性价比与极致情怀
未来消费,将一改曾经的日常、琐碎,而极具炫耀之能事的奢侈消费也将低调从容起来。与此相对应的,将是高性价比与极致情怀的消费畅行。
线上线下的产品在品质、功能、价格上的区别均将消弭,消费者将从以往注重价格的理性消费逐渐转化为注重服务的感性消费,以情感诉求建立品牌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此时的差别就是情感与情怀,“可能是格调,可能是个性,可能是潮流,可能是创新,甚至可能是某种态度、某种情感、某种连接。”
未来,主打性价比与情怀的消费品将涵盖每一个领域,成为常态。
趋势4:小众、定制化、设计感
如果说“性价比与情怀”是大众消费产物的话,那“小众、定制化和设计感”则是普罗大众的一个“小特别”。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一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需求和欲望,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是这样的,只是在彰显个性、崇尚自由的时代才能受到关注,也才能形成巨大的市场。
满足、适应和挖潜个人化、小群体的需求,消费的品牌、内容和服务就要有其独特性。为小众标新立异,为独有个性定制,将充满个体表达的设计感融入消费当中,未来亦为常态之一。
趋势5:平行平等的全球化消费
对消费者而言,未来消费信息、渠道、场所都是平行和平等的,国内国外消费者从消费观念、流行趋势、认知获取、消费价值、机会权利上趋同。人们更多地与国外主流阶层消费看齐,更多的国外主流品牌进入,同时人们也不再盲目地追求大牌,而是更多地选择品质、理念与性价比兼具的消费品牌,比如轻奢品牌。
与此同时,由于线上线下的消费融合分化以及消费全球化,海淘、跨境电商类全球精选类品牌服务依然机会满满。
趋势6:社群/社交与亚文化走向
兴趣是最直接的消费动力,同时互联网加速了消费群体的地域化、社交化与去中心化,消费群体的小众化重组、亚文化聚合,代表新区块的分离和新消费的产生,社群重组、社交需求和亚文化满足,产生了多元消费的动力机制。
趋势7:注重文化、艺术、人文等心智体验
价值多元、文化多元、审美多元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艺术、人文的消费创造以及其与商业空间、品牌内涵、价值观念的跨界连接,产生的消费想象力是无限的。
趋势8:科技创新
从体力到脑力,科技是人类解放的最大动力,消费升级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创新重塑。人工智能、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不管是科技应用还是创新思维的突破,都可能产生改变和颠覆消费本身的力量,为此,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也将作为消费的核心驱动力。
当然,把握消费者升级的趋势才能抓住未来的这些风口。
二、消费升级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升级
目前,中国中产阶层人数已经增长至全球首位,他们拥有国内财富的32%,2015年已达到7.3万亿元。
据预计,中国中产阶级的人数在未来20年将从2.3亿人增加到6.3亿人。这部分人群将成为未来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更注重高品质和强体验性产品,未来80%以上的消费内容都将产生于“新生代中产阶层”叠加效应当中。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模型
数据来源:CMMS/胡润/福布斯
社会阶层的变化必然将中产阶层推到前台,目前这种社会结构依然是金字塔形,并没有形成发达国家“纺锤形”的模型,但中产阶层和中间阶层对社会的稳定性力量以及对于生活方式、消费趋势的引领作用已然显现无疑。
此外,85后、90后新生力量人数和收入均快速增长而成为消费中坚人群。据BCG数据分析,到2020年,18~30岁的年轻人口将占全部城镇人口的1/3以上。他们的年消费增长率为14%——是“上一代人”(35岁以上)的两倍。到2020年,年轻一代在消费总额当中的占比将由目前的45%增至53%。
埃森哲主流城市消费者群谱
消费“新生代”均个性特征明显,喜欢个性化、主题化和场景化的消费形态,注重体验,追求时尚,品牌意识和品质认同感强,消费行为和习惯更加多元和分散,并推崇及时享乐和感官刺激,且购买决策和行为明显具有网络化特征。
可见,商业消费从内容到主题、功能、形态均应与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和行为模式相适应,并随之不断进化与变革。
三、重构实体商业体验
实体商业体验从最初的功能组合体验,到空间娱乐及业态参与体验,及至现阶段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的全方位体验,商业体验反映了人性与群体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演变分化。
而在商业地产存量时代,这种演变分化将持续深入,商业体验的重构更显得弥足珍贵。2016年,国内购物中心存量已近5000家,且据市场监测预计,其后每年仍将以6%~8%的增长速度增量入市。
如此,购物中心势必主导未来实体商业的空间与功能形态。与此同时,现代商业从理念、模式到产品的全消费领域均将发生质变,消费者行为习惯与需求模式、社群化、社交化、移动互联、品牌与功能模式创新等所有变化因素的影响,势必导致购物中心以及商业地产的消费场景再造。
这个再造在前文“泛零售领域未来8大趋势”有所展示,其正是商业地产对于自身与消费领域的连接重构,正是对于未来所谓“人、货、场”的“新零售”核心的契合,也是重构商业消费生态所指向的未来。
…………
事实上,以上内容精选自《消费生态重构》一书,它是这样定义商业消费生态的:由人(消费者)、品牌(有形商品及无形服务)、渠道(消费通路)及其它参与提供者(设计、生产、推广、中介等相关企业组织或个人)等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各自独立同时又多元互生、跨界融合的类生物系统型的价值成长体系。
■ 这本商业地产人2017年的必读书目,以勾勒商业消费生态的美好图景和描绘新零售的前沿变化与演进规律为主,致力于为商业消费领域及相关业务人员提供探究新零售的不同视角和不同思维。
■ 它剖析商业消费环境的变化与变量,从思维、技术、实体及线上、消费升级与群体变化、资本等层面进行关联分析;
■ 对商业消费发展史的系统梳理以及商业消费生态模型的构建;
■ 首次提出商业消费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圈概念,阐释商业消费的演化进程、实现困顿、生态特性以及演进趋势;
■ 揭示商业消费生态圈的“共赢法则”与“生态圈模式”,“关键捕食者”的生态扰动及其自身生态圈打造的成功要素。
它更是得到赢商(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吴传鲲、广州正佳集团执行董事谢萌等行业大佬的力荐——
❶ 赢商(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吴传鲲
商业从来都需要想象力。如何构建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商业消费生态圈以实现共赢?本书足以让每个有志创新者脑洞大开!
❷ 广州正佳集团执行董事 谢萌
这是一本打开视野的书,系统梳理了商业消费领域由于互联网所带来的关键维度上的深刻变化及变革,并用生态系统及生态圈的理论来阐释,深度解析了商业的本质和升华的格局。
❸ 京东终身荣誉技术顾问、磁云科技创始人 李大学
互联网正在重构一切。顺应消费升级和新技术的应用,新零售正在深刻改变商业消费的生态。无论对品牌商、商业地产从业者还是对新零售感兴趣的人们,本书都值得一读。
❹ 高和资本董事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房地产同学会会长 苏鑫
这是一本关于商业如何升维思考的书,让你在更高维的空间、更多元的角度来把握商业消费市场的投资机遇,并以生态观来判明新零售的未来路径。
❺ 言几又品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但捷
由于互联网的影响,商业消费历经演变与革新。本书深刻地将全新商业消费生态圈剖析解读,提高我们对商业消费“大格局”的认知,对于其生态构成中所谓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本书能够让我们在更高维度把握商机,并明确判定新零售的未来路径。
—— 特别推荐 ——
《消费生态重构:新零售的终极法则》
朱友军 / 著
(商业消费领域实战型专家,拥有超过20年零售及零售型地产开发与运营管理经验,操作并参与商业项目逾千万平方米。曾获“中国消费领域杰出创新人物” “中国商业地产风云人物”等诸多行业荣誉。)
- 目录 -
推荐序一 新零售的生态之旅 魏炜
推荐序二 资本:与商业消费全方位协同 靳海涛
前 言
引 言
上篇 识破商业变局
第1章 迷思:互联网思维与消费新时代 //
第2章 颠覆:商业消费格局 //
第3章 诱变:线上线下,场景几何? //
第4章 裂变:人之环境变量 //
第5章 激变:商业地产与金融的推手 //
下篇 生态蝶变未来
第6章 概观:商业消费进化史与现实困顿 //
第7章 重构:新生态与生态圈战略 //
第8章 解构:生态位与连接智慧 //
第9章 共赢:八大法则与蝶变生态 //
第10章 扰动:关键捕食者说 //
· · · · ·
点击 “阅读原文”,可订购《消费生态重构:新零售的终极法则》完整版。
过去几年,以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商超拼命布局,随着技术和模式的更新迭代,关注商品力,会是整个零售业开启未来10年竞争的起点。
急于解下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新零售玩家们,渐渐走向分化。“类盒马”模式在业内的声量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大流派的浮出水面。
和新中产阶层产生联系的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群体的个性IP。未来,那些能够上升到超级单品的品牌,才是真正能够抓住它的客群。
新锐国货美妆如何“逆袭”?在线上,借平台优势与年轻人玩在一起,在线下,布局实体店提升消费体验,同时依托平台进军海外市场。
近6成大学生对颜值不满意,为了“变美”他们把钱花哪儿了?美妆产品、抗老美容仪、运动健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