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每当看到这句话,就会期待春日阳光打破现实的阴霾,照进众人渴望已久的内心。这段时间的人们是焦虑的、揪心的,是悲喜交加、迫不及待的,超长假期和“隔离”的生活状态不可避免的抑制了人们的诸多需求。
在社交软件上经常会看到很多人畅想疫情结束后的种种安排,想和家人一起旅游,想和恋人约会,想和闺蜜或朋友聚餐大吃一顿,甚至想去公司上班了。
这些压抑许久的需求能否得到释放呢?或许疫情结束后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消费需求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压抑之后的释放与反弹。那么,大家真的会选择报复性消费吗?
有消费需求是真,谨慎观望消费也是真
疫情隔离的这段时间里消费者最大的需求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买菜做饭成为了生活中的重中之重,以前的习惯可能是去超市、菜市场等场所线下采买,但闭门不出的一个月里,依靠日渐完善的线上购物渠道,人们更多的选择线上点单配送到家的服务,方便快捷。
目前的消费单一受限,不可否认消费者对线下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减少,其他类别的消费需求甚至会随着疫情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对此商业地产观察发布相关的消费行为调查问卷,从答卷的结果分析出一些未来的消费趋势作为参考。
·年轻群体是消费主力,呈现谨慎消费特征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群体中,18-35岁之间的女性消费者是主体人群,能够占到70%左右,其线下消费频率也较高,半数人线下消费频次在一周一次以上,线下消费依旧是主要消费渠道。
对于“疫情结束后是否会立刻去购物中心购物”和“是否会冲动消费”两个问题的回答,答案基本比例持平,61.54%的受访者会冲动消费,而疫情结束后需观望再消费的比较占到50%,说明受访者的消费观念较为谨慎理性,未出现过于偏激的极端消费行为。
·各业态人气不尽相同,餐饮才是“真爱”
针对疫情过后的消费需求调查,问卷显示多业态、多品类需求“百花齐放”,消费者的喜好不尽相同,但是餐饮业态比例达到85.9%,其超高人气充分显示出大家“朴素又真实”的内心渴望。
“没有什么烦恼是吃吃喝喝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吃一顿。”
当然,满足口舌之欲之外,重获自由的人们想要投入娱乐场所的怀抱,人气紧随其后的就是电影院、KTV、健身房等休闲娱乐业态,受疫情摧残的人们亟需的身心放松。
·消费以实际需求为主,期待商场折扣营销
人们消费习惯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问卷数据显示,实际需求、价格高低、个人收入成为主要因素,也从侧面说明,务实理性的消费习惯会降低“报复性消费”的出现概率。
通过对购物中心营销活动的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65.38%的受访者会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营销活动,进行合理消费,而期待的营销活动多集中在折扣促销层面,也有少数受访者关注IP展览类活动。
危机与机遇并存,期待重塑商业信心
宏观经济下,就业、收入、物价、利率等等因素都影响着每个人的消费欲望,基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和收入有了快速的提高,整体的消费信心自然高涨,而现实需要面对的,是疫情对消费信心的冲击。
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能看到不断有商家积极自救,商户和购物中心相互扶持,推出减租、免租等政策共同面对风险。从消费者层面来看,人们保持着谨慎乐观的态度,等待疫情的结束,去满足自己各类的消费需求,我们不能指望“报复性消费”的出现能够挽救市场的寒冬局面,但消费者的热情能够帮助行业重新树立市场的信心。
如果会迎来消费爆发局面,根据消费者消费行为调查结果,实际各个行业情况也会不一样,例如餐饮业态、休闲娱乐业态,甚至是教育培训业态都会有明显的消费反弹情况出现,至于这些“报复性消费”何时出现,规模如何,影响范围如何无法定论。
另一方面,为迎接大批消费者到店消费,购物中心能否做好万全准备,借此次消费热潮缓解运营压力,是否会推出消费者感兴趣的营销活动激发新的消费活力,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庞大的商业市场不会就此萎缩,相信会有新兴企业迅速填补上空缺出来的市场份额,很多行业格局、商业模式都将受到冲击迎来改变,而这些领域或许是下一波增长的机会。
年轻人想要出门消费的心在蠢蠢欲动,期待压抑许久的消费力重回市场,生病的城市就快好起来了,春暖花开时,我们火锅店见。
作为疫情过后客流恢复速度名列前茅的购物中心,昆明广场就用一场精彩的氧气音乐节,迎来了上万人围观打卡。
赢商网联合中城商业研究院,举办以“重(zhong)创?重(chong)创!”为主题的2020年第二季度商业地产市场展望研讨会。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认为,瘟疫是是需求抑制型灾难,报复性消费在很多基本需求上是存在的,商业重构会产生新危机。
第一太平戴维斯预期,未来北京新增商业将以五环以外的社区型商业、区域型购物中心为主,社区型商业将会迎来发展风口,入市小高峰在明年。
北京启动朝阳CBD、昌平龙德等7个商圈的改造升级,推动首批试点传统商场升级改造,扩大“一店一策”试点范围,推动“互联网+流通”进农村...
北京投资市场前三季度成交总额共计超过500亿,超2018年全年水平;酒吧业态持续入驻优质零售项目,美妆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