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王者荣耀》流水从去年同期13亿飙升到20亿。
16日晚,爱奇艺、小米电视、韩剧TV“三连崩”并上了热搜。
近日,苏宁小店、京东到家、盒马鲜生的业务量或销售额逼近往年同期五倍。
全民“被宅”的日子,一场“宅经济”被全面引爆。
伴随着上述种种现象,“宅经济”的概念迅速流行了起来。家成为唯一的消费场景,手机成为主要消费介质,“宅经济”从个别领域全面渗透到更多的生活领域。办公、教育、医疗、电影,甚至旅游、售楼处、汽车、餐饮、娱乐业,都在向线上转移。此时,人们更明确地感受到,生活方式可以全面“云端”化,人在家中坐,精神物质两手都可以抓得很好。
在商业地产领域,“宅经济”的爆发则让直播深入渗透进来,而此前许多濒临闭店的生鲜平台更得以“原地复活”。
直播深入渗透 柜姐变主播
疫情期间,全民被宅,使得依靠客流的商场纷纷开辟线上“战场”。这其中直播成为了他们进军线上的主要形式之一。
近日,银泰百货(需求面积:80000-100000平方米)就联合淘宝邀请了近千名导购在家直播卖货,实现了无接触购物。从元宵节开始,银泰百货的导购们就在淘宝上直播带货。在快递配送方面,银泰与顺丰进行合作,为顾客提供快递服务。
长沙友谊商店某品牌厨具直播间,吸引了超过2000位网友围观。这场直播2月9日从10时持续到12时,导购员变身导购主播,不仅在线介绍各种厨具的价格、特色,还亲自烹饪展示,指导大家在线下单。
在餐饮领域,堂食生意受损,但外卖火热异常。很多线下餐饮品牌,也选择直播方式,树立品牌形象,培养疫情下的消费者信任。西贝莜面村(需求面积:300-400平方米)五星大厨王若飞戴上口罩走进直播间,向网友直播一款人气招牌菜牛大骨的烹饪过程,吸引了5万多名爱美食的网友观看,并带动牛大骨等的半成品食材销售1217件。
传统购物中心探索线上直播,不仅解决在特殊时期的营业困难,同时,随着电商的不断崛起,线上带货或成为商场转型的长期探索。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红经济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元,为11218.7亿元,年增长率为47.3%,之后几年网络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速,2018年网红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在网红人数与粉丝规模持续双增长的加持下,网红经济市场规模以及变现能力也随之增强,也为我国部分传统经济领域的转型提供了助力。
并且在5G叠加假期延长等因素,网红经济有望实现更为迅速的发展,并成为更多消费者的消费必选项,打开营销市场空间。此时商场加入直播行列,不得不说是赶上了好势头。
此外,近几年许多商场也一直希望通过调整“人、货、场”的关系来寻求新发展,而直播的形态可以说让商场的“人、货、场”突破原有维度进行了一次新的更彻底的重构。
为了助力这场“人、货、场”的新革命,赢商大数据基于此前与芝麻科技联合开发的智慧商场运营平台,增强“闪购”功能,连接商场、商户、消费者,利用闪购形成社交传播与裂变分享,彻底打造购物中心线上运营的新消费空间,贯通线上线下流量。
此前,圣诞期间举办的五彩圣诞季上线爆款秒杀活动,通过小程序闪购平台为载体完成。活动中儿童娱乐相关商品销售火爆。其中儿童陶艺课程在1个小时内100件全部售罄,效果远超品牌预期。并且活动中50%的流量来自于顾客的二次分享。
生鲜平台“原地复活”
除了线上直播,另一个行业构筑了疫情期间的线下生命线。疫情发生期间,为满足人们对外卖、生鲜的需求,美团外卖、饿了么、盒马鲜生、京东到家、便利蜂等平台宣布春节假期外卖服务不关闭,为被迫“宅生活”的市民输血。有人说疫情让一些濒临倒闭的生鲜平台“原地复活”了。
生鲜平台在疫情期间的反应速度和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步步高仅用48小时便上线了主打生鲜商品的在线销售平台——“小步到家”,以小区为单位下单,并利用自有物流每天分波段进行配送,从仓库直送社区;苏宁依靠强大的生鲜快消供应链能力,以及‘一小时生活圈’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了遍布全国的零售终端O2O融合覆盖优势;在全国拥有27个配送中心的永辉超市拼抢线上市场,利用APP推出了在线买菜送货上门等业务。
这些平台之所以能够反应如此迅速,得益于此前积淀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和物流相结合的零售新模式的搭建。随着线上消费方式的结构性推动,将会很大程度的塑造消费者行为。因此,也有预测称疫情或将让提前布局新零售的企业实现弯道超车。
生鲜配送行业之前发展遇到的一个最大的瓶颈就是消费习惯,尤其是中老年人,对于买菜这件事,更钟情于实体店。不过,非典期间消费者培养起网购习惯,催生了淘宝、京东一大批全国级甚至世界级的大公司。这次疫情或许会让这部分消费者对于线上买菜有了新的认识,会让越来越多消费者乐于使用这种新型业态进行消费,对于此前一度面临危机的生鲜平台来说,绝对是一个发展的拐点。
后疫情时代的“宅经济”又会怎样
“宅经济”其实是从“懒人经济”衍生而来,“懒”人群指的是虽不出门,但用“手机”指挥千万商家上门为他服务的人群,主要为外送服务和上门服务。
疫情过后,全民被宅带来的“宅经济”爆发必然不会一直保持,但是疫情期间的“宅经济”无论在技术、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全民大实验,“宅经济”的蛋糕虽不会被做大,但是“懒人经济”的蛋糕可以被做厚。
据 QuestMobile的一份报告,“懒”人群整体用户规模破亿,呈稳定增长趋势。外卖服务和家政服务带动的“懒”人群的增长已趋缓,生鲜电商用户仍在增长,总体来说,“懒”人群对外送服务的需求显著高于上门服务。
“懒”经济在更年轻人群中快速渗透发展。24岁以下外卖服务APP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1000万,增长贡献度为44%。从用户规模增长绝对值来看,30岁以下生鲜电商APP用户规模同比增长超600万,增长贡献度为61%。另外,更下沉用户已接受生鲜电商服务,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用户规模同比增长均翻番。
有了这样可观的“懒”人数据打底,再加上疫情让一些企业平台线上探索更加深入,模式更加成熟,即便是在疫情结束之后,“懒人经济”的前景还是非常明朗。
-小 结-
最后,不论是“宅经济”还是“懒人经济”,“用户需求”才是真正的引爆点,因此,如何深入掌握用户需求,优化居民生活,打通消费的“最后一公里”才是关键。
通过互联网,手机等通讯手段,不断完善从互联网电子商务,传媒,物流,通信,食品和药品配送的一个完整的服务链也将是未来亟需攻克的难点。
下一篇:刚刚!重庆首个购物中心恢复营业
2018年贵州首进品牌数量达121个,与2017年的61个相比翻了一倍,遍及零售、餐饮、儿童、生活配套、娱乐等各大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