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近几年,健康经济的的逐渐升温,促使嗅觉敏锐的商业大佬们,纷纷投身于“健康经济”大航海时代,谋划企业新思路。前有恒大进入整形美容、后有万达投资1440亿元布局高端医疗......大资本的涉足也让人看到了“健康经济”未来发展的丰裕潜力。特别是疫情过后,可以预见“健康经济”将愈加成为关注的热点,健康的消费理念也必将引领时代的潮流。
不同年龄段 对健康消费的投入不同
据丁香园和《健康报》社联合并发布的《2019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通过对5万多人的健康态度和行为进行研究,96%的公众表示,自己存在健康问题,变得更愿意为健康花钱,并带动了如空气净化器、营养补充剂、健身产品等健康消费的迅速增长。
其中年轻人成为健康消费的新主力军。具体来看,90后对健康表现出了广泛关注,面对职场和生活的压力,他们普遍存在肠胃系统、睡眠、心理等问题,对于保健类活动的要求也持续增多,如足疗、按摩、洗浴等。同时,90后对于减肥塑身、美容护肤的需求也明显高于中老年人。相比之下,80后多处于为人父母的人生阶段,他们对家庭用药、母婴育儿健康方面的需求更加旺盛。且相较于其他年龄层,80后购买医疗险和在线问诊的比例最高,数据表明,很多80后在帮助家庭成员共同管理健康状况。
70前和70后人群,更关注血糖、血脂、血压、癌症等慢性病知识。随着年纪增长,他们进行体检的比例逐渐提高。比如,70前定期体检的人群比例达到61%,而90后每年定期体检的人群比例只有30%。
健康概念悄然“蔓延” 风口业态翘首以待
随着对健康生活宣传的加深,更多的人接受健康的思想和其重要性,却出于各种原因很难实施和坚持,甚至根本无处寻找帮助,在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里,服务于人的基本健康产业,却有太多的空白和不足,健康经济可以说已经成为未来消费行业一个巨大的风口,消费的需求或将促市场重视起对这些业态的布局。
*美容美体
现如今在美容服务行业,健康、养生的概念逐步普及并影响各类美容会所、美容中心等纷纷转型为美容养生馆、SPA养生会所等,同时引入包括身体按摩、艾灸等以健康调理功效主要的辅助产品。健康养生不仅成为美容行业的主流趋势,更形成一种特别的关乎身心健康的文化养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男性朋友也意识到外表的重要性,爱美不再只是女人的特权。一直以女性为主导的市场也出现了新的态势,男性参与度正在逐渐提高,观念的转变也为美容美体业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环境。
*“有机”餐饮
生活条件的升级,使消费者的饮食结构也从吃的饱、吃的好转变到了吃的健康的阶段。
近年来,许多高端餐饮都在挣扎转型,美味却不健康的快餐似乎不再是年轻人的心头好,以“健康有机”为主题的餐厅品牌却能在当下迅速走红。如4年开业24家门店湖北本土品牌U你天然调味餐厅,就是以走无鸡精、无味精、无添加的健康路线而圈粉无数的代表。煮饭、备菜、烹饪等全透明式的操作也使消费者愈加“安心”,除此之外,矿泉水代替自来水、改造餐厅无油烟环境等举措也是目前众多传统餐饮品牌改良的方向。
数据显示,全国中式快餐门店数量在一线城市减少了14%,以沙拉、杂粮、三明治、水果茶为代表,主打符合年轻职场人营养和健身需求的“轻食”开始风靡,美团数据显示,2018年轻食类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75%,轻食类门店的数量也从2017年底的600多家迅速增长到目前的3500多家。90后“养生青年”的群体崛起,“健身+吃草”成为日常生活搭配之一,轻食不仅是一种吃法,更演变成了一种健康概念。
*运动健身
健身房、瑜伽馆、舞蹈教室...几乎成为了每个购物中心的标配业态。目前国内一线城市运动健身类业态的会员渗透率远低于亚洲发达国家,而且每年健身卡持有人数增速保持在10%左右,毋庸置疑这将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
据相关研究显示,不同细分类型用户拥有不同的运动健身诉求,消费水平也不相同,其中突出表现在对智能科技应用融合上。用户期待智能服务升级,尤其是运动数据的应用和反馈,如乐刻、超级猩猩、keep等新型运动健身品牌衍生的诸多产品就很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基本蔓延至年轻的消费群体之中,逐渐撼动了传统健身房的地位,不难看出智能科技+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结合才是未来行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康养保健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诉求的增加,预防、保健类产品的消费也持续提高,出入药店或康养类保健品店如北京同仁堂等门店已悉数平常。
据主流电商保健类产品成交额调查显示,2019年已突破450亿元。这类消费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6-45岁,其中66.1%处于已婚状态,90.3%的用户购买力归属为中等或高收入人群。16-25岁的用户成交额占也从5.3%升至6.0%,16-25岁的用户成交额同比增长36.9%。在滋补养生类目中,燕窝成交额占比接近三成,独占鳌头;阿胶、养生茶饮、人参、西洋参等成交额也超过类目的一成。
“医疗+商业”或成未来商业地产主流模式之一
消费者对于医疗环境的增值需求,给商业布局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向,目前世界各地的商业体都在积极布局医疗业态,但在在国内,这一部分的规划暂且处于起步阶段,可填补空间还非常充分。
2017年底,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引进“共享式”医院的模式,使人眼前一亮。项目引进MedicalMall(全程国际健康医疗管理中心),由新解百集团、浙江迪安诊断、百大集团联合成立,其9-16层精选了行业内知名的齿科、儿科、中医、眼科、医疗美容、妇科、五官、运动康复、疼痛管理、睡眠管理、心理咨询等11家各类专科诊所,以及思妍丽A+美容健身中心,17-22层则是与邵逸夫医院联合打造的“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是国内首家将健康医疗和零售商业完美融合的样板之一。
对于消费者而言,去商场要比专门去大机构看病方便得多,且多元服务本就是商业发展的趋势,作为新兴业态,医疗业态已悄然入驻全国各大购物中心。在未来,消费者在购物中心吃喝玩乐的同时,或完全可以做到把健康问题也一并解决。
*齿科门诊
研究统计发现,齿科门诊、产妇产后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医疗微整美容中心乃至宠物医疗中心是我国最为常见的购物中心医疗业态,其中齿科门诊占比更是遥遥领先高居第一。在90年代末,民众对口腔治疗的概念还只是停留在牙疼才要看医生,对口腔护理不够重视,如今美牙、洁牙、矫正的广告已经屡见不鲜。
与其他医疗项目相比,口腔医疗项目的操作相对简单,风险事故率较低,对跨专业团队和大型设备的要求也不高,拥有就近的消费群体,适宜商业化发展。在市场需要和政策利好的双重作用下,截至目前中国民营口腔医院和口腔诊所已经超过8万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因此牙科门诊也成为了率先遍布购物中心医疗业态之一。
*孕产养护
当下90后开始进入食补、养生、运动、医疗等“惜命”状态,其中90后的妈妈们更是从备孕到怀孕再到生产都已经开始操心。选择去更专业的大品牌如蓝丝带、时尚妈咪等养护中心享受月子护理、产后修复、母婴护理、艺术熏陶等高品质、一站式的产后服务成为了新一代“妈妈”所热衷的选择。
某种程度上,做孕产养护服务,会给他们带来实际的效果,他们期望在惜命中收获一种精神和心理满足感。能够明显感受,90后妈妈们越来越愿意为健康买单,在自身健康的消费上更舍得花钱,于此可预见其将带来的孕产养护消费版块的增长。
*复健、老人服务
由于中产及富裕人群的崛起,越来越多人非常迫切改善现有医疗服务。根据《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有86%的精英人士对现有医疗服务表示不满,迫切需要专家进行治疗、希望拥有完善的术后康复和专业家庭护理。而且,这类人群消费力强,对费用不敏感,更关注医院设施环境、医生素质和诊疗效率等问题。康复类机构在我们国内严重欠缺,但这一类机构在基层百姓中的需求比例却是极高的,拥有着庞大的潜在客群。
另一方面,截止到2017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4亿人,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58亿人,新增60岁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千万,今后将按一千万为基准往上增长,老龄化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前所未有。而养老院的不足,严重缺少针对老年人健康服务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老龄化的巨大需求,加上养老上升为国家政策,未来,养老服务可能占据中国医疗地产的半壁江山。
*体检筛查
此次疫情的爆发,可谓举全国之力,健康行业管理者更加知道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促使人们进一步增强了健康体检意识,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健康体检的需求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健康体检市场随之也在快速升温,健康体检行业步入快速增长期。
根据相关数据,美国、日本与德国的健康检查率已经高达73.4%、74.2%和96.9%,相比境外健康体检行业而言,我国专业健康体检行业起步晚,属于朝阳产业,健康体检的覆盖率还很低,可提高空间还很大。体检行业仍以医院等医疗机极为主,民营机构作为新兴势力,正在快速崛起,随着我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健康体检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健康体检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大。
相较于国内,国外购物中心与医疗诊所的结合则更加成熟。以美国为例,有超过30%的医疗诊所选择进入购物中心,平均每个购物中心有两个以上的医疗服务商,在一些发达国家购物中心,商业与医疗的结合也已成为一种常态。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家已在购物中心建设健康城,引入大型医院、医疗教科培及护理中心。
之前只有一两家门店时,老板可以事必亲躬,确保门店不出问题。但是,随着门店数量增多,老板直接管理模式就越来越不适应了。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再一次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对实体商业朝智慧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什么新思路?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疫情过后如何应对消费者的变化、重振消费者信心,让顾客重新回到购物中心,这将是要面临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