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线下流量?
如何做流量时代的弄潮儿?
五场演讲、一场对话
为你深层次剖析
流量重归线下背后的
时代机遇...
3月31日,一场由赢商tech华东品牌部联合凯辉基金主办的“如何把握线下流量的时代机遇?”主题沙龙于浦东嘉里城成功举办。活动共设五场主题演讲、一场高端论坛,现场大咖们共同探讨实体零售的线下流量之路。
△赢商tech总裁周艳斌
沙龙现场,赢商tech总裁周艳斌进行开幕致辞,赢商网已经正式升级为赢商tech,今年开始,赢商将在全国各地接连举办线下沙龙,通过热点话题的深层探讨为商业地产和实体零售提供平台与机会。
△赢商大数据中心首席算法工程师王一乐
赢商大数据中心首席算法工程师王一乐带来了最新的线下流量数据解读。他提到,2021年年度拟开业项目首度突破1000家,开业压力空前巨大,招商难度加剧。疫情期间,由于我国M型消费结构加剧,高端商场出现明显红利。
通过赢商大数据分析发现,有些业态天然适合线下。首先为例如餐饮、蔚来汽车等着重体验感的业态;其次是例如钱大妈、西西弗书店等即时消费/生鲜业态;此外是具有重复体验特征的礼品/高客单类商品。
未来线上线下的体验都会一体化,成为不可分的一体。品牌的塑造以及渠道的建设是逐渐一体化的。数字化会助力产业升级,降低沟通成本,配合分发机制更加清晰和明确,线下商业逻辑会不断优化,线下商业发展会更快。
△LCM旭辉置地广场总经理郑宏原
LCM旭辉置地广场总经理郑宏原分享了对于“造”流量和“固”流量的个人见解。目前,消费者前往商业自然体的核心目的已经从逛、吃迭代升级至了追求体验感的交流平台。郑宏原认为,购物中心应该通过合理的品牌规划与布局、良好的购物环境以及精细化、场景化,个性化服务创造流量。与此同时,商业体通过精细化运营、场景化营销和会员社群建设等手段,才能够真正打造一个有温度的MALL。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
林清轩创始人孙来春则站在品牌方的角度与现场嘉宾进行了一场关于数字化的头脑风暴。疫情是数字化的催化剂,孙来春提到,线下最大的价值就是产品体验、品牌露出及业务基石,而线上作为巨大的流量入口,可触达消费者的面积更广。
此外,长期累积的品牌势能能够同时融合线上线下。互联网最需要品牌,但商业的本质是品牌力,没有品牌力的数字化是难以成功的。
△MU时尚生活方式集团创始人兼CEO Chris Chan
MU时尚生活方式集团创始人兼CEO Chris Chan与在座嘉宾探讨了自己对于流量经营逻辑的看法。Chris认为人就是流量,而流量之争等同于渠道之争。线上线下并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更类似于互相依存,更多取决于企业对于增长的追求和空间。线上线下终为一体。
MU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具有高度设计感与生活美学的服装品牌。
与此同时,在目前这个供应过剩的时代,中国消费不缺产品,但缺乏真正让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不管是社群还是CRM,品牌成功最重要的一点仍旧是依托于为消费者打造的信任、互动性和体验感。
对于零售品牌而言,线下做好,线上会有更好的机会。MU会全力做好每一块业务。
△凯辉基金合伙人马骏
凯辉基金合伙人马骏则为所有的创业者带来了“灵魂五问”。这个时代的创业者已经不再区分线上与线下,创始人应该更加关注品牌是不是用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为用户提高产品和服务。
▲ 首问: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在产品线上?花了多少时间在盯复购率?
能够基业常青的消费零售企业,其本质还是有好的产品和服务。
▲二问:我们有没有系统化的组织能力能够接住用户端的流量红利?
很多品牌抓住一波流量红利快速到一个新台阶,但在之后失去了持续捕捉流量的红利点。
▲三问:我们是否在坚持做一个正确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
优秀的创业者背后是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四问:有多少创业者能够判断哪些是重要的,而且在重要非紧急事情上持续花时间?
企业家和创始人都在如用户洞察、组织架构、人才招聘等重要非紧急的事情上花费时间。
▲五问:我们是否在核心关键决策上留出充足的时间?
选择大于努力,中国细分市场供大于求 ,因此如何鲜明切入一个细分点很重要。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线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凯辉基金投资经理马芮雯、盈展集团副总裁兼城市创新中心总经理方静、4iNLook创始人陈裕开启了围绕“如何在流量变迁的时代机遇中占取主动”的话题论坛,与在场嘉宾共同进行了深度讨论。
△凯辉基金投资经理马芮雯
凯辉基金投资经理马芮雯认为,相比线上新品牌在流量红利期内的快速更迭,线下消费尤其零售往往是在一个更长的五年十年的周期里演变,回溯看大企业的发展历史,往往伴随家庭结构变化、人口流入流出、商业业态变迁等底层逻辑支撑,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去匹配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投资机构比较看重的是其中的变量。
后疫情时代下,我们观察到商业零售环境有集中整合与去中心化两组变化在同时发生:一方面,疫情作为催化剂,加速了过去一些零售效率偏低、商业业态相对落后的门店的挤出效应,有利于效率更极致的零售业态进一步对优质空间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去年疫情的隔离利好社区商业,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许多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例如批量化地教育了一些年长消费者习惯线上下单、门店提货或叠加团购等新零售方式,并在疫情结束后依然维持,因此类似便利店、社区生鲜店等民生刚需类零售迎来一波发展。包括从宏观角度,消费升级从刚需向精神文化消费、体验业态等升级趋势等,都留下了许多变量与空间给创业者去尝试与探索。
△盈展集团副总裁兼城市创新中心总经理方静
盈展集团副总裁兼城市创新中心总经理方静认为对于商业运营空间而言,社群经营将成为下一个核心路径。线下的空间与消费者的关系不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商业体需要不断与消费者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从而触达并抓取线下流量。
△4iNLook创始人陈裕
4iNLook创始人陈裕认为在流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品牌还需要思考用户购买产品背后的首要动机。
流量思维一直存在,线下流量成本是房租、员工工资、获客成本,同时要考虑流量的生命周期。此外,线下用户画像不完整,所以怎么样围绕这些用户去做长生命周期流量的规划是线下流量需要思考的地方。
事实上,线上品牌做线下店最重要的核心因素是团队和统一思想。当品牌同时拥有成熟的商业体系和统一思想后,慢思维精细化的经营模式会让线下门店的经营状况更健康。
在宝龙商业·中国商业地产年会【金鼎奖】颁奖盛典暨客户招待晚宴环节,林清轩荣获2019年度潮流影响力品牌大奖。
在圆桌论坛环节,COA理事长、边城体育总裁黄耿表示,户外市场规模是200亿不到,中国户外运动依旧是有极大的增长空间。
去野公司未来会为户外爱好者提供出行方案,会让专业户外深度爱好者提供装备评测,以及为年轻一族提供户外潮流搭配。
10月31日,赢商网联合COA与去野发起举办“2019户外行业立体零售峰会——自在生活 放心去野”活动。
由赢商网上海站主办的城市沙龙——“跨界营销 品牌+IP如何计长久?”上,来自上海墨色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贞子发表了主题演讲。
品牌+IP的跨界营销之路如何计长久?9月26日,赢商网城市沙龙聚焦这一话题,邀请4位重磅嘉宾现场进行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