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1月初海底捞(需求面积:900-1200平方米)宣布关闭300家客流量低、经营业绩不佳的门店之后,海底捞的副牌们同样在“收缩”。
近日,赢商网记者了解到,海底捞自2020年以来,海底捞相继推出乔乔的粉、佰麸私房面、捞派有面儿、大牟田、十八汆、饭饭林、秦小贤、苗师兄鲜炒鸡等8个快餐副牌,品类涵盖面食、米粉、小吃、日料等,其中4个目前都陆续关店歇业。
这4家品牌分别是乔乔的粉、佰麸私房面、捞派有面儿、大牟田。
其中,“乔乔的粉”是海底捞于去年12月在郑州推出的快餐品牌,主营土豆粉,每份售价8.9元,人均消费在13元左右。
“佰麸私房面”则是海底捞于去年9月在郑州推出的新品牌,主营面类快餐,均价在7元左右。
开在成都的“捞派有面儿”也未能幸免,大众点评显示,目前成都三家门店都已歇业关闭。而“捞派有面儿”的产品价格也较为低廉,特色凉面和煎蛋烫饭的促销价只要2.9元一碗。
海底捞在北京推出的日料店“大牟田”也已显示歇业关闭。据了解,该餐厅主营蛋包饭、汤面等日式快餐,人均价格在30元左右。
此外,海底捞于2019年花2.04亿元买下的快餐品牌“U鼎冒菜”,业绩上也比较惨淡。今年11月,U鼎冒菜公众号发布通知,表示因业务调整、部分门店将停业,并将为储值卡顾客退钱。大众点评显示,该店的人均消费在30元左右。
从所在细分品类和赛道来看,海底捞推出的副牌都是粉面、盖饭、炒菜为主的快餐品牌,以写字楼门店为主,价格非常便宜,有的品牌均价甚至不超过十元,瞄准刚需人群。
然而,业内人士表示,海底捞在副牌上主打低价策略,创业初期或许能保证低价优惠,但长此以往不是办法。而且随着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人力、房租、原材料等成本不断上调,薄利极有可能无法支撑现金流,这也是海底捞副牌出现歇业关闭的重要原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海底捞对副牌的探索显然还未找到突破口。2021年海底捞的中期财报显示,海底捞“其他餐厅经营”的收入有所增长,与2020年前6个月的1200万元收入相比,2021年同期收入为9153.8万元。但从整体营收贡献占比来看,仅从0.1%上涨至0.5%,对收入的贡献非常有限。
同时,快餐赛道竞争激烈,今年以来,一批中式快餐新兴品牌受到资本追逐,不管是拉面品类的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还是其他面食品类遇见小面、和府捞面、五爷拌面,以及米饭快餐煲仔皇、麻辣烫小蛮椒,都在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海底捞看准时机,杀入快餐赛道,却在不到两年内“折戟”5个品牌,业内人士对赢商网表示,海底捞在火锅赛道已经做到头部,并不代表在其他餐饮品类一样所向披靡。
此外,海底捞的整个运营团队,在思维和技能上比较单一,除了火锅业态,在其他品类上并不具备独立研发产品的空间,这就会出现食材简单、工艺简单、新品研发缓慢等弊病。相较于火锅赛道,海底捞的副牌更多的只是一个尝试摸索,进行战略收缩关掉也在情理之中。
非刚需才是好消费?对于当下的餐饮老板来说,只有坦然面对所有消费都是非刚需的情况下,品牌方才能真正直面竞争。
未来面馆有三大趋势:一是新式面馆将广泛采用中央厨房。二是各新式面馆将塑造自身品牌。三是新中式面馆借助品牌优势,开展零售食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