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餐网(ID:hongcan18) 作者:简煜昊。
8月14日晚间,海底捞(需求面积:900-1200平方米)发布业绩预告。公告称,2022年上半年,海底捞预计营业收入不低于167亿元,同比下跌不超过17.0%;同期,海底捞净亏损约为2.25-2.97亿元。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盈利预警消息一出,海底捞再次成为舆论中心,有关“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的话题登上热搜。截至今天,该话题阅读次数已过4亿,讨论数也超过了2万。
01.
预亏损近3亿, 海底捞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根据海底捞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收入不低于 167 亿元人民币,预期净亏损额约在 2.25 亿元至 2.97 亿元之间。
对此,海底捞解释称,导致海底捞出现营收下跌和亏损主因有两个:一是受到疫情影响,3月至5月,中国大陆地区的不少门店都被迫暂停堂食或停止营业,客流量锐减;二是“啄木鸟计划”期间,部分门店关停,海底捞上半年发生的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等约2.55亿-3.2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的盈利预警发出后,很快便在行业内外引发了广泛讨论。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红餐网观察到,在有关“人们为啥不爱吃海底捞”的话题下,网友们讨论激烈。评论区里,“贵”和“不值得”的吐槽占了大多数:
“我们上次三个人去吃还没点菜呢,锅底家餐位费就100了。”“半份土豆只有半个土豆的量。”“太贵了,而且有些地方的服务也不是很到位。”“同意价格高,份量少,味道就那样!”
一位曾经喜爱海底捞的网友发微博称,自己作为广州海底捞的第一批食客之一,现在已不再去海底捞了。其解释称,现在很多火锅店的口味和质量都已经赶的上海底捞,但海底捞却变贵了,分量变小了。
消费者对海底捞高价、量少等方面表示不满的同时,不少媒体也开始对海底捞口诛笔伐。
类似《海底捞,捞不起了》《亏损之后,海底捞不香了?》《海底捞遭遇中年危机》《海底捞沉入海底》等内容不断涌现,行文中不仅多次提到了海底捞近年出现的价格高昂和服务下降问题,甚至还延伸出其过往的一些食安和经营问题。
当然,市场声音也不是完全地一边倒,在唱衰之余,也有不少人仍然对海底捞的发展表示看好。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截图
有业内人士表示,“海底捞之所以会亏损,从财报中可见一斑,一方面是上半年“啄木鸟计划”的持续开展,餐厅数目较2021年同期减少;另一方面,因疫情部分餐厅出现了停止营业或暂停堂食服务,客流量减少。
“显而易见,疫情这几年,餐饮业是重灾区。所以海底捞亏损也情有可原,跟人们爱不爱吃海底捞没有关系。”也有网友表示。
豪侠传的创始人蒋毅在《小生意大学问》中也讲到,在疫情面前,整个餐饮业都在面临亏损,海底捞亏损,反映出的并非是品牌的倾倒或是赛道的乏力,更多的是整个餐饮业的现实。
△图片来源:豪虾传蒋毅朋友圈截图
02.
莫以业绩论成败, 火锅界仍需要“海底捞”
在红餐网看来,亏损确实映证出海底捞面临着一些困境,但以此就认为海底捞“不行了”,就有些过于草率了。
就像蒋毅所说,海底捞的亏损反映出的更多的是整个餐饮业的现实。纵观各大上市餐企发布的上半年业绩,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
2022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预计营收约21.6亿元,同比下跌29.0%;净亏损预计为2.7-2.9亿元,较上一年度的亏损0.47亿元相比同期亏损增幅474.47%-517.02%。
海伦司上半年营收比去年同期有1.35%的增幅,但营收略微增长的背后亏损达3亿。
前不久,味千(中国)也发布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净亏损约0.9亿元-1.30亿元。
可以看到,亏损在整个餐饮业已经不是个别现象,海底捞也并非个例。而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亏损,海底捞自去年开始,便一直在积极求变,在艰难中不断探索前行。
2021年11月,海底捞启动“啄木鸟计划”,称若门店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店。截至目前,已累计关停400+门店。
从财报可以看出,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以及“啄木鸟计划”的持续推进,目前海底捞的翻台率已经有所回升,2022年1月,海底捞翻台率环比2021年12月有所上升,达到2021年同期的106%。
今年7月,海底捞还首次公布了全新业务模块“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该业务模块通过对海底捞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形成了“外卖+社群+直播+线上商城”的社区营运模式。
总的来看,在行业承压、竞争加剧的时代,火锅赛道“一哥”海底捞已经表现出了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强大的韧性,其身上也仍然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正如蒋毅所说:“未来几年的中国餐饮,倘若真的能出现万亿级的品牌。其中,与其相信各类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品牌,不如就死磕海底捞!阵痛过去后,海底捞一样是餐饮的标杆企业!”
对于海底捞的发展,你看好还是不看好?
当下已经发年中财报以及年中营收预警的12家上市餐饮企业业绩,亏损、下降已成了主旋律。
8月14日晚,海底捞发布2022年上半年盈利预警。海底捞表示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2022年3月至5月新冠疫情影响,以及“啄木鸟计划”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