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磊|文
2022年,和府捞面高管频繁出走,供应商讨不到钱。陷入混乱之际,和府捞面选择了“开放加盟”。
新中式烘焙品牌虎头局,也是在曝出拖欠员工工资、拖欠供应商货款,在重庆、成都相继“关店”之后,转型“开放加盟”。
但是,“加盟”不是救命稻草,更不是在身陷困境之时。直营转加盟应当在“巅峰时刻”就提前布局。
“加盟”不是救命稻草
“加盟”不是救命稻草。
比如和府捞面,一直坚持直营,并且估值一度高达70亿元。10年融13轮,E轮拿下8亿元,创面食餐饮行业的融资纪录。
但是和府捞面在2022年开放加盟之际,内部一片混乱。
2022年的疫情,重重地打击了和府捞面。受疫情影响,和府捞面在2022年经历了2次全员降薪、近10名VP级高管离职,涉及的部门不仅包括产品、运营、IT、品牌、加盟、开发,甚至还包括行政。
当品牌身陷困境之际,寻求开放加盟,往往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引来更大的负面评价。
事实上,和府“开放加盟”短短数月之后,自己都撑不住了,加盟业务的团队就基本人去楼空。
一名和府捞面的离职员工说,“当时确实准备大干一场的(加盟业务),团队负责人到位之后,也迅速拉起来了一个二三十人的队伍。结果没几个月风向变了,人都陆陆续续撤了。”
“加盟”应当被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不仅和府捞面把“开放加盟”视为救命稻草。很多品牌也都有这种错误认知。
比如虎头局被曝拖欠供应商货款。
一些供应商选择断供原材料,导致虎头局包括老虎卷、米蛋糕等多款产品在门店做不出来、无法售卖。虎头局位于广州办公室门口还被贴上了追讨装修款的大字报,涉及的工程款主要是广州、深圳两家门店。
与此同时,虎头局全线关闭了重庆、成都、北京的门店,并发表文章坦承存在资金压力,未来将聚焦华南和华东市场,并放开加盟。
一个品牌身陷困境,自身生存都存在变数,你敢“开放加盟”谁敢跟啊?
事实上,和府捞面也好,虎头局也好,他们开放加盟的最佳时期是在品牌的“巅峰时刻”,把“开放加盟”视为第二增长曲线。
为什么?
理由就是《什么值得加盟》提出的:直营是加盟的初级阶段。在打造好直营门店模型后,用加盟连锁来复制直营单店的成功模型。
这样做,既收获了品牌红利,又将经营的赢利点从门店转移到供应链,实现了经营的升级。特别是小吃简快餐品类,如果始终坚持直营,无异于用把兔子当大象养,造成投入过大,回报过低。
加盟=超级效率
很多餐饮人还在思考:直营好还是加盟好?
找到最佳答案的方法不仅仅是道德追求,更应该落点在品类的供应链水平。在供应链不成熟时,直营=高品质;在供应链成熟时,加盟=超级效率。
对于这个论断,道哥多次强调:“比起直营,加盟是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并且,《什么值得加盟》有专门文章论述(详情:加盟是比直营更先进的生产方式)。
因此,我们真正的选择其实是“何时用直营,何时用加盟”?
这个选择题为两步:
——第一步要考虑的,是你的品类是不是适合加盟。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品类是小吃简快餐、休闲餐,都适合开放加盟。如果你做的正餐,那就需要慎重了。
这跟养动物一样,小吃简快餐、休闲餐这些小投资的品类,就像养兔子和养羊,只有规模化才能最优;而正餐就像养大象,不适合批量养殖。如果你用养大象的方式去养兔子,只能养成宠物,无法养成产业。
——第二步什么时候开放加盟比较好?
开放加盟过早,会带来双重负担:一是会被加盟商责骂“割韭菜”,二是担心加盟商搞乱了品牌。
那么什么时候开放加盟比较好呢?就是在做好加盟前,你要先做好直营门店。因为加盟的本质,是复制“直营的、成功的赚钱”。
像和府捞面、虎头局等直营品牌,在自己完成多店型测试之后,就应该试水加盟模式。而不是等到自已身陷困境之际,临时抱佛脚,把“开放加盟”当成救命稻草。
你怎么看?
2022年披露数据的69家在港上市内资房企中,实现盈利的33家房企总净利为1905亿元。期内,共有4家在港上市内资房企归母净利超百亿。
在资本的狂欢过后,新消费赛道内风口显然已去,众多被资本热捧的新消费品牌们开始不断地陷入裁员、亏损等困境之中,不少品牌也已四面楚歌。
过去一年,由于疫情导致娱乐、社交场景的选择受限,一些原本小众的运动项目吸引了年轻群体关注,迅速成为新的潮流。
许多购物中心会获得基于销售额的租金收入作为佣金。中国最大的购物中心持有者和运营商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料将从中受益最大。
在港资地产商的收入结构当中,零售租赁业务占据较大的部分。太古地产、恒隆地产均以零售物业租金为主,2022年租金收入均超过百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