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关店45家马莎关店5家 百货商店如何涅槃重生?

赢商网 林依萝   2015-08-17 15:52
核心提示:据不完全统计,随着万达百货的关店潮,截止8月13日,2015年1-8月,全国约73家百货店关闭停业,其中不乏百盛、马莎、华堂、尚泰等外资企业,但以万达和王府井为首的中资企业关店情况更让人惊讶。

  摘要:在电商和其他业态的夹击下,百货正面临着产前的阵痛,关店的关店,调整的调整,伤痕累累。据不完全统计,随着万达百货的关店潮,截止8月13日,2015年1-8月,全国约73家百货店关闭停业,其中不乏百盛、马莎、华堂、尚泰等外资企业,但以万达和王府井为首的中资企业关店情况更让人惊讶。

  加之旧有模式限制,百货商店沦为“试衣间”和“展示柜”,转型调整势在必行。近日,万达转型、“苏阿里”出现、百盛携手衣恋年底将开概念店、O2O……这些方式似乎成了百货商店转型的新出路?经历了一系列的关店瘦身、结构调整以后,百货商店如何涅槃重生。

  万达百货急砍45家 尚泰百货全军覆没

  90多家百货商店,7月底之前关闭45家,万达百货的“关店潮”引起了业内业外的广泛关注。

  事实上,关店的不仅万达一家。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王府井、百盛、马莎、华堂、尚泰、津乐汇、天虹商场、远东百货、阳光百货、金鹰百货……或多或少地在关店瘦身。其中王府井关店约5家,百盛百货和尚泰百货目前在华全军覆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百货“关店潮”主要是百货公司希望关闭经营不佳的百货商店以降低亏损,又或者像万达集团回应“关店潮”的:调整事关公司整体战略转型。

  降低亏损和调整转型,是百货关店的两个重要原因。

  据报道,同为国内龙头企业的王府井百货,今年上半年也关闭了5家店,王府井方面表示,4万平方米以下的独立百货门店经营以及大规模装修改造投入均难以取得很好的投资回报。同时,王府井方面发展战略转向购物中心以及奥特莱斯业态,不再开百货门店。

  业内人士分析,百货“关店潮”的原因大致有5点:1、商品同质化和经营模式雷同,百货间“价格战”常态化;2、租金和人力成本上涨;3、网络电商围剿,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4、政策影响。5、部分外资企业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约200家百货商店关闭,包括141家外资店和60家本土店。今年1-8月约关店73家,而这次百货“关店潮”似乎还没结束,仍不时传来百货关店的消息。

  与2014年关店仅发生在一线城市、沿海城市不同,今年的百货“关店潮”一路向西,长驱直入二三线城市,西南片区的“商城”成都正经历着多个百货关店的窘境。

  转型,“讲故事”也要讲下去

  百货的“关店潮”早有预感,从在亚马逊买第一本书、在淘宝买第一件衣服开始,百货商店的亏损已然潜伏。

  由此,一场“去百货化”、“拥抱互联网”的中国百货业第三次浪潮正此起彼伏。

  其实,百货集团早已密谋转型,但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过程极其艰难。

  一向以买手制、自营模式知名的NOVO百货,其总裁唐宇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4年,商业地产会比较辛苦,NOVO将全面采取收缩策略,对部分亏损门店进行调整,不再开设新店。2015年初,NOVO全球购上线,开启了互联网+实体的战略模式。

  日前宣布从房地产向服务业转型的万达,计划未来五年投资200亿元发展O2O模式,近日,联手腾讯、百度推出的“飞凡”电商正式上线。紧接着,又有消息称万达与苏宁云商继续合作,苏宁将全面接手万达百货业务。

  同为中国知名百货的王府井,在关了5家店以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亏损,大刀阔斧进行“触网”战略,王府井网上商城、移动商城玩个不停。加上从百货转型到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态的线下战略,一举组成线上线下“牢固”阵营。

  相较于中资企业大闹互联网战略,外资企业更加多元化。

  年初,在中国内地全军覆没的百盛集团,8月10日宣布,将与韩国衣恋集团共同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15年年底开业全新City Lifestyle Mall概念店,并推出全新品牌时尚馆。业内人士认为,这是百盛加快战略调整适应中国商业地产的表现。

  而在中国的发展出现“南橘北枳”的日本华堂集团,尽管北京频繁关店,但成都却风生水起,成为单体百货标杆。对此,华堂集团方面表示:在中国先专心做好实体零售,然后才会考虑电商的发展计划。符合日本人做事扎实仔细的作风。

  不论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国百货业正处于产前的阵痛,转型调整势在必行,无论是O2O还是概念店,“转型”即使是讲故事也要讲下去,转型未必成功,不转型似乎只能等死。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