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牌的“打假阴谋” LV过后、哥伦比亚又来维权

齐鲁周刊   2012-09-26 10:43
核心提示:近期,著名户外品牌哥伦比亚发起大规模诉讼,起诉销售假冒哥伦比亚品牌商品的商户,商户家数达到36家。7月,奢侈品巨头法国LV在南京、合肥两地将30多家个体户告上法庭,每家均索赔50万元,总金额约2000万元。登喜路、卡地亚等品牌今年也都曾向南京法院提起维权诉讼。

  近期,著名户外品牌哥伦比亚发起大规模诉讼,起诉销售假冒哥伦比亚品牌商品的商户,商户家数达到36家。7月,奢侈品巨头法国LV(需求面积:1000-2000平方米)在南京、合肥两地将30多家个体户告上法庭,每家均索赔50万元,总金额约2000万元。登喜路、卡地亚等品牌今年也都曾向南京法院提起维权诉讼。

  不过,与此同时,在一片摇旗呐喊的打假声中,奢侈品又半推半就。因为这些打假“给力”的品牌在和小经销商斗智斗勇的同时,又纷纷表示“鉴定无门”。主动打假,却不愿意帮助买到假货的消费者维权,奢侈品打假,似乎显得不是那么纯粹。

  打假也有“LV专场”

  今年,奢侈品打假似乎愈演愈烈。前些天,著名户外品牌哥伦比亚发起大规模诉讼,起诉销售假冒哥伦比亚品牌商品的商户,商户家数达到36家。7月以来,南京莱迪购物广场、环北市场、淘淘巷3家大市场和市场内约20家小商户轮流站到了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被告席上。而他们面对的起诉方,则是LV。

  LV委托北京罗杰律师事务所状告这些小商户知假贩假,长期重复侵犯其商标权。LV向每一个小商户索赔50万元以及维权成本数万元,并追究市场管理方连带责任。这些被告所在的市场大都类似过去的北京秀水街,其所售商品大多价格低廉、品牌杂、仿冒品多,被称为“山寨集市”。

  很快,这股打假风暴也刮到了合肥。7月下旬,这家公司将合肥太阳城、白马商城的10多家小商户告上法庭。目前,这一公司在南京、合肥两地状告的商户已达30余家,索赔约2000万元。由于案件密集、诉讼内容相似,南京当地媒体笑称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近来成了“LV专场”。

  此外,登喜路、卡地亚等品牌今年也都曾向法院提起维权诉讼。有关奢侈品品牌打假案件数量已远超往年。据一位与这家公司有密切接触的人士透露,路易威登选择这一时间点到南京打假,是因为南京旗舰店将开业。无独有偶,路易威登位于合肥的银泰中心的专卖店也将于近期开业。

  一个假包“价值”60亿欧元?

  奢侈品品牌为何如此热衷于打假,一个数据也许就能说明问题:根据估计,冒牌货每年给法国的奢侈品行业就造成3万~4万个工作岗位和60亿欧元的损失。

  也因此,在打假行动中,法国最知名的奢侈品行业协会科尔贝协会显得尤为积极:今年5月30日,科尔贝协会借助海关和巴黎机场公司、法航和德高的合作,在法国机场贴出一万张富于幽默感的宣传海报,例如,在一个珑骧水饺包(珑骧品牌标志是一只奔马)上方写着“赌错的马会让您付出巨大代价”。

  打假宣传运动对公众认知假货危害成效明显。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法国消费者清楚欧洲存在保护知识产权共同法律的比率是84%,在欧盟国家中高居第一。随着网络逐渐成为假货尤其是奢侈品假货的发展乐土,科尔贝协会也将打假行动延伸到网络。2009年末,科尔贝协会开始试图通过和大量电子商务销售平台网站达成反假货宪章。

  在打假方面,法国的其他政府部门也很卖力,法国海关和间接税总局知识产权保护分局负责人瓦莱里·拉蒂戈指出,我们设立新的网络海关部门专门对付网络假货,该部门包括8名情报分析家和7名海关调查员。在法国,海关查获的假货从1994年的20万件增至2011年的890万件,翻了44.5倍;通过邮寄快递查获的假货是140万件。

  大牌们的“山寨”阴谋:地摊货也能扩大影响力

  一般而言,消费者去诸如爱马仕、古驰、普拉达、香奈儿等奢侈品牌专柜,提出验货要求时,均会遭到拒绝。不提供验货服务、不出具正规的书面鉴定,这已成为大部分奢侈品牌的“潜规则”。

  品牌旗下的专属鉴定中心往往是“藏在深闺人未知”,即使中国区官网上也没有公开的联系方式。古驰中国总部设在上海,但无论是拨打114查号台,还是通过互联网搜索,都无法查找到古驰中国总部的确切地址或联系电话。

  与奢侈品专柜拒绝验货的冰冷态度相对应的是,以这些奢侈品名义贩售的商品已经在中国的大大小小的网店上遍地开花。淘宝网上,爱马仕商品6万多件。其中标榜“绝对真货”、“专柜验货”、“海外代购”的占很大比例。不少大型网站,也专门售卖奢侈品。

  事实上,即使是京东、当当这样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也多次被品牌商称“并未授权”,“保留对其行使法律手段的权利”。施华洛世奇、古驰、卡西欧等品牌均表示,并没有与京东等网站合作。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谁主张,谁举证”,网购维权往往需要公证购买假货的过程,网络交易的“异地性”决定这一过程往往昂贵而漫长。而具有辨别真假能力的品牌旗下鉴定中心往往处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状态,更是让消费者求偿难上加难。对部分品牌方而言,品牌被“山寨”也是在扩大品牌影响力,有的品牌方不仅不在乎被“山寨”,甚至乐于看到品牌进入大众化“流行”视野。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齐鲁周刊,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