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百货淡出视线 大型一体化商超接连落户济南

都市女报   2013-03-25 14:29
核心提示:百货大楼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济南市民最主要的购物场所。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老百货大楼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在2007年,济南百货大楼正式被拆除。

  3月下旬,济南召开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发展通报会,近几年各种大型一体化商超接连落户济南,人们越来越依赖这种shoppingmall带来的便利生活。

   商业发展之迅速,使曾经留在一代人记忆里的老百货大楼,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杨继斌,回忆起老百货,觉得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小时候,他一回家就直奔家里的糖果桶,这些糖都是从百货大楼买来招待客人的。“对大楼最深的回忆就是排队。”他说。1977年前后,济南兴起“的确良”。正上初中的杨继斌被妈妈带到第一百货大楼,“扯块布,做新衣服”。“那时候穿着虽算不上时髦吧,也挺洋气的了。”他排队“抢”了一块白色“的确良”,做了一件衬衫,扎在裤子里面,整个人都觉得精神起来了。

  在老济南人的脑海中,“老百货”不仅是历史见证者,也是几代济南人成长的陪伴者,成为他们心中温暖的回忆。

  “快”生活

  被一体化商超改变的消费

  蛇年春节期间,济南的大型一体化商超销售额实现了近两成的增长。从北京回济南过年的冯潇菲对此深有感触,由于过年,不能去太远的地方,本地的综合商超就成了她和家人外出的目的地。开车到恒隆广场附近,光停车就要排队20多分钟。她和老公想带着父母吃一顿西餐,可是看到餐厅外面等位的地方已经围了两圈人,于是她和老公分头行动,她去买下午的电影票,老公带着爸妈在餐厅等位置。

  这样的场景在周末也会碰到。经四路的万达广场、泉城路的恒隆广场、经七纬十二路的和谐广场,还有省体附近的鲁商广场……满足人们吃喝玩乐的综合性一体化商超,早已成为济南人闲暇时的聚集地。济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葛金田说,过去人们外出逛街,多是单纯为了购物,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模式也在改变,对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增多。此外,这些商超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有调查显示,深圳居民日常购物中在综合商超、大型超市等的比例达到九成以上,多数人认为这样的购物方式方便又快捷,东西也十分齐全。

  “暖”回忆

  钱票在一根根铁丝上穿梭

  商业发展之迅速,使曾经留在一代人记忆里的老百货大楼,逐渐淡出人们的脑海。

  杨继斌回忆起百货大楼,觉得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就像文中开头讲述的,他小时候排队“抢”白色“的确良”做白衬衫的段子。那时,部队的军装也是用的这种布料。

  百货大楼里的地面是水磨石,孩子在里面都是边跑边滑着往前。让杨继斌觉得特别“有气势”的是收银台。收银台在各个柜台的中间或一角,为收钱方便,百货大楼在柜台和收银台上方牵一条铁丝,在铁丝上夹几个铁夹子,售货员便把钱或票和价格清单用夹子夹在铁丝上,用力一推,夹子就顺着铁丝像坐缆车一般滑到收银台那边,收银员结算完后,把找零的钱或票用同样的方法给售货员送回来。“头顶上是夹子‘飞来飞去’,爸爸妈妈在结账,我就抬头盯着看。”

  杨继斌上高中后,有一天,同院子的邻居告诉他百货大楼里有了一种镜子,能把人照成奇怪的样子。好奇的杨继斌就和同学一起来到百货大楼。要参观这钟“奇怪的镜子”还要排队,排到自己后,看着镜子里“扭曲”的自己,都笑到肚子疼才罢休。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是哈哈镜。

  上班后,他再逛百货大楼,就不是为了糖果点心和哈哈镜了。攒上一个月的工资,攥着30多元钱去买一双皮鞋,有时候一双好皮鞋甚至要花费两个月的工资。

  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魏萌萌对百货大楼的记忆已经非常模糊,小时候妈妈总是牵着她去百货大楼买时兴的红头布鞋,几元钱一双,穿坏了再买新的,“就好像没有其他样式的鞋一样”。那时春节,家里的孩子都穿新衣服,妈妈也给魏萌萌买了一身红色的棉衣棉裤,“我就记得特别开心,穿上了就不肯脱。”

  济南百货大楼1955年8月15日开张营业,当时有300多名职工,营业面积4300平方米。1966年定名为济南百货大楼。1986年,济南百货大楼在对原营业楼进行配套装修、防震加固的基础上,又在楼旁增建一座8750平方米的新营业楼。1988年10月4日,新旧营业楼同时对外营业。1994年,济南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山东省第一家挂牌上市的商业企业。

  传统百货消逝

  生活方式升级

   百货大楼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济南市民最主要的购物场所。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老百货大楼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在2007年,济南百货大楼正式被拆除。

  济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伟说,经营形式老化、不适应市场需求使传统的老百货大楼逐渐消失。最早,百货大楼是一个城市的商品集散地,布匹、羊毛衫、锅碗瓢盆、牙刷毛巾等百货商品一应俱全。时过境迁,商品销售的品牌化和高端化给中国城市的百货商店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的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原来只卖商品、没有品牌的百货公司很快沦为大卖场。

  上世纪90年代,经四路是济南重要的商圈,人民商场、大观园、人防商城,从日用百货到服装鞋帽,小到针头线脑,大到冰箱彩电,总能买到应心的商品。在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中国的老百货大楼进入了被替代的时期。若要继续存在,就要不断地去升级和改进,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老牌大观园成功引进长春欧亚,彻底打破原有的经营思路。人民商场与振华的合作也完成了人民商场的升级,振华商厦济南人民商场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造后明确了发展方向,产品档次也实现质的飞跃,主营国内外知名时尚品牌和高档产品,一线品牌云集。而万达广场作为济南首个shoppingmall,更是为整个经四路商圈注入了活力。

  北京新光天地百货在培训员工时就说,现在的百货公司,不仅是在经营百货的商品,而是在营销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老百货的那股“人情味”

  2月份,厦门仅剩的一家老字号百货大楼——— 建成百货,因租约到期停止营业,关门后,夏商集团将收回店面,重新对外招标。许多老顾客闻讯赶来,把各个柜台围得满满当当。很多顾客不是担心买不到这些商品,而是想留住跟这家商店有关的记忆。

  一位处在花甲之年的“老济南”说,她住在趵突泉附近,那时的百货大楼亲切的就像自己家的。“从还是小姑娘时就在里面做衣服,布的质量好、价格便宜,柜台的柜员也都认识。”她说,现在一切都比过去方便,可是这些大型的商超,“总觉得少了点感觉在里面。”

  曾经在济南第二百货商店工作的老售货员叶女士说,她1981年进店,刚进店的时候每个月20多元钱的工资。店里的售货员平均年龄四五十岁,工龄差不多都在20年以上,“那时候从工作到退休,都在一个地方,不像现在这样频繁跳槽。”叶女士说,商品的价格也都只是从几元到十几元。最重要的是,百货商店的商品质量有保证,从手工剪裁布匹、修钟表和裁缝的柜台到小的针线、纽扣,“这些小玩意儿如今在大型商店早就看不见了”。

   叶女士说,她在家具区售货,7:30到店里后,骑着三轮车自己到后院搬货,“我们的搬运工就是我们售货员自己。”一般情况下,一天的工作都是两班倒,晚上6:00就关门了,夏天的时候会晚一些。

  “去买东西的多是在附近住的,来来往往都会打招呼。”叶女士说,至今都令她难忘的,就是老百货大楼的那股“人情味”。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都市女报,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