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百货在华业绩疲软 老佛爷、梅西等欧美系百货信心满满

服装时报 贾榕   2013-05-15 09:07
核心提示:曾经低调撤离中国的法国老佛爷百货9月将在北京西单商圈重开,美国的零售巨头也借着电商之路进军国内市场,然而早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日资百货店却表现得有些疲软……外资百货扎堆来华“圈地”,前景究竟如何?

  中国消费者在海外市场疯狂采购、万人空巷的场景,已成华人高速增长购买力的象征,也让不少海外百货业巨头们愈发觊觎中国市场这块诱人蛋糕。曾经低调撤离中国的法国老佛爷百货9月将在北京西单商圈重开,美国的零售巨头也借着电商之路进军国内市场,然而早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日资百货店却表现得有些疲软……外资百货扎堆来华“圈地”,前景究竟如何?

  日资在华业绩下滑

  长期以来,日本百货店的经营模式一直是中国乃至东南亚各国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以至于在世界上形成了以日本百货店为中心的“亚洲模式”。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百货店开始进入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衰退过程。

  近日,沈阳伊势丹(需求面积:15000-30000平方米)通过官方网站、新浪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接到伊势丹东京总部发出的通知,决定在今年5月31日闭店,6月1日起停止沈阳伊势丹百货店的经营。沈阳伊势丹张贴的结业公告称,自2008年3月份开业以来,公司的200多名员工都非常努力,但一直没达成目标的预算,截至目前始终是赤字经营。据伊势丹的消息人士透露,沈阳伊势丹每年亏损额平均在2000万至3000万元之间。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由中国老牌百货企业王府井与日本伊藤洋华堂联手打造的北京王府井洋华堂首家门店——劲松店突然宣布停业,引起业内一片哗然。这家作为王府井跨界超市业态“试验田”的劲松店,在经营了近8年后,依然未能摆脱亏损的尴尬。

  作为日资零售巨头,尽管永旺集团对中国市场的胃口不小,但永旺百货有限公司日前发布赢利警告,称2012财年纯利跌幅可观,原因与2012年中报所述理由类似。2012年中期,该公司也曾发布赢利警告,当时纯利大幅下滑39%。

  由于经营模式的调整速度无法跟上消费者购物理念的转变速度,日本百货店大幅放缓了在华扩张步伐。例如,华堂商场已有近3年未开新店。其间,2011年华堂商场还关闭了位于北京的五棵松店。“日本零售企业可谓是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但由于百货+超市模式已经彻底过时,致使他们没能赶上中国零售市场的黄金十年。”一位业内人士分析。

  另外,有专家表示,“中国市场目前已经今非昔比,如物美、王府井百货等本土企业已经逐步壮大,而沃尔玛、家乐福也在从根本上巩固在华的市场份额。此外,新兴业态及购物方式正在强势压缩传统零售的生存空间,日系零售想大跃进难度极大。”

  欧美巨头信心满满

  已传说3年之久的“巴黎老佛爷开到北京”终于将在今年9月落户变成, 1997年该公司在北京王府井附近开设的第一家分店,因经营亏损严重仅维持一年便不得不关闭。“那时候的市场条件尚未成熟。而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对今年9月在西单开业的门店非常乐观。并且接下来5年,我们预计将在中国内地开16家分店。” 法国巴黎老佛爷百货国际推广部负责人Thierry Vanni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回应。

  除此之外,美国著名连锁百货公司梅西百货也将于今年6月通过电商通道进入中国,接下来还将开设实体店铺。美国梅西百货董事长特里·兰格伦表示,梅西百货完全有资金在中国开几百家分店,但从消费趋势来看网购当红,所以将从电商入手,6月份梅西中国网店将亮相。“淘宝是个巨人,我们还只是条小鱼,淘宝上美国代购店我也很了解,他们从我的百货买东西,然后再卖到中国,这回我们要把产品直接卖到中国。”

  另外,进入中国已快5年的英国百货零售商马莎百货也不甘示弱,在过去几个月里,分别在温州、江阴、常州开了3家新店。

  外资百货前景难测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市场营销研究中心主任晁钢令表示,不少百货商家可能在前几年已萌发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念头,随着欧美消费市场的恶化,来华投资成了商家们眼中的救市良策。中国人口基数大,私人财富增长迅速,消费正处于成长阶段,这些都是吸引外资百货入驻的主要原因。

  不过,目前看来业内分析人士对于欧美巨头的乐观态度似乎并不太“买账”。有市场人士表示,眼下国内百货业一片惨淡,不仅内地的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网购也愈来愈普及,百货业增长普遍进入放缓时期。

  业内专家认为,外资百货看到中国市场高速增长的购买力,却未必预估到国内白热化的竞争环境,甚至局部区域百货过量的风险和隐忧。根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统计的81家大中型零售企业经营年度数据显示,2012年百货店销售总额为2282.7亿元,同比增长仅8.92%;利润总额60.1亿元,同比下降6.14%;销售利润率3.08%,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而在2006年至2011年间,百货行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6.5%。

  相互学习促进发展

  “近两年,外企百货重新回归中国市场,并没有‘狼来了’那么可怕。 ”百货业内人士说,“本土化仍然是外资百货进入中国市场面临的首要问题,记得玛莎百货刚进入中国那会儿,就由于衣服尺码问题,一度业绩不佳。”

  本土百货与外来的国际百货并非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双方其实各有优势。本土百货对于消费者的喜好和中国式的消费文化等有很好的了解,而且占据了先天的地理条件优势,这些都是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百货所无法比拟的。但对于国内百货,业界常用千篇一律这个词来形容,说的就是百货的重复率很高的问题。而外资百货在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以及商品品牌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这些都是本土百货需要好好学习的。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服装时报 贾榕,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