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外资超市风生水起 百佳等国内超市难逃关店厄运

赢商网云南站 张亮   2014-09-12 17:41

核心提示:以沃尔玛、家乐福为主的几家大型外资超市在云南遍布各商业中心及黄金地段,形成争霸之势。在运营方面可谓是风生水起,除了门店的升级调整,也不曾有关店现象。而对于百佳等国内超市,在云南关店的现象也频频出现。

  (赢商网云南站报道)因零售业的市场需求易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加上租金与人力成本攀升,超市行业利润渐薄,近年来竞争更趋白热化,引发关店潮。

  据相关媒体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在国内共计关闭158家门店,远超2013年全年35家的关店数,其中全国各地有146家大型超市关闭。外资零售企业关店数达118家,占关店总数的75%(含中外合资企业)。而在云南,赢商网云南站记者发现,恰恰与全国相反,近年来关闭的超市大多都是国内企业而非外资。

  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在滇风生水起不曾关店

  自电商疯狂起来,家乐福沃尔玛这些外资零售巨头,纷纷在华关店歇业。沃尔玛更是煞费苦心,决定花费3时间,斥资5亿开始疯狂整顿中国市场。外资零售似乎开始了历史空前的危机时代。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沃尔玛已经在全国陆续关闭了9家门店,并称会在国内关店15家至30家,占沃尔玛中国店数量的近9%。而法国零售商家乐福近日也宣布退出印度,关闭从2010年开始经营的5家现购自运店。

  那么,在云南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呢?据赢商网云南站记者了解,以沃尔玛、家乐福为主的几家大型外资超市在云南遍布各商业中心及黄金地段,形成争霸之势。在运营方面可谓是风生水起,人气十足,除了门店的升级调整,也不曾有关店现象。随着昆明各商圈日臻成熟,商业项目遍地开花,也吸引了麦德龙、乐购等外资超市。由于来滇较晚,真正开业超市很少,更没有关店的门店。

  不仅没有关店的外资超市,而且拓展的步伐也很迅速。据赢商网云南站统计,沃尔玛在昆明,继小西门大观店后,又开设了集大店、国贸中心店、霖雨路店、兴苑路店、前兴路店、喜相逢店、新迎店、云山路店和昌源中路店等9家沃尔玛购物广场。沃尔玛的野心显然不止局限于省城昆明。自2005年挥师州市后,又在玉溪、曲靖、大理、个旧、楚雄、普洱、昭通7个城市开设了7家购物广场。在云南已成功布局17店,2014年有望新开5家。

  家乐福方面,2002年9月27日在昆明开办的第一个超市——世纪广场店。2002年12月18日昆明家乐福第二店白云店顺利开业。2006年8月22日及9月8日开设了昆明的第三家分店家乐福云纺店和第四家分店赢商网家乐福龙泉店开业。发展至今,家乐福深耕云南市场十余年,云贵区创造了一年内(赢商网2011年10月-2012年7月)连开5家店的速度。家乐福对在曲靖、楚雄、昭通、大理、丽江等其他州市也保持高度关注。截至目前,昆明共9店开业,2店待开业;曲靖1店开业1店待开业;丽江1店待开业;大理1店待开业。

  百佳超市昆明折戟 租金压力还是商业决策?

   在香港,百佳超市“无限风光”,过去几十年间,百佳超市在香港打败了外来的巨头沃尔玛以及家乐福,是香港超市业的老大。而在云南,2006年百佳进入昆明,拿下昆明“真金白银”的三市街地段。就在8年前,提起“百佳”,很多昆明市民都曾慕名前往。而现在多年过去了,在云南还是只有一家门店,还被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排挤在外。终于在8月底,陷入多方“泥淖”难以翻身,最终被迫关店,也结束了在云南那段风雨飘摇的日子。

  在经营商户抱怨人流和消费能力不好,消费者吐槽超市没有特色体量不够大的背后,关店的原因也渐渐浮出水面。网络上有人发帖爆料称是李嘉诚撤资,而记者也听到了多个版本——有传关门主要是扛不住即将上涨的租金。有人称租金由原来的每年600万元上涨为1000万元,有传租金每平方米将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涨30%,还有的则称是物业方将每月40万元的租金提高至150万元。

  百佳超市中国区公共事务总监廖穗湘否认了 150 万元租金的说法,但同时也表示租金压力确实是超市停业的一个原因,并强调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商业行为”。对于百佳超市是否会重新选址开业的问题,廖穗湘表示这是商业机密,并未作答。

  然而某连锁超市高管认为,如果一个超市有足够的竞争力赚取营业利润,租金并不是个问题。“百佳面临的问题来自多个层面,比如商圈选择、物业条件、经营策略、总部布局及投入等。”该人士分析说,从百佳的选址看,尽管位于市中心,但门前有个长长的阶梯,项目设计并不具备“可亲近性”,一些一楼商户又被楼梯所遮挡。另外,虽有停车场,但位于超市背后,指引不够,很多市民甚至不知道。再看周边,人口分布并不集中,是典型的市中心“空心化”。况且,半径一公里范围内还有两家家乐福门店、一个百盛超市、百大超市等群雄布局。再者,百佳在价格促销、商品推广、商品特色等方面也有一些问题。

  那些年 命途多舛的云南本土超市

  2005年的昆明而言,本土超市却命运多舛。进入昆明的第一个洋超市——普尔斯马特,因其资金链的断裂,不仅直接导致旗下的多家昆明“诺玛特”超市关门,并引来一场不可避免的诉讼。

  就在同年,曾红极一时的本土超市——昆明红联超市北店又告关门。1997年,昆明樱花集团成为国内继广州之后,第二家引进大型仓储超市业态的企业。当时,红联超市的经营模式曾在国内轰动一时,并掀起昆明市民“购物消费到红联”的时尚风潮。但自1999年开始,红联开始沉寂。从去年末到现今,其现状令人揪心:7家连锁超市仅剩下西市区、关上和建设路3家。樱花购物中心已不复往昔风光,20家社区便利店,目前只有16家在经营。除超市亏损外,后两种零售业态还能勉强维持正常经营,其负责人的解释,坦荡中更有无奈:缩减规模,是为了减亏。

  还是2005年,5月25日昆明本土超市佳满福连锁店突然关门,100多家供货商闻讯赶到佳满福各连锁店外,用车堵住店门讨要货款。马街分店送货车堵死超市大门,吴井分店情急供货商撬门抢货。据在场的供货商透露,佳满福关店是由于超市老板已卷走钱款“人间蒸发”。

  看来,本土的超市还是难以逃脱资金断裂、经营不善以及外资超市的强烈冲击的厄运。想要规避风险,也许只能在相当实力的条件下从经营管理、货品管理、超市形象着手改革,并结合当地的消费习惯,从小而美上多下功夫。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