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特色高端品牌替代传统奢侈品 外滩商业复苏可期

赢商网上海站   2014-10-21 18:30

核心提示:一线品牌虽撤离外滩,但它们同时也正向其他商圈转移,与此同时,许多新兴特色高端品牌陆续进驻外滩,希望通过效仿成熟品牌来传递国际形象。

  从香奈尔到阿玛尼,从杰尼亚再到Dolce & Gabbana,当一众一线奢侈品牌聚焦外滩,这里便成为了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最好的“饰品”。回顾过往,从1890-1930年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到1990-2000年外滩CBD的重新崛起,再到2003-2012年国际一线大牌的大举入驻,外滩始终承载着“东方华尔街”的美誉。2012年开始,外滩繁荣的商业气息逐渐调整,先是Dolce & Gabbana搬离了外滩6号,经营10年之久的乔治阿玛尼也关店,随后,外滩18号陆续失去了百达翡丽与宝诗龙,外滩的发展正遭受严峻的挑战。 

  戴德梁行华东区商业地产部高级助理董事范红娟认为,就目前而言,一线品牌虽撤离外滩,但它们同时也正向其他商圈转移,如宝诗龙进驻恒隆、国金中心;Dolce & Gabbana进驻环贸IAPM商场及K11购物艺术中心;HUGO BOSS进驻静安嘉里中心等。与此同时,许多新兴特色高端品牌陆续进驻外滩,希望通过效仿成熟品牌来传递国际形象。

  作为上海传统核心商圈的外滩,奢侈品牌一直是商铺的主力租户,可以说,奢侈品行业决定了这些商圈的兴衰。面对外滩的一时失宠,范红娟分析认为,首先,外滩土地的使用结构与区域内客流不符。区域内旅游人群达63%,其余为住宅居民与商业客群等,这意味着定位于高端奢侈消费的外滩商业并非为主流客流服务;其次,区域内公交体系不尽合理,换乘不便,行人环境差,过境交通与到达交通混行;再次,外滩滨水环境利用低效,绿地与公共空间、历史性遗留建筑并未形成有效良性互动;最后,外滩较为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及合理业态。戴德梁行数据显示,区域内51%为高端零售业,其次为服务业,区域内缺乏配套的餐饮及休闲业态。同比之下,位于加州贝弗利山庄的罗迪欧大道则非常出彩,作为美国著名的名品购物街,流畅的交通释放了游客步行空间,其支马路、辅路增设的特色小品与绿化,增强了区域休闲氛围与消费体验。

  对于外滩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范红娟建议,其一,外滩商业应全力打造商业所需条件,软件硬件双管齐下,保证成熟的交通,建立合理的规划,以此吸引目标客群;其二,外滩金融集聚带将以外滩为“轴”,自北向南为老外滩地区、十六铺地区和董家渡地区“三大地段”功能组团,构成“一轴三段”的发展格局。区域可充分发挥老外滩老建筑的市场价值,打造一个国际化中高档零售平台,或利用核心商务区的景观与优势,树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等;其三,在外滩源发展集中式商业,将高端奢侈品牌聚合,形成新商圈,并不断改善交通状况,增强人流可到达度,同时在主体区域发展高端餐饮、私人定制等高附加值服务,吸引目的性消费;其四,南京东路步行路段,应与外滩整合,拔高本路段档次,与外滩沿线业态形成互补;其五,外滩的两种主要功能,即白天的旅游景观与夜间的高端服务消费,也应该按照不同的客流进行差异化发展,使外滩恢复活力。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