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地产管理层“中海军团”达6人 4年来是如何壮大的?

一勺言   2014-12-17 09:17
核心提示:12月15日晚,龙湖地产公告,自2015年1月1日起,颜建国履职龙湖,担任执行董事,引进颜、徐,是龙湖自2010年来,吸纳中海人的又一举措。在此之前,龙湖地产管理层阵营中,中海籍人才已有多人。

  学习中海好榜样,过去四年,龙湖地产是怎样步步为营、低调成为拥抱中海高管最坚决的地产商?

  继万科地产、碧桂园后,龙湖地产成为中海系人才的又一热土。

  12月15日晚,龙湖地产公告,自2015年1月1日起,颜建国履职龙湖,担任执行董事,并成为董事会投资委员会委员。原执行董事周德康、冯劲义辞任。

  颜建国早先担任中建股份首席信息官兼办公厅主任,同时,原中海投资部总经理徐爱国也已跳槽龙湖,任龙湖投资发展部总经理。据一勺君查证,颜建国已于2014年6月来到龙湖,担任龙湖地产副总裁,而徐爱国则上任不久。

  二位中海籍高管的到来是要顶替现龙湖副总裁周德康、冯劲义之职。周德康现时主管造价采购等,由颜建国接任;冯劲义主管投资,由徐爱国接任。

  凭借强大企业管控,中海在业内名声显赫,挖角者众。万科曾有“海盗计划”——先后引入中海杜晶、刘爱明、袁伯银等近60位高管,在万科20多个一线公司负责人中,高峰时约1/3源于中海。

  引进颜、徐,是龙湖自2010年来,吸纳中海人的又一举措。在此之前,龙湖地产管理层阵营中,中海籍人才已有多人。

  学习中海步步为营

  投资部门历来是龙湖智囊军团所在。新加入的徐爱国现年49岁,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擅长投资分析,风格内敛务实。2002年加入中海地产,原为中海地产董事及投资部总经理。颜建国则为原中海苏州公司总经理。

  在目前管理层团队中,龙湖科班培养老将占据了半席江山,新注入的“中海能力”,为龙湖地产主席吴亚军所乐见。早于2010年,龙湖就在内部提出全面学习中海。

  但是,随着更多中海管理层的列队成型,使得中海高管的比例进一步提升,龙湖地产的高层权力格局亦同步微妙变化。前述人士评价称,确定去职的周德康与冯劲义,在早先龙湖地产高层中,扮演了一定的平衡角色。吴亚军辞任CEO后专心研究未来战略,负责考虑“三年后”,现任CEO邵明晓则成为“三年内”的负责人。

  2011年8月,邵明晓任龙湖集团CEO。此前,他以首任总经理身份掌管北京龙湖多年,旗下多位干将由于能力突出,先后外派沈阳、青岛、苏南、重庆、西安公司任总经理。北京公司培养起来的管理层壮大并覆盖多区域后,邵明晓CEO之位也因此被龙湖内部认为顺理成章。

  龙湖对于中海人的追逐,有多项战略意图。2010年,刚刚完成上市的龙湖处于野蛮生长阶段,上市雄心促使一批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将龙湖业绩从200亿提升至近500亿。时任西安总魏健、现任苏州总杨小鹏等皆在此列。

  但资本市场的欢心,并不单单建立在销售额的拼杀之上,而更多在于企业成本管控与利润营造上。市场愈下行,中海的投资者宠儿地位越发明显,也因此成为龙湖的对标对象。

  2010年,龙湖开始引进第一批中海人。时任中海地产青岛副总经理的袁春,来到龙湖开拓杭州市场。作为中海高管“入湖”第一人,有内部人称,袁春空降成功起了非常好的示范,由于团队标准化管理,杭州当年便实现业绩大提升。2013年,龙湖杭州完成销售62.6亿,在全集团内业务占比仅次于重庆和北京公司,居全国第三。2014年1月,袁春升任龙湖集团品牌及营销部总经理,接替离职的秦力洪。

  2011年,龙湖将原中海地产大连副总童建良引入龙湖,任宁波业务总经理。但囿于地块素质不佳,近年来,宁波项目去化表现一直平平。

  2013年2月,原中海内蒙总经理张泽林跳槽龙湖,任上海业务总经理,接替前上海总经理赵男男。知情人士称,张泽林营销能力较强,曾为中海在内蒙呼市创造别墅7成的市场占有率奇迹。

  “赵男男是龙湖学生兵,是吴亚军一直带在身边的人,也是龙湖培养出来的第一批高管。”曾就职龙湖多年的一位管理层人士说。

  但由于拿地与出货的节奏没踩到点上,导致上海多年来战绩平淡。上海本地一位地产从业者告诉一勺君,龙湖在上海做得一般,入驻7年来一直缺少亮点,现在仅余少数商业项目,且当地公司人员流动较频繁。

  来自龙湖合作方的一个匿名信源称,不久前,龙湖上海刚刚错失一块由央企转让的大幅地块。该央企要清理名下不动产,上海龙湖本欲以低价收入囊中,无奈龙湖决策流程冗长,该央企亟需在11月释放地块,导致双方未谈拢。一勺君向龙湖相关人士求证此事,并未得到确切答复。鉴于上海土地市场热度,龙湖品牌部人士说,“若真有此事,也属正常。”

  但上海一直是龙湖看重的一线重镇。作为龙湖押注上海的猛将,现在张泽林无疑被寄予厚望。据一勺君了解,自张泽林接管上海后,过去一年,张主要致力于去存货,带领团队以低价卖别墅、洋房,效果明显。“现在上海团队还在到处看地,他们迫切需要拿地。”前述知情人士说。

  同在2013年初,原中海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毛文斌也来到龙湖,挂帅广州公司总经理。毛曾为中海开疆拓土立下战功——除北上广深和成都外,中海很多城市都由毛开拓。

  现在,毛文斌把拓展风格带到了龙湖,成为龙湖正式进军广州的重要推手。今年11月10日,履新一年多后,毛文斌带领龙湖广州,以37.8亿元拿下天河区牛奶厂两宗地,帮吴亚军完成了六年来一直想落子华南一线城市的心愿。

  6月以来,广州地价一直在低位徘徊,当下正是拿地窗口期。龙湖广州公司一位员工告诉一勺君:“早在七八年前,龙湖总部投资发展部就派了一个两、三人小团队驻扎广州,他们只做一件事,就是找地拿地。但广州高手云集,龙湖几次失之交臂。”现广州公司已有员工56人。

  对龙湖来说,广州是一块仍待开发的业绩蛋糕,它使华南区增至4城。根据龙湖2014年中报,今年上半年,龙湖华南区完成销售额8.1亿元,仅占总销售额202.8亿元的4%。这个成绩在龙湖全国五大区中名列倒数第二——埋伏多年后,现在,龙湖的广州故事,毛文斌任重道远。

  依然是2013年。当年4月,原中海苏州副总经理李宏耕开始担纲组建龙湖南京公司。“李本人能力非常强,加上南京市场一向不错,龙湖对他充满期待。”前述内部人士说。

  李宏耕的到来加快了龙湖挺进南京的步伐。今年6月,龙湖以25亿元挂牌底价接盘中冶置地旗下项目,正式打开南京市场。

  南京是华东重要城市,符合龙湖的区域“扩纵深”战略。龙湖内部人士对一勺君称,南京属于集团内24个目标发展城市之一。但刚刚启程,业绩表现仍是未知数。

  2014年初,随着袁春从杭州升入集团,原中海地产厦门公司总经理张旭忠担任龙湖杭州公司总经理。张旭忠来后,今年杭州已经卖了近6、70亿。他们的团队执行力非常强。”一位杭州业内人士说。

  随后,龙湖挖来原中海地产集团规划设计中心工程结构总监叶林,令其担纲龙湖集团总结构师,这位58岁的老将,成为了龙湖结构技术层面的新鲜血液。他将“辅佐”现任龙湖集团总工程师黄世轩,加强龙湖的工程体系,而黄世轩作为一个老龙湖人,则被吴亚军称为“压舱石”。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颜建国、徐爱国在内,中海系至少有9位大员在龙湖上下发挥作用。

  上述去职龙湖的前高管告诉一勺君,“我们业内开玩笑,说以后龙湖不如叫‘龙海’算了。”

  业内公论,一个房企有前台职能和后台职能。研发、营销、工程等是前台职能,财务、人力是后台职能。在上述人士看来,前台中工程板块依然是“老龙湖人”,研发和营销已融入了大量的中海基因,成为学习中海的急先锋。目前龙湖的后台与中海基因尚无关联——人力负责人李朝江是宝洁背景,财务负责人赵轶是集团内部提拔,再加上商业、物业这两块业务的龙湖“土著”,已经形成了新的集团管理层格局。

  原因与后果

  龙湖为何对中海人情有独钟?

  据一勺君了解,上述袁春、张泽林、李宏耕等人,均在16年前以学生兵在中海起步,受过中海严格的系统训练,对企业流程标准化管理等各层面了如指掌。如今,他们已是专业的职业经理人。

  而龙湖早在2005年谋求上市时,就确定要走职业经理人道路。中海恰是业内最早启动职业经理人的企业,对龙湖有示范作用。同时,龙湖一度强调“你行你上,不行靠边站”的单兵文化,中海人被挖角后,也能得到成长空间与资源。而两家公司在主流城市深耕的策略、注重成本控制、财务稳健度与企业文化层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高管换个公司,也没有特别的不适感。

  深圳楼市专家宋丁认为:“龙湖看上中海的员工,是因为两家企业气质相近,都低调稳健,磨合起来不费力。而中海的员工愿意投奔龙湖,除了待遇更优厚外,‘群体效应’也很重要。”

  为了研究中海,龙湖也下了一番功夫。内部信源称,2013年初,龙湖抽取了中海全国10城项目做一对一对标分析,发现其土地开发成本整整便宜了数百元/平米。这一数据对比让龙湖下定决心把标准化管理提到重要层面。

  中海的费效管理也一度让龙湖望尘莫及。中海常年把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三项费用总额控制在4%以下,与大多数房企仅佣金就占比近4%相比,中海优势明显——以成本控制见长,以稳健博得资本市场欢心。而这正是龙湖孜孜以求之处。

  现在,市值1500亿港元的中海在业内老大地位坚固,作为市值目前约550亿的龙湖,见贤思齐堪称正常反应。但不断扩充的中海大军会给龙湖带来什么?

  “今年龙湖大量挖中海人,但大多都是技术层面修补,有可能加剧团队矛盾激化。我们最近也接到很多龙湖人的简历,人才流动激增的确说明一些问题。”一位西安地产人士说。

  但是,担忧之外,中海带来的各种红利才是主要的。一位龙湖高管对一勺君称,龙湖对于中海的策略是,全面了解,选择借鉴。这么多年我们对于中海最佩服的一点是,对规模的淡定,销售规模被好几家房企都超越了,但是它仍然很有定力,坚持自己在买地、投资、融资方面的纪律性。

  “龙湖这两年在内部强调匠人文化,淡化规模诉求,夯实运营基本面,是新形势下积蓄长期竞争力的主动安排。显然,中海人在这方面是最合适龙湖的。”该高管说。

  当下龙湖仍在持续补充外来人才。“龙湖需要这样的人。第一是靠谱,承诺的事要做到。第二是能够精打细算,因为这个行业已经不允许犯错误,要一点点抠才能抠出利润。第三是要有系统化思维,职能之间可以交叉。“龙湖地产品牌部人士对一勺君说,”现在的龙湖已经不是打天下的阶段,我们要为未来5至10年做支撑,人才方面也需要这样的准备。”

  今年前11月,龙湖完成销售业绩435.7亿元。“中海是工科,龙湖比较文艺,互补性强。”对于在龙湖内部日渐壮大的中海大军,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如是评价。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一勺言,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