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围观!看张玉良等地产大佬在“两会”说了些啥?

同策房产咨询   2015-03-10 14:30

核心提示:本文盘点了张玉良、黄其森、毛大庆、许健康等地产大咖在“两会”都说了啥?他们的关注点都在哪?

  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

  张玉良:应读懂楼市新常态

   

  未来房地产调控、地产投资的关键在于读懂中国楼市的“新常态”。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整体和区域需要细分来看。整体而言,中国依然处在快速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较快增速,房地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但存在结构分化。其中,住宅市场已进入平稳增长期,而产业地产等领域仍存在较大增长空间。就区域成长性而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经历了较长时间市场调整,正呈现稳步复苏迹象。参考国际经验,中国的一线城市见顶言之过早。

  万科集团前高级副总裁

  毛大庆:金融改革迫在眉睫

   

  未来,经济转型倒逼房产转型,伴随经营性不动产物业逐步走向房产主舞台,金融改革迫在眉睫,金融领域的真正革新有利于盘活大量的存量资产,更多新的不动产经营模式、产品将被创造。同时,职业经理人的独立价值和合伙人制度在未来会得到重大发挥,关注社区医疗和养老,关注建筑工业化、产业化,以及大北京都市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这都是我们在新的环境下拥抱的新机遇。

  宝龙集团董事局主席

  许健康:望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纵观2014年,经过调整的中国房地产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拿地、融资及人工成本等因素提高,房地产利润进一步缩小;市场分化、行业集中将继续加速;这对政府和企业本身都提出新的要求。客观上,中国经济的稳定需要健康有序的房地产行业,宏观政策方面希望政府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撑,释放流动性,引导市场温和上行。同时聚焦企业创新创业需求,在稳定支柱产业前提下,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参与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

  建业集团董事长

  胡葆森:地产业形势严峻需改革

  2014年,中国经济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中平稳前行。然而,开发商阵营集约化速度加快,中小型开发商被淘汰出局或无新项目可开发。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被颠覆”的恐惧与忧患,使得整个房地产行业顿然悲催。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善于学习、惯于思考的建业人用集体的智慧,及时完成了新的组织变革。

  嘉凯城集团董事长

  边华才:希望放开公共服务准入

   

  去年,国际资本对中国商业物业的投资活动大幅减少,一线城市偶有大金额成交。在可投资物业项目有限的情况下,国内外资本的竞争更加激烈。许多以中国为目标的基金面临溢价风险和监管障碍。由于缺乏长期融资途径以及过去卖家的散售活动等因素,这导致两个后果:本可以流向中国的投资资金流向了其他市场;商业物业市场投资量的低水平阻碍了市场发展。如今房地产市场降温,我们相信这是一个好时机,让政府引入更多外来投资者,促进市场发展,建议政府进一步降低市场进入门槛。

  德佑地产集团总裁

  邵非:适当减免房屋交易税

  我们致力于打造中国不动产领导交易服务企业,作为上海的本土企业,德佑历经了十三年的发展历程,我建议加强对房屋买卖资金和预售款监管,确保房屋消费安全,适当减免部分房屋交易税收,让更多人有能力买房。

  金科控股董事局主席

  黄红云:可尝试“新地产”战略

   

  金科根据市场变革趋势,围绕“改革创新、产业升级”两大主题,确定了“新地产+新能源”的双主业战略。新地产是指从开发商延伸至服务商、运营商。将住宅开发和社区商业开发,结合物业管理,延展为“社区综合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全方位需求;同时将产业地产开发结合产业地产运营,延展为“产业综合运营”,满足科研、生产、经营全方位需求,实现五位一体、产城融合的开发运营模式。

  泰禾集团董事长

  黄其森:建议取消北京豪宅限购

   

  北京近年来盖了不少小户型,这些户型也有不少需求。但总价1000万以上是个门槛,放开这类住宅的限购,可以活跃市场,增加税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北京市政府拍地动辄楼面价都三五万了,开发商只能往高端做,高端住宅限购松绑,是豪宅销售的出口,也是今后土地使用权拍卖的出口。

  旭辉集团董事长

  林中:目前是中型房企最后机会

   

  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可能在未来几年比过去十年更激烈,只有具备很强的专业能力、精细化的运营能力、投资能力、管理能力的精英企业,才能在下一轮的竞争中继续发展和扩张。目前是中型企业扩大规模的最后时机,旭辉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规模做上去,在这场马拉松赛跑中跑好后半程,努力跻身行业TOP20。

  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

  欧阳捷:助房企突破生态圈瓶颈

   

  目前中国房地产业已进入匀速运行、推陈出新的新阶段。我们期望拥有一个更为完善、有序、规范的市场化体系,也更期待国家对于行业创新、改革的政策支持,帮助企业突破生态圈瓶颈,获得健康长久的发展。同时,企业自身要以稳健经营为前提,因势而动、因需而为,积极创新、升级转型,实现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同策房产咨询,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