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即Online To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可以通称为O2O。
O2O的伪命题:其实是手机给需求和供应重新做了连接
飞凡是不是O2O?喵街是不是O2O?讲出来逻辑,谁都不是O2O,只不过大家把所有关于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意都叫O2O了。你想想看,按照那逻辑,携程,是不是10年前就O2O了?
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我们有条件做基于位置的,随时可以进行下单、预订、预约等服务的电子商务时代。有了网络通道基础、手机终端、电商的普及、快递、外送…这一切造就了移动时代的生活化场景。
而这一切都是手机通过网络做了连接。
“互联网+”的真身:
我们全面分析了下,要是投资万江龙,如何干掉喵街,干掉它飞凡的事,喵街不在话下,就害怕王思聪做O2O,做他的飞凡。我先盘算下,人家的成本,我的代价。
万达投了多少钱做那个飞凡
一个10万方的购物中心,大概硬件需要200多万(WIFI+beacon),那么万达说它投了50亿,虚张声势是真的,万达广场100多个,每天服务器端响应量,其云端的服务器、安全等软硬件部署也花不了上亿级。如果全部布局完,不过4-5个亿。马云在中国绿公司年会上问王健林愿意投入多少,王健林回避说投入不了多少。但是他马云的喵街就是无底洞的投。
这就是互联网公司和非互联网公司的思维差别,也是龚义涛离开万达的原因。
万达投入是需要马上见效的,投了广告,马上铺子要卖掉的,是买卖的思维。但是马云是往往去看五年后的未来,现在就不停的投钱,他有这个资本(钱、人、数据、用户和能量)。腾百万是一个利益结合体,但是做商业运营,基于平台的,恐怕腾讯拍不起来、百度也没有“阿”了。企业的基因,能让飞凡飞起来吗?为了圈用户到自己商场消费的王健林先生,会开放给人家用自己的飞凡吗?估计他还是要做基于资产的金融,基于用户的金融,基于商户的金融,但是这一切,都是基于,他要玩转那个飞凡,但是现在的飞凡,有人在运营吗?
看来一定要把王思聪搬出来,需要新思维,靠粉丝,走明星化的道路,有互联网思维才行,那么这个重担,似乎要靠王思聪了:1326万粉丝,那么妹子们何止是脑残粉级别,假设王思聪到万达全国购物中心溜一圈,所有的营业额都要提升10%以上。
从注册、到运维、到营销全部和app飞凡结合起来
王思聪发红包注册app:王思聪在微博上分享注册码,其他用户分发得30元,病毒式传播,在万达广场消费,还可以转让,一下子解决了下载问题,都不要他推;
活跃app做营销-王思聪拍电影:海选在全国万达广场搞起来,王思聪亲临选角,那么跟飞凡结合起来就容易了:消费一张电影票,上传存根就可以参加海选报名,每年一部10亿票房的电影搞起来;
活跃app做营销-王思聪的狗:宠物相亲会,粉丝飞凡上报名或者签名机会,获得和他的狗现场滚床单的机会;然后消费满100,或者抽合影的的机会;秀自己的宠物相亲,投票,最佳的有多少票换多少钱,到万达来消费,让商家做好促销和优惠准备;
活跃app做营销-万达大歌星KTV与“我是歌手”等海选结合开展地毯式的推广,用户有消费1块钱都可以报名,万达影视城成为总决赛现场;
活跃app做营销-王思聪成立经纪公司,让明星上线抢明星红包和亲笔签名机会:炒作明星,到购物中心去活动和电影跑场
......
无线的营销与消费模式,与app营销、会员互动的案例,历历在脑海中,想象都害怕.....
作为一个创二代,我是相信王思聪能做出业绩的!
可惜,王思聪有钱,他不需要投资,我要投资一个人,他就是万达前电商的CEO龚义涛。
龚义涛有什么?
龚义涛离开万达时,他接受采访时,说了这些话:
“做了2年,我的历史使命也基本完成了,确立了发展方向,做出了一个初步的系统,已经在几十个广场上线了,初步成绩也有了,下面就需要有团队把它做深做透;再一个是,有更大的市场在呼唤我。”
“我在万达2年时间,搭建起了万达O2O的架构,帮助万达电商实现了O2O整体策略的制定,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即确立了以线下为主,用互联网和电商的方法,帮助线下运营,为其核心资产——商业地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去年(2014年),万汇网上线仅仅2个月之后,万达广场的销售额就有明显提升。目前万达O2O的应用已经推广到20多家万达广场,今年将推广到所有的万达广场,未来万达商业地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不言而喻。”
“如果不能共享公司的成长,那么,公司一百倍的升值与你有何关系?”
龚义涛他理解电子商务,也了解了商业地产的真谛:资产增值。
有职业背景:经理人变创业人,有国际谷歌支付技术经理、阿里巴巴速卖通电商背景、万达从零开始创建电子商务公司创始人背景;
有市场:再一个,中国除了100个万达广场,还有几千购物中心等待O2O。离开万达,他就去找了宝龙、深国投(印力)合作,看样子要先合作各50个,起点还可以,比武汉人信汇强多了,那个有点半死不活。而这两个组织也意识到了应该做关于利用互联网做点拉生意的活,业内也没有其他服务商,这两个集团也开始了O2O之旅,做独立app,做后台、做基于商场拿支付数据的解决方案。但是还有点蹩脚的解决方案:但是你打开宝龙app的时候,你会失望到为什么一个demo就拿出来,还要说是”o2o”? 打开微信西溪印象城的公众号,还是能发现,目前万江龙的产品无法做到的东西太多,连让用户是再次使用的勇气都不给一些:停车、室内地图、beacom部署、支付和交易通道,都还停留在初步阶段或内置第三方“美味不用等”、格瓦拉买电影票的功能,以至于其迭代能力,也让我感到了疑惑,面对阿里巴巴平台化战略级的产品,强大的投入,如何战斗?所以,要他规避这一点,要看清楚自己的长项,避免与阿里直面冲突。
如果你打开“新乡宝龙”app,智能停车功能还是要拍照的时候,你如何去竞争?宝龙连个beacon都不舍得装,万江龙也不会贴钱装,那谈何应用?如何为消费者服务?运营的人怎么得到数据,又怎么实现识别用户的行为数据?迭代?万江龙可以慢慢来。但市场等不及了。
看来我要投资他直接以平台去战斗阿里,真够呛,一没用户基础,二没有强迭代能力的团队,三阿里直接拉高了壁垒。我要劝他做阿里不做的那一部分,阿里不做哪一部分?待会揣测一下。
看看谁跟他开始合作,我是要跟投:龚义涛和平安集团战略合作。
“龚义涛的目标是,三年内吸引1-2亿元的资金,打造1亿的注册用户,影响3000亿的流水,以及帮助购物中心衍生出很多基于消费者、基于商家的金融产品。”,也许是一连串的数字,吸引了资本雄厚的平安集团的合作。可见平安集团在意的是用户数量和现金流水。如果没有这些,战略也仅仅是战略的发布会,没看到要战略投资,没看到投资了几千万的数额,占了多少股份。如果他们也战略型的投资,我要看看接下来的策略。
假设龚义涛要一亿个注册用户,那么就是一个商场影响10万人的话,就需要1000个商场才能完成。假设一个商场在硬件布局上需要200万,一个商场一年的营销费用才4、500百万,这200万的预算,如何让老板下单?按照现有的线下mall的节奏,至少报方案,2个月,批下来2个月,实施1个月,半年一个场子,光BD,就需要50个以上。可是,连宝龙这样的公司都不布局beacon,其他的公司会不会犹豫或纠结?自己送wifi和beacon?500个商场,10个亿…这个,不行。前50商场个送,做案例,后面450个卖,也能赚不少银子哇,看来做解决方案也可以。可是如果阿里巴巴布局,它研发自己的alibeacon系统,成本低,我还不能用,又是要被比下去。硬件上,还是购物中心自己来投的为上。这背后的也许是,我商场布置wifi没啥问题,是商场服务到场消费者上网获取访问数量的基础,然而布置beacon是啥,即使10几万,对我有啥用?投入这么多,商场该如何预算?再没有衡量回报的报表,更多的商场还是停留着概念阶段,宝龙的O2O看来是停留在半死不活阶段,半死不活的原因,按下不表。
在硬件部署上喵街的优势也是明显的,他们只需要商场装beacon,一个商场10来万。Wifi商场自己建设。其他的app、购物中心管理平台、品牌应用客户端的开发成本,都不要商场负担。那万江龙也会送这系统么?单个的基于微信的系统、或独立的app都送吧...
还有,其实购物中心需要独立的会员系统、客流分析系统、结算系统等,类似科传基于软硬件结合购物中心租务管理方面的系统,还是需要的。如果能互联网化,那对购物中心来讲,真是完美了,又能对接微信、喵街,还有自己独立的数据,不依赖平台。如果是,那么龚义涛把这些解决方案做出来,我也可以投他。每家商场一是初始投资,二是维护费用,还是做B的生意。
不对,还有一个猫酷,也跟大悦城、之心城等几个场子做了商场app的。业内的人对汉博应该挺熟的,这猫酷的创始人,之前就是汉博的创始人之一,后来去克尔瑞做咨询顾问的负责人-王永,2012年开始创业,做app,为每一个购物中心复制一套解决方案。那些案例都是他之前做顾问时的积累,又懂购物中心规划、品牌、商业运营。做这个事,顺理成章,只是,就怕走的太靠前,布道很艰苦。
核心的问题在于商场运营:让用户下载app,组建团队将策划活动、运营活动等营销结合起来,如果app功能和工具跟不上,还要去找人开发,再找领导审批…想想,那个IT或营销策划负责人就不干了,运维培养用户习惯是那么费劲的一个是,还要天天培训商家开会,他们还没有自己的营销促销平台。如果没有大悦城那样的团队,有几个公司把app玩的稍微有点花样?
一步两步,一步两步,开发各种平台,王永在啃骨头的时候,阿里大鲨鱼凶猛的来了,起了个名字叫“喵街”。
“互联网+”商业的路线图
喵街土豪式的地推,每人50块首次使用的地推,让用户习惯找车位、停车结算、第一次使用商家促销的券,这些措施,让其他app显得暗淡。那些做“O2O”解决方案的同行看来准备转行了。阿里巴巴和实体商业结合的活,那时候还没有成立独立的部门,应该是从阿里的强项支付开始的:
2013年10月 银泰和阿里高调宣布“双十一”O2O战略以来,银泰在半年时间里加速了向O2O转型的步伐:首先,银泰在全国的商场铺设了商用级别最高的WIFI系统,然后在今年3月和支付宝联手推出了虚拟会员卡“银泰宝”,在支付以及会员层面实现了合作,这些动作背后都指向了银泰和阿里合作的最终目标:实现传统零售的O2O升级,继而为整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2014年3月3日,中粮大悦城方面宣布朝阳大悦城、上海大悦城将与阿里合作,在3月8日当天尝试打通支付宝移动支付功能,打通线上线下通路。
那阿里究竟想要什么?我们翻出了2014年逍遥子的一段访问原话:
那未来的实体门店是什么?我自己粗浅的认识,我认为未来商业形态会向更广义的消费者社区发展,我们越来越多跟用户的沟通,可以跨国空间,跨国实体的半径,进行网上和网下的交互,通过手机、终端,包括未来新设备进行这样一种沟通。反过来在这样一种会员打通的基础上,第二层面,我们已经在探索的就是我们能够通过支付完全线上线下的互通,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支付方式。同时,通过这样的一种互通,我们所有商业的从业者都能够精确的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消费者进行了哪一种种类的消费。而这样的一种数据的沉淀,最终反哺回来能够变成一种大数据的基础。加上原来阿里巴巴和淘宝有的广大的大数据,我们能够带来一种完全新的商业价值,这是第二层面我们未来会做的事情。
第三层面,今天我们看过去的电子商务,都是在网上卖东西,其实反过来有很多打引号的传统企业都在线下卖东西。但是,因为今天互联网发生了变化,因为今天消费者和商家都可以永远在线了。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网上和网下的区别变得非常模糊。而反过来因为这个模糊,造成我们对商品的供给,商品的运营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今天我知道银泰有700万的商品库,这么多年我们都是在服务银泰广大的会员,今天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合作,能够让银泰的700万的商品库服务到在网上的消费者。其实无论用户在哪里,他都面对的是同一批质优,价格合适的商品,大家都能够在网上和实体门店都消费到同样的好的品牌,好的商品和好的服务。这个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合作能够做的。
而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合作,我想未来我们希望的是不仅银泰本身的业务能够在这个上面升级,阿里巴巴这次之所以愿意重金投资银泰,我们更希望能够把银泰变成一个新的平台,能够变成这么一个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结合的在百货零售业当中一个平台,通过这个能够复制和扩展更多的业务,能够服务好我们所有的客户和服务好我们所有的消费者。
总结一下:会员即消费者才是目标,实体门店和互联网将模糊线上线下,早晚也要弄线下。三是通过支付看看消费者如何消费的,获取完整的线上线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集合,再做C2B,这跟马云的观点是一致的(马云认为,未来的世界由数据驱动,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模式,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 ,如此看来,阿里巴巴还是最注重消费者的,要的是C端用户,它16年的阿里巴巴,沉淀的也是淘宝无限的会员,把你的支付宝、淘宝电影、淘生活、逛商场、淘点点的功能都集成到喵街上来,想想你马云好厉害,好吧,你赚你的钱,我围着你赚钱好吧。既然你靠C端赚钱,我就投资龚义涛做B端吧!
对于“王思聪签约文旅项目”,万达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寰聚商管与万达没有关系,王思聪一直忙自己的事情,他也基本不参与万达的业务。
据该公司微信号,北京寰聚是国内唯一专注沉浸式体验的潮流娱乐与场景运营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管理资产规模超过60亿元,布局项目70余个。
天津伊势丹南京路店已于4月14日撤离,4月15日起原有物业将更名为“国金汇”继续经营,馆内大部分品牌将原位保留,部分区域进行升级改造。
天津西青大悦汇作为新生活方式提案者的代表之一,创造生活方式的价值,深度参与消费者生活的细节之中,与消费者共创对生活的热爱。
由于天津伊势丹南京路店租约到期,将于2024年4月14日终止营业,后续将由业主现代集团继续开展商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