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2015年上半年知名百货内地门店拓展盘点 关店再延续

赢商网 刘露彦 周彩云   2015-07-14 18:21

核心提示: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知名百货品牌在中国内地新开门店共14家,关店12家,关店速度直逼开店速度,这也是百货业颓势下的残酷现状。

  随着电商崛起,购物中心遍布全城,传统百货业的发展愈显艰难,业绩持续下滑、减缓开店、关店大势一直在延续。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知名百货品牌在中国内地新开门店共14家,关店12家,关店速度直逼开店速度,这也是百货业颓势下的残酷现状。以下是2015年上半年知名百货内地门店拓展盘点统计图:

  注: 

  1、此盘点数据为赢商网独家盘点,转载、引用数据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2、数据全部来自媒体公开信息;

  3、此盘点时间截止至2015年6月30日; 

  4、盘点数据如有错误,欢迎致电指正:020-62223345

  从开业的品牌看,除了万达上半年开了3家新店外,其它百货品牌全部只开了一家店,包括天虹、茂业、银泰百货、银座商城、丹尼斯、新玛特6家中国百货品牌以及巴黎春天百货、大丸百货、美国梅西百货、新光天地、百盛百货5家外资百货品牌。中国百货业整体在艰难前行,而外资百货却在此时逆势而入,引人关注。

  从关店的数据看,12家关闭门店中外资百货占半壁江山共关店6家,包括天津津乐汇、天津远东百货、天津百盛百货、北京华堂商场、武汉NOVO百货、马莎百货。中国百货品牌占5家,天虹关店3家,万达百货关店2家,丹尼斯1家。近两年,百货关店已经是常态,而外资百货在华门店接连倒闭,甚至彻底退出中国市场又成为百货业趋势之一。从这些外资百货关店的情况看,主要原因是“水土不服”,洋品牌效应已不复存在,传统经营模式渐渐被淘汰,调整的步骤又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再加上电商的猛烈夹击,运营成本水涨船高等难题,外资百货不得不以失败而退场。 

  外资百货这边关店,那边开店

  根据盘点资料分析,外资百货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厢一边开店,那厢一边关店。上半年外资百货开店5家,关店也是5家。无惧市场的颓势和关店的趋势,巴黎春天百货、大丸百货、美国梅西百货、新光天地、百盛百货各开一家新店,其中大丸百货、梅西百货是首次在中国开出折扣店。观察这5家新开的外资百货门店,巴黎春天百货、百盛百货与传统的门店没有太大差别,而大丸百货、梅西百货折扣店、新光天地都是以全新的姿态亮相中国百货业。

  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是日本大丸在海外的首家店铺,号称上海“颜值最高”的百货店,定位高端,拥有亚洲唯一升龙式螺旋电梯,其零售占比高达70%,大丸百货从室内设计、业态布局、商品陈列等多方面颠覆了国内百货店的传统形象,因此从试业至今人气都非常火爆。

  苏州新光天地也是设计致胜的典范,打造现代园林式百货公司的概念,在整体的建筑和景观设计上,一直贯穿缭绕苏州特有的文化意境和园林艺术。从建筑空间设计到入驻的品牌上,展现出百货跨界艺术、时尚、文化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梅西折扣店是梅西百货在北京授权的首家线下实体店,由中国代理企业负责运营。其门店是卖场形式,产品直接来自国外品牌商,价格与奥特莱斯类似,普遍在1.4-1.6折之间。

  中国百货业亟待变革

  回首百货业发展之路,千店一面的联营模式,让百货陷入利润大幅下降的尴尬境地,百货业亟待突出重围,找寻新的盈利模式。业内人士指出,减缓门店拓展,缩减门店面积,发展创新型精品百货是百货业的必然趋势;当前,一站式的购物体验正成为主流消费方式,而为了应对新的市场格局,业态相对单一的传统百货应向集合丰富业态的购物中心转化。此外,在新一轮的“触网”大潮中,百货企业在立足自身店铺网络和品牌优势的基础上,可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联合互联网企业,线上线下融合联动,全面发展。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