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或是成都百货最好的出路? 要生存就要断臂革新

——成都百货现状调查系列报道

赢商网 罗红梅   2015-08-03 14:33
核心提示:据高纬环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开业的九家购物中心中,仅有其中两家引进了百货业态,而2015年已经开业和即将开业的共8家购物中心中,也只有一家有百货店。

  编者按:作为西部重镇,成都的百货业发展已有超过22年的时间,百货门店之多,百货品牌之丰富,都是二线城市乃至部分一线城市所不能及,这源于成都的经济发展、城市包容以及消费理念。不过,在全国百货业普遍萧条的大环境下,成都百货业也面临业绩下滑、关店止损、调整自救。目前,成都百货门店分布情况如何?代表性百货目前经营情况如何?面临困境又有哪些自救方式?赢商网推出“成都百货现状调查系列报道”一探究竟。

      (赢商网四川站报道)1993年,太平洋百货一脚踢开了成都百货业的大门,紧接着伊藤洋华堂、仁和春天、王府井等十余家百货纷纷加入这场战争,到今天,成都的百货业之路已经整整走过二十几个年头,百货在这种城市曾经繁荣一时。

  而就在近一年时间里,成都百货业貌似瞬间进入了寒冬,天虹、尚泰“逃之夭夭”,NOVO、西武等也无奈选择关门大吉,当然,更多的百货选择坚持并想方设法自救。虽不能预言最后成都百货业会迎来怎样的命运,但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前景并不非常乐观。

  尽全力谋自救 前路仍旧坎坷

  关门、撤离、销售业绩直线下滑,成都百货行业看起来形势严峻。对比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成都各大百货的销售业绩来看,下滑已经成为大趋势,目前已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2015年成都百货业销售额将会跌破2014年的纪录,而2013年至2014年之间,以王府井、仁和春天等为代表的百货店的销售额也基本都有近2亿元的下滑。然而百货人并不想就此退出,转型自救貌似成为大家共同的想法,而具体如何转型,成都百货巨头们的做法不一。

    有人选择O2O走体验式百货之路,增强顾客在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感,商场内的优惠信息,网上随时可以看到,线下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吸引更多顾客来到实体店中,以此带动人气和业绩。成都新世界百货就选择了这条道路,2014年五一,其针对女性推出的“四川在线女王特权专场”成功的抓住了女性顾客的爱美之心,现场人气爆棚。

  也有人另辟蹊径推出“买手制电商”模式,如NOVO微商,与国内几大电商平台合作,引进海外品牌,实现海外直购,线上线上双丰收。但效果并不奏效,在成都率先推出买手制概念的NOVO百货在2014年底悄然撤场。而就在2014年,成都IFS再次引进买手制概念百货连卡佛,其今后命运将会如何,也还需静待市场的检验。

  联合其他业态共同营销,这也不失为一个转型自救的好办法,环球中心的乐天百货(需求面积:30000-50000平方米)店就是很好的一个案例。2014年,乐天百货联合环球中心商家、知名酒店、娱乐美容业态等推出优惠活动,成功将环球中心的巨大人气引致其店内,再加上韩星的“卖力吆喝”,乐天百货环球中心店在2014年创造了6亿元的销售额。

  在各大百货纷纷开启自救模式的同时,成都购物中心去百货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据高纬环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成都开业的九家购物中心中,仅有其中两家引进了百货业态,而2015年已经开业和即将开业的共8家购物中心中,也只有一家有百货店。不难看出,成都百货业正面临市场最为严峻的考验,适者生存,最后成都百货业将会如何演变,目前还不得而知。

  关门或成最好出路?要生存就要改变

  同质化严重、业态单一、服务不到位、管理人才出走、购物环境跟不上……这一长串的问题都证明百货的衰落并非无迹可寻。以春熙路盐市口商圈为例,该商圈实际面积并不大,但就在这一寸土寸金的商圈内就聚集了近十家百货店,包括茂业、伊势丹、伊藤、王府井、远东等主流百货品牌,此外还有在建或已开业的商业项目13个,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而从这近十家百货引入的品牌来看,化妆品、服装、鞋类的品牌几乎如出一辙。部分百货店内依然延续老旧的服务方式,服务水平不到位,与购物中心的体验式购物服务形成鲜明对比,加之百货管理人才近几年纷纷涌向购物中心,百货的管理更是漏洞百出。市场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在不断改变,新型体验式购物中心也层出不穷,而百货却在止步不前。

  面对成都百货的诸多问题,成都戴德梁行商业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市场留给百货的时间并不多了,成都百货正在面临最严峻的挑战,关门撤店对于百货店而言或许是最好的结局。不过,短时间内成都百货被完全取代也不大可能,百货在成都扎根二十几年,它已然演变成一种消费模式,人们的消费习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

  在如雨后春笋冒出的购物中心以及电商的冲击下,百货业生存不易已经成为全国性的问题,并不唯独在成都,不过,也有一些百货能够生存下来而且生存得很好,如北京新光天地百货,2014年,该百货店以75亿元的销售额位列国内商场业绩排行榜榜首,超过国内多家知名购物中心。而如何才能做出这样的业绩?戴德梁行商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品牌,商品的品质、品牌、品类非常重要,如果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有问题或者在店内根本找不到想要购买的产品,留住人气就很困难。其次是要有明确的定位,认清自己的主要客群,在品牌、服务、规划方面尽量向这群人靠拢。第三是服务,不仅要注意服务员的态度,百货的基础服务设施也要完善,让消费者得到最好的购物体验。此外,还要与市场接轨,搞好O2O线上线下互动,将实体营业面积无限放大,尽可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自身业绩。

  总的来说,要生存必然要做出改变。在激烈的竞争中必然会有百货门店败下阵来,而他们的退出也给留下的百货们以警醒和机会。从戴德梁行商业部相关负责人的建议中不难看出,百货只有不断接近市场不断向新型购物中心经营模式靠拢才能赢得一线生机,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百货在成都的路还有多远,他们最后是否会集体消失或杀出一条血路,有待时间检验。

成都百货现状调查系列报道:

     盘点那些已经逃离成都的百货:忍痛止损各有难言之隐

     成都百货地图全搜索:聚集春熙路商圈 外来百货占大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