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旗下万达影院和大歌星结局缘何冰火不同?

亿欧网 作者:黄志磊   2015-08-14 13:09
核心提示:2015年对于万达来说并不好过,飞凡电商不断换帅,各地线下门店关店不断,特别是号称“中国第一KTV品牌”的大歌星也不堪运营压力关停。相反万达影院却如火如荼稳步发展,连续五年蝉联影院票房冠军。

  2015年对于万达来说并不好过,飞凡电商不断换帅,各地线下门店关店不断,特别是号称“中国第一KTV品牌”的大歌星也不堪运营压力关停。相反万达影院却如火如荼稳步发展,连续五年蝉联影院票房冠军,今年上半年依旧坐稳了票房第一的位置。是什么原因让万达旗下两个定位相似的企业有着冰火不同的结局?

万达集团   

  大歌星的野心

  大歌星KTV原归属于林氏投资集团,是万达集团在全国地产项目中的战略合作伙伴,董事长林宁即王健林夫人。

  2006年大歌星在南宁开设了第一家门店,此后开始向一二线城市扩张,例如北京,上海,宁波等地,并于2010年6正式并入万达集团,成为万达旗下的大型文化连锁企业,定位于休闲娱乐,欢唱聚会,音乐美食为一体的文娱场所。

  从经营上说,大歌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2013年实现了47%的增长,年收入10.6亿人民币,在2010年归属万达同年,在全国近40家城市开设了89家量贩式KTV门店,原计划在2014年底达到105家,当年即表示要成为国内第一KTV连锁品牌。

  彼时的大歌星一片光明,到了2015年情况却是江河日下,KTV全行业出现关店问题,原业界第一的钱柜也在逐步退出大陆市场。万达商圈也不断有门店关停,于是不久前大歌星正式宣布关停。

  万达商管公司总裁曲德君在回应关停问题时表示,此次关停是为了淘汰旧有门店,关闭亏损没有盈利能力的门店,大歌星关闭后会转让给当地其他品牌经营者继续经营KTV业务。

  万达影院的高歌猛进

  万达电影院线成立于2005年,隶属于万达集团,在全国80多个城市拥有影院150多家,据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万达院线占全国14.2%的票房,自2009年五年稳居国内票房冠军,2015年上半年收入为34.8亿元,占市场14.15%份额。

  2015年1月22日,万达院线正式登陆A股市场,截止二季度市值一路走高突破一千三百亿云,超过美国排名前三的院线市值总和,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院线。而7月份又传出万达正与时光网进行合作沟通,试图合力打造电影O2O产业。

  万达集团的“冰与火之歌”

  为何同在万达商业下,同为娱乐产业的万达大歌星和万达院线却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1、缺乏持续客流量。在归属万达商圈后,大歌星被绑定在商圈地产中,商圈本身就需要客流量,而大歌星也同样需要,各地关店的主要原因就是商圈流量下降,大歌星也不得不面对流量下降问题。而院线持续吸引能力强,以电影为内容导向,全年各时段都能创造不错的客流量。   

  2、年年走高的地产租金。虽然背靠实力强大的万达地产,和钱柜一类的老牌KTV一样,不断走高的租金、版权费、维护费让大歌星不堪重负,单就版权费一个门店就要一年几十万,以大歌星近百家门店来算,其成本可想而知。院线在电影行业分成中占大部分,而电影院在建立后的边际成本基本为零,持续经营能力更强,租金压力小。   

  3、消费文化存差异。KTV文化相较于电影文化,普适性更差,KTV源于日本消费习惯,后传入国内,成为东亚地区消费人群习惯,而电影业从起步到现在已有百年时间,适应各年龄层各民族文化群体,在消费选择上电影更胜一筹。   

  4、消费人群发生转变。KTV消费人群由80后90后开始逐步向00后转移,消费人群的年轻化使得门店在经营上无法跟上新消费风向,原有群体消费频次下降,新进消费群体没有消费欲望,经营者抓不住主要消费者。而电影消费人群并不会伴随消费习惯的成长发生太大变化,配合良好营销与内容输出,各年龄群体都有消费潜力。   

  5、万达对大歌星发展助力过大。万达集团光辉过于光明,对大歌星的保护过多也成为制约大歌星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万达集团强大财力下,急速扩张的大歌星并没有完备人才储备,与钱柜一样,受制于各方压迫不得不面临关停。万达院线在万达影视的光环下却能获得良性发展,一个从制作端生产内容,另一个完成内容输出,双方利益互补,模式复制也较为简单直接。   

  6、万达转型期下的包袱。现在正处万达转型期,传统零售业火警不断,大歌星虽然并不是溃若决堤,但已成为万达转型的包袱,为了实现转型大任,及时卸掉包袱对长远发展具有良性促进作用。影视由于经营能力强,战略地位高,也就不难看出其地位重要性。

   

  从大歌星看万达未来

  各地关店潮不断,大歌星主动关停,飞凡电商波折四起,在王健林提出万达转型后,万达集团走得异常艰难。这场“冰与火之歌”,奏的是哀愁还是喜悦呢?   

  从王健林多次公开发言中,万达展现的战略层面主要是四个产业业务,分别是万达商业,万达旅游,万达金融和万达影视,大歌星在整个战略层面过于边缘化,主动放弃,将更具价值的资源投入到更具潜力的业务中,或许也不失为良策。   

  本次的关闭主动性会大于被动性,虽然是KTV行业的普遍现象,但对于万达来说却是一次勇敢的断臂重生。大歌星本身定位就比不上万达院线,此次关闭实属情理之中意料之内,而从此次关闭更能折射出万达转型决心。转型中的万达不乏动荡,波折肯定会有,甚至未来还将看到别的产业发生改组或关停情况,与大歌星命运一样,成为“包袱”被放弃。  

  阵痛后的万达是继续昂扬前进还是一蹶不振?王健林与马云“一个亿赌约”到底如何?一切只能在未来揭晓了。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亿欧网 作者:黄志磊,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