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高调”作风宣布转型 为什么却一直被质疑?

高策地产研究院 李国平   2015-09-21 09:29

核心提示:租金收入4.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8%;毛利率达75%,较前一年增长50%;但核心纯利只有1.35亿元,比前一年下滑约94%,净负债率25%,现金及银行存款达97.7亿元。这是在转型3年后,SOHO中国交出的2015年中期成绩单。

  感觉很久没有关于潘石屹及其SOHO中国的相关报道,随着这次中期报的发布,又有不少媒体开始关注了。据《每日经济新闻》9月16日的新闻稿:“租金收入4.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8%;毛利率达75%,较前一年增长50%;但核心纯利只有1.35亿元,比前一年下滑约94%,净负债率25%,现金及银行存款达到97.7亿元。这是在转型3年后,SOHO中国交出的2015年中期成绩单。”

    媒体之所以再次关注老潘和他的公司,不仅仅因为这是一家曾经“炙手可热”的、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公司,更重要的是三年前老潘以一贯的“高调”作风宣布转型,现在媒体都在考评其所谓“转型”的成绩:“3年前的8月,SOHO中国宣布正式转型。彼时,公司纯利总规模达到6.13亿元,是今年同期的5倍左右,但毛利率水平只有45%。不过,当时的现金高达150多亿元,净负债率只有20%。”

  媒体还扒出了其它一大堆数据,营收、净资产什么的,有些数据也相互矛盾、或者没有基本的逻辑性。比如上面提到上半年租金收入是4.39亿,但是营收却是3.93亿元,那么这租金没有包含在营收的数据之中?总之媒体的言下之意很清楚,老潘的公司转型了三年,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大幅下降,净资产也没增加多少,所以质疑“转型”是不是就算“没有成功”?

  当然,能言善辩的老潘认为他的公司转型是“成功的”,他表示:“如果还是像原来一样销售,SOHO中国建设的房子就都成别人的了,现在SOHO中国持有大概170多万平方米的北京、上海核心地段的办公楼。”所以,老潘说:“这样一来,我们公司成为了北京、上海持有优质办公楼面积最大的开发运营商。”

  老潘进一步表述他的“成功”依据,是从售转租后其所持物业的租金水平的大幅提高:“SOHO中国办公物业的租金情况已经超出预期。以望京SOHO项目为例,当初拍地预计的租金水平为5元/平方米,实际对外租金为开盘6元/平方米,9月7日最新价格为12.9元/平方米。另外,上海复兴路项目租金在开盘时是7元/平方米,最后出租价格达到10元/平方米。”随后,老潘还指出在现金流和负债率这两个指标,SOHO中国的表现都不错,因此也说明了“转型的成功”。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且不按照超过10元/平方米的价格,就按平均8元/平方米的租金水平,那么老潘说的“持有的”170万平米的物业,半年的租金也能收20多亿,到底是所持物业的数量有问题,还是物业出租的情况太不理想?

  其实,有一个关键点,媒体都“点”到了但又都没“点透”,那就是老潘的转型没有把公司转成能继续“保持”、甚至“提高”开发规模的新模式,而只是转成“守着一定数量的开发物业”,只是靠收租金和物业升值来“维持现金流和负债率”,这肯定不能成为一种“成功转型”的商业模式。

  当然,老潘从来就不缺乏“新花招”,比如他的“3Q”。但是,媒体也指出了其所谓的“3Q”并没有创造更多、实际的商业模式价值,目前还是“姿势大于实际”。老潘在许多“新概念”都是“走在行业的前端”,曾经“如火如荼”的“房产电商”营销模式,最早就是SOHO在运用,最终也是昙花一现!

  我草草写下这段评论,不是想在老潘的“转型成绩单”上落井下石,而是想表达,老潘和他的SOHO中国的“转型故事”,不能说明房企的转型没有出路,而是非常明确地说明,没有实质价值转变的“转型”没有意义,也没有出路!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高策地产研究院 李国平,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