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新区管理体制初定:探索“市区”融合发展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5-10-22 09:35
核心提示:根据10月20日程连元在一次活动中的表述,云南省委提出要建立“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理顺省级、昆明市与滇中新区的关系。

  在9月份获批为国家级新区后,滇中新区的管理体制的设置紧随而至。

  近期召开的滇中新区领导干部会议透露,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兼任云南滇中新区党工委书记。云南还决定任命其为滇中新区管委会主任,将按有关程序报批。同时,当天出席会议时,程连元的身份还包括:滇中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滇中新区筹备组组长。

  根据10月20日程连元在一次活动中的表述,云南省委提出要建立“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理顺省级、昆明市与滇中新区的关系。

  这被认为昆明市和滇中新区的配合联动将得以强化。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树华认为,此次管理体制设置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希望集中有限的优质资源以服务新区发展。从区域上看,未来滇中新区还应逐步强化与曲靖、玉溪、昭通、红河、楚雄等滇中城市的融合和协同。

  托管后发展势头减弱

  云南省于2013年3月出台《关于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的决定》。其中提出,滇中产业新区包括安宁、易门、禄丰、楚雄四县市(西区)和嵩明、寻甸、马龙三县(东区),横跨滇中四州市。

  当时,云南为滇中产业新区高配了一名省委常委担任党工委书记和一名省政协副主席担任管委会主任,并授予管理委员会省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

  2014年2月,云南将昆明市辖区内的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大板桥街道(简称“一市一县一街道”)全面托管给滇中产业新区,作为先行启动区,由滇中产业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接管。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今年9月初的批复显示,滇中新区初期规划范围即为前述先行启动区。“一市一县一街道”原是昆明的工业经济重镇,三地合计规上工业企业曾占昆明市近四成。还集中了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园区和安宁国家级重点石油化工基地,形成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保税物流等优势产业。

  昆明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三地合计规上工业企业占全市23.6%;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17.9%。以安宁为例,2013年,昆明市黑色金属及建材产业总产值为417.11亿元,其中安宁为247.36亿元,占全市总量约60%。

  云南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滇中新区的GDP增速为4.3%,远低于昆明市的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9.7%,而全省增速为6.1%。

  托管后,“一市一县一街道”经济发展情况并不乐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官方的分析材料显示,影响因素除宏观经济环境外,缺乏昆明的资金调度、配套和各类专项补助,也导致诸多在建、续建项目受到严重影响。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徐光远分析,经济发展依托城市,“一市一县一街道”托管后,原先来自昆明的发展支撑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也就随之消失。另一方面,新区在短时间内又难以发挥替代作用,因此三地的发展势头难以维系。

  探索“市区”融合发展

  今年9月初,滇中新区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升格”为国家级新区。而从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任上“空降”昆明市委书记的程连元,此次兼任滇中新区多个重要岗位,被各界认为是滇中新区管理体制的最大看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获悉,云南将建立“省级决策领导、新区独立建制、市区融合发展”的新区管理体制。

  云南希望借此理顺省级、昆明市与滇中新区的关系,调动滇中新区与昆明市的积极性,形成滇中新区与昆明市既融合发展又相对独立的体制机制,全面发挥滇中新区政策优势和昆明市生产力要素集聚优势。

  徐光远认为,“政令统一”将更好引导新区发展,并有效协调产业布局,避免“市区”陷入同质化竞争,而优势的互借可进一步激活区域发展活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陈利君则认为,滇中新区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未来发展将突出开放型经济,昆明对此有较为扎实的发展基础和资源配套。随着泛亚铁路建设推进,昆明中心枢纽地位逐步显现,内联外通优势明显,新区强化与昆明融合发展趋势合理。

  “云南不同于东部发达省份,无法高起点新造一个新增长极。”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树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管理体制调整的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云南经济总量不大,新区一旦太过“游离”于现有的城市,资源配置就将松散甚至不足,也必然难以作用于经济存量和增量。

  郭树华说,经济发展一体化是趋势,现有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云南希望集中更多优势资源,推动新区发展,并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反哺全省。从区域上看,未来新区还应强化与曲靖、玉溪、昭通等滇中城市的融合和协同。

  不过,郭树华也强调,这并非就意味着新区发展将起到立竿见影的变化。关键要看权责理顺后,新区改革创新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政策试点和转换推广情况如何,融合发展是否能推动“市区”两地产业共同有效增长。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