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家大沙河采风作品:观傩

大沙河 作者:黄兴邦   2015-10-22 14:17
核心提示:当我们随“名豪”的建设者赶到大沙河工地上时,天正下着雨。名豪集团一位年轻的老总打着伞行走在已经动工的草坡上,他指着身边的推土机群说,我们正在兴建的大沙河度假区有三城一镇六景区。

  黄兴邦

  戏出一棚川杂剧,

  神头鬼面几般多。

  夜深灯火阑珊甚,

  应是无人笑倚傩。

  这是宋人对当年游走于渝黔地区的傩戏演出的一则原始纪录。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些星月交辉的夜晚,一个草台戏班秉烛搭台,演员们戴着诸神的面具,在桐油与松香,火酒与柏叶所燃放的焰火中演出剧情,那是乡间多么热闹多么激情的一次盛会呵。

  无疑,这是比元杂剧古老得多的傩戏,它肇端于原始部落娱神的宗教活动。其唱白与歌舞,自古口耳相传,鲜有文字记载,庙堂之上的一部廿四史,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这类万物有灵、神人错杂,充满原始的怪诞与朴拙的傩戏艺术,今天的都市人已很陌生,很隔膜了,又有几人能有观赏其演出的眼福呢?

  经过一次次国内外专家的实地考察,他们一致的结论是,世界的傩文化在中国,中国的傩文化在黔北道真(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而重庆名豪集团花300亿巨资进驻道真开发大沙河仡佬文化国际度假区,其重点工程之一,就是要在这里兴建一座傩戏王国(傩城),为古老的中华文明保存这最初的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

  道真紧邻重庆,大沙河开发区就在重庆南川金佛山南麓。眼下交通尚闭塞,“名豪”的建设者们风雨无阻,正在云雾缭绕的青山翠谷间打隧道,架桥梁,工地上的大型机械也十分繁忙。我随首批重庆作家记者采风团赶到这里,有幸第一次观赏到了心仪已久的傩戏演出。

  我们落脚的这个小山村名唤“浣溪”,远眺是蓝天白云,青山如屏,近处则小桥流水,桂花飘香。田田荷塘所围绕的农家院坝里,傩戏的闹台锣鼓敲得好生热闹。正面的神龛上,供奉着傩公傩母(伏羲女娲兄妹)的神头,呜呜的牛角号声响起,十方诸神汇聚神坛,在众神的护佑与青睐下,演员们依次着装出场。先是“目连救母”剧中的高台舞狮,孝子目连向孙猴学艺,救出地狱中的母亲,双人合舞的那只狮子,在七、八张桌子叠起的高台上,盘旋攀爬,在顶端仰起的四只桌腿上起舞谢恩。其傩技的惊险,把每个观众的心都悬在了噪门口上。当他们舞蹈尽兴,下得台来,卸装一看,居然都是年近六旬的老人。我身边的傩戏班头老杨告诉我,他的这些伙伴,祖宗几代都是傩技的传人,平时犁田耙田,薅秧挞谷是一把好手,年节喜庆农闲之日,为乡亲们献技同乐,祈求风调雨顺、纳福驱邪,又是仡佬乡坝头最受尊敬的长辈。

  我还来不及唏嘘,头戴木头面具的几个演员又登场了。傩戏锣鼓也在不断变换着曲牌。老杨一只手搁在大腿上,几根指头紧扣着锣鼓的节奏而轻轻敲击着,时而舒缓,时而紧凑,只见他微闭着眼睛沉醉在傩戏的音乐里,不时还轻轻地哼几声,一会说这是“董巴郎”调,一会说这是“扑灯蛾”调,一忽儿又嘟哝一句:“这是仡山特有的‘牛擦痒’调呵。”院坝里,身着古代戏服的演员脚下都穿解放鞋,这似乎有点今不今,古不古。但瘕不掩瑜。他们娴熟地踩着音乐的节奏,字正腔圆,说白与唱词都有板有眼。木头面具的脸谱,分生、旦、净、丑,有文有武,有庄有谐。其下巴和眼皮,能上下牵动,随着剧情的高潮迭起,配合以肢体语言,木头面具便张合下巴,眨动眼皮,把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表达得十分夸张而浪漫,常常令围观的乡人捧腹不止。我问老杨,你们平时都演些什么剧目呀?老杨不假思索,从忠孝节烈,到礼义廉耻,他一口气就说了10多个名目。他说,乡邻们喜欢看这些传统戏,他们每到一处,少则演出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有时,他们也可以连续上演七天七夜,内容丰富多彩,绝不会重复一个剧目。

  “你有最喜爱的剧目吗?”我又问。

  “有。”老杨脆声回答。他说他最喜爱唐宋传奇中的那个《柳毅传书》了。“是唐人李朝威写的那个文言小说吗?”我问。“对。”老杨来了兴趣,他说,不过这个故事在傩戏之中,已改了个名目叫《闹羊山》,内容也有改写和增补。整个剧情讲述洞庭湖龙王的女儿嫁错了人家,遭受婆婆和小姑的虐待。某天,龙女在山上牧羊,遇见一个名叫柳毅的落第书生,于是就拜托他向自己的父亲洞庭湖龙王转告她的不幸境遇。受到龙女托付的柳毅克服重重难关,见到了洞庭湖龙王,转达了龙女的信件,救出了龙女,最终龙女与柳毅喜结连理,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演员都戴木头面具吧?”我又问,“都戴。凡演傩戏,角色都戴面具出场。”老杨说,这个剧目人物众多,故事曲折,节奏舒缓,其间,又时时穿插演员与观众的即兴问答,全剧情节起起落落,慢悠悠的,可以演上一天一夜呢。戏中处处都是山野草民日常生活的再现,演员唱白,庄谐自如,非常畅意,乡人观戏,也倍觉热闹亲切。

  我还想跟老杨唠叨点什么,忽然围观的乡人群中已爆出了一阵阵的喝采和欢笑,原来是场上那位角色,不知他是哪方神祇,眼下已驾簸箕云降落在浣溪乡,他正在高一声低一声地同这儿的土地公土地婆聊家常呢。只见他夸张地裂开一个大大的歪嘴巴,滑稽地眨动着眼皮,正在用方言俚语,同观众席上的乡邻问答互动呢。彼此即兴发挥,有问有答。聊的都是春播秋收,桑麻长瓜果香之类的农事,要么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瓜田李下赵巧儿送灯台之类的趣闻。打着赤脚的小娃儿们欢叫着在人堆中窜来窜去,年轻的媳妇摇着蒲扇给身旁的婆婆纳凉,而坐在板凳上的老奶奶,却忍不住张开无牙的瘪嘴,也同年轻人一样,笑得前仰后合,乐的不可开交。

  眼前的情景真是一部生活的大书,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乡情,什么叫祥和,什么叫颐养天年。

  傩戏,它是我们这个东方古老民族童年的回忆,它如此之光怪陆离,如此之天真烂漫,在现代化潮流滚滚席卷的大背景下,这上古民俗,这仡山风情,愈显其奇,尤彰其“真”。

  第二天,当我们随“名豪”的建设者赶到大沙河工地上时,天正下着雨。名豪集团一位年轻的老总打着伞行走在已经动工的草坡上,他指着身边的推土机群说,我们正在兴建的大沙河度假区有三城一镇六景区,恰好都处在北纬30度这一条人类文明与景观的珍珠链上,山峦叠翠,河谷幽深,植被葱茏,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5.6℃,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8000个以上,属人类最佳生态宜居环境。眼下我们脚踩着的这片工地,即是兴建中的中国傩城。这儿建的干栏式民居建筑群,都属仡佬文化传统,夯土墙,木板壁,小青瓦,梁柱与门窗,楹联与匾额,以及古街上的桥梁、牌坊和碑碣,都是一派仡佬傩文化的古风。住在这儿,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记得住乡愁。

  人在雨中,仍见得到工地上忙碌的身影。打开手机“微信”,我知道这儿是去年9月动工的,动工奠基那一天,名豪集团的董事长周勇,他在挥锹铲出第一铲土时曾说,他有一个梦想在这里启程了。是的,明年4月,景区将完成第一期工程,金佛山隧道打通,这里就纳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内了。届时,大沙河景区将张开双臂迎接八方来客,你可以来这儿避暑度假,来这儿休闲娱乐,来这儿养老养生,其间,也可以漫游傩戏王国,领略仡佬特色风情,探寻古中华源头文化,让身心陶醉在一种旷古的纯净的美感中。

  是的,你到了“道法自然”的大沙河度假区,处处皆可赏心悦目,怡情养性,那感觉,还真是返璞归真,回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童年。

  2015年9月10日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大沙河 作者:黄兴邦,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