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届日内瓦高级钟表沙龙(简称SIHH)于1月中旬落幕,为期五天的展会被定位成25届之后具有新起点的盛会。之所以如此有信心,一方面源于历峰集团11个品牌的坚强后盾,另一方面在于新近独立品牌的加入。
即便如此,当上届展会开幕式发放的巧克力味道在时隔一年之后已经没有了太多甜美的回忆,经济衰退所带来的钟表业萧条之苦涩似乎已经从味蕾冲击到了神经。
前几天,日内瓦国际高级钟表展(SIHH)组委会在香港举办的“钟表与奇迹”亚洲高级钟表展“钟表与奇迹”宣布2016年停办,此后该展览改为双年展,下一届展会将于2017年9月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KCEC)举行。钟表业的不景气昭然若揭。
但高级钟表业是一个关乎热情的行业,若产业投资的热情不减,总会有热情的消费金主前来捧场,当下的问题只是金主多与寡而已。
历峰集团的钟表品牌一直都是高端的代名词,所属参展商既有高举日内瓦制表传统的江诗丹顿、也有充满诗意精神的梵克雅宝,还有专业经典的朗格、积家、卡地亚、伯爵、万宝龙、名士、万国表、沛纳海,以及罗杰杜彼,这些具有不同基因的品牌组成SIHH中最强大的军团。另外四个品牌:帕玛强尼、爱彼、高珀富斯、Richard Mille则是强大军团的盟友。
以上15个品牌是往届的常规组合,今年则增加了9个独立制表品牌。Christophe Claret、De Bethune、H. Moser & Cie等组成所谓的“钟表师方阵”(Carré des Horlogers),其实是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展览区域,每个品牌各执一隅。这些品牌的实力无法与上述品牌相提并论,但是通过组合方阵的形式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虽然形象上没有那么大气,但至少不像以前在场外酒店里接待客户和媒体,其实是方便了对方更对自己有益。
这个举措表面上是独立品牌对于展会的有益补充,实际上反映了新经济环境下,组委会需要扩充收益来源的一种心态,同时也证明独立品牌希望逆势发展的愿景,两者并不矛盾,反而让我们看到了瑞士钟表业抱团取暖的商业目的。
之所以用衰退这个词,不是说瑞士钟表业已经掉到了谷底,而是相对前几年市场大好的局面而言,之前市场占有率虽大大提升,但如今发展速度早已放缓,收益增长率也大不如前。品牌在前几年大幅投入研发以及销售网点的建设,实际上已经产生了力不从心的巨大压力,虽然有背后的投资财团,但依然要肩负自造血的功能,否则像之前的品牌人事大变动绝不是无中生有的事情,证明了各品牌团队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问题,因为将产品销售出去才是第一要务。
回顾历史,瑞士钟表业面对新技术以及经济衰退不是什么新鲜事。19世纪70年代面对美国工业化制表的浪潮,瑞士人就感到了危机,最后通过几十年的调整才慢慢坐回到制表王国的宝座上;20世纪70年代面对日本石英技术的挑战,瑞士人更是苦不堪言,基本上属于奄奄一息的状态,直到80年代以后才容光焕发起来。至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瑞士高端制表业也大受打击,那时工厂转手是常事,而年产量只有个位数的状况也不是什么秘密。在我看来,瑞士人见过大风大浪,应该有能力从低谷中走出来。
虽然消费需求比往日减少,但是与市场的有机融合却没有停止。如今的瑞士高级制表不是单纯的工业产品,而是融合了审美、文化、工艺以及制表技术的综合作品。所以在本届展会上新款依然层出不穷,而且在材料、设计、定价等方面有一些市场的导向,比如女性表的比例越来越大、黄金等贵金属材料的运用增多、强调性价比的亲和力等,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行业趋势。
12月18日,历峰集团宣布不会与Farfetch完成涉及其Yoox Net-A-Porter(简称“YNAP”)平台的拟议交易。
赢商网以“年轻力商业”为主题,开启第27期『共创计划』。欢迎广大行业人士积极分享和交流优质的“年轻力商业”相关主题资料。
赢商网以“文旅商业”为主题,开启第26期『共创计划』。欢迎广大行业人士积极分享和交流优质的“文旅商业”相关主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