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昨日迎来首家外资便利店 罗森完成江浙沪最后一块布局

亿邦动力网   2017-08-08 08:56
核心提示:中商集团成为罗森在南京区域指定的唯一被许可人,计划在8月28日率先开出首批5家罗森便利店,未来3-5年时间在南京地区开出不少于300家门店。

  25年前,7-ELEVEN一口气在深圳开出5家门店,开始了外资便利店在中国的探索;四年后的1996年,在上海长宁区古北路,罗森(需求面积:30-150平方米)在中国的第一家店开业;2003年,第一家全家FamilyMart便利店落户上海,截至目前开店已超过2000家。

  昨日(2017年8月7日),南京迎来了这座城市的第一家外资便利店,罗森则完成了在江浙沪的最后一块布局。

  中商集团与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在南京签署合作协议——中商集团正式成为便利店巨头罗森在南京区域的唯一合作伙伴。合同签署后,中商集团成为罗森在南京区域指定的唯一被许可人,计划在8月28日率先开出首批5家罗森便利店,未来3-5年时间在南京地区开出不少于300家门店。

  在一线城市已经培养起便利店消费习惯的今天,连锁便利店逐步向省会城市及广大二三四线城市渗透。2010年7-ELEVEN入驻成都吹响了外资便利店圈地的号角,受地域牵绊不深的外资便利店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花。一片盛景之下,南京似乎保留了老金陵那不紧不慢的调调,一不小心就落在了后头。在苏南地区已经遍布外资便利店的情况下,南京如今才迎来自己的首次外资便利店进驻。

  商务部在今年年中中统计并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显示,在全部36个样本城市中,南京市便利店发展总排名为16位;便利店增速较其他城市较缓,仅为2%;便利店的饱和度排名第16,即每8005人拥有一家便利店;24小时便利店的占比为30%。

  

  

  南京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7万,按照每2000-2500人一家便利店的国际平均值测算,南京可以容纳2000-2500家便利店。而目前,同类便利店的市场保有率只有约25-30%,提升空间和市场容量巨大。

  在南京,当地没有外资连锁便利店已经成为了一个黑色幽默,年轻白领已经习惯了和苏果相依为命的日子,当地的美食或生活类新媒体也会隔一段时间发一篇诸如“南京与上海之间,差了500个高逼格便利店”之类的文章自黑一波。南京的兄弟城市杭州在今年6月引入7-ELEVEN,完成了三大外资便利店的全落地,而其首次拥有外资便利店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南京为何知道今天才有第一家外资便利店成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上海罗森便利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晟曾表示,当人均GDP达到三千美元时便利店就可以生存,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时便适合供应鲜食的便利店生存。2016年,南京的人均GDP将近2万美元,远远超过了这一数字。

  对于主打鲜食商品的外资便利店来说,物流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华东地区的便利店通常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到上海直线距离约270千米,超过了鲜食运输2小时车程的范围。2014年,罗森将店开到了距上海约220千米的镇江──镇江在当时被认为已经是罗森配送的极限,“再远就送不过去了”。

  如今,这一点也不再是问题。罗森曾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上海外环郊区及上海周边城市的消费特征跟城区差异明显:在市区热卖的盒饭在郊区往往会受冷落,很多外资便利店在郊外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罗森从去年2014年起就开始强化面包和甜点品类,推出了“烘焙罗森”的新创意,将面包品质向专业面包店看齐。短短一个月内对自有面包的制作、口感、外包装进行大的调整,且不受2小时鲜食配送限制。而在上海基地之外,罗森正在江苏省江阴市筹备新的配送中心和米饭、寿司等鲜食工厂,未来将覆盖南京地区的门店供应。

  根据2015年的一个统计,截至该年南京便利店总面积约589平方千米,共 有467家便利店。其中苏果便利店205家,易捷便利店25家,另有237家其他品牌的店铺。这237家店铺虽然贴着“便利店”的标签,但大多数并非成熟的便利店,只是小型的社区超市或杂货铺。这些便利店大致都分布在以绕城高速为界限以内的矩形区域内。

  

  

  (图片版权归第一财经周刊)

  苏果超市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江苏省果品食杂总公司下属的果品科,是南京的老牌超市。华润集团早在2004年就通过收购获得了苏果超市85%的股权,完成了绝对控股。苏果超市在南京地区耕耘多年,基础深厚。1999年,苏果在南京三牌楼大街开了自己的第一家便利店,如今已经在南京本地布局了超过500家便利店门店,第三代便利店产品“好的”已经相当成熟,占领了地铁站、社区和主干道等优势地段。事实上,截至2016年,苏果超市在全国的便利店门店数量要多于罗森。

  苏果曾经分析过外资便利店进不来的原因:“可能他们想进来的时候苏果的门店已经很多了”,因此很难大面积布局网点。 “便利店网点一定要多,不然的话单店成本就很高”。据报道,2011年,来自台湾的旺仔便利店曾试图进入南京市场,但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仅仅28家店的布局无法支撑高成本的投入。2013年10月,旺仔便利店宣布全面退出南京市场。

  本地竞争对手的存在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们可以帮助培养这座城市的便利店消费习惯。

  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的一篇文章透露,罗森将便利店的经营分为“前轮”和“后轮”两部分。“前轮”指开拓客户,“后轮”指产品研发和门店管理。他认为,本土品牌在客户开拓方面比外资便利店有优势,“可能内资产业更适合做前轮,外资企业更适合做后轮”。

  “本土便利店可以更好地把握当地消费者的消费喜好,以更有效的方式开拓客户。例如,苏果会针对南京人的口味作出调整,供应南京人爱吃的三丁包、梅干菜包等。此外,苏果从大卖场延伸到便利店,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南京已经有一定的品牌效应。”

  而这次,罗森找到的前轮操盘者是中商集团。

  笔者曾参加中商集团的新零售发布会,中央商场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晓国在会上表示便利店业务是中央商场云中央今年着手推进的两项业务之一。其业务未来会考虑融合,即便利店+互联网的形式开展新零售业务,打造服务到家的闪送业务,形成“大商场与小便利店”的互补经营模式。当时笔者私下已获知了中商集团和罗森即将展开合作。

  此次,中商集团成为上海罗森在南京区域指定的唯一“大加盟商”,是中商集团将经营方向锁定在商业新内容运营+线上下渠道协同作业上,继乐友孕婴童项目后,中商”新零售”战略的又一个落地项目。对于中商集团来说,益处有四:一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迅速抢占南京便利店市场“制高点”;二是通过便利店多点布局,对中央商场已有的大型百货商场形成有益补充,锁定和输送优质客户资源,提升中商整体业绩;三是满足了中商集团贴近终端消费者、贴近市场,倾听消费者内心呼声的诉求;四是能利用互联网与周边消费者形成互动,有利于推进移动互联网战略,形成线上线下“新零售”格局。

  对于南京市民来说,外资便利店不再是黑色幽默;对于苏果来说,便利店也不再是一种寂寞。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罗森7-11便利店苏果
本文转载来自:亿邦动力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